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 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逼虫香
药物] 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制备] 共研成粗末。
百和香
药物] 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开取用,尤佳。
重要香料
注:图片乃根据网上资料合成,不保证100%正确。
麝香
麝香是天然香料,属动物性香料之一,又名: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州、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我省豫西山区卢氏,豫南山区均有分布。
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在我国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唐代诗人杜甫在《丁香》诗中遇:"晚坠兰麝中"。麝香是配制高级香精的重要原料。古代文人、诗人、画家都在上等麝料中加少许麝香,制成"麝墨"写字、作画,芳香清幽,若将字画封妥,可长期保存,防腐防蛀。
麝香是十分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水22.66%、灰分8.62%(其中含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含氯化合物(中含碳酸铵1.1%、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氮1.077%,总氮量6.16%)、胆甾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麝香酮1.2%。麝香性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古书《医学入门》中谈"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肉。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其意是说麝香可很快进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发挥药性。治疗疮毒时,药中适量加点麝香,药效特别明显。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亦称香獐,哺乳纲,是珍贵的野生动物,生长在大石山的森林中,以树叶、野草、苔藓和野果为食。麝生性机灵,性急好跳蹦,胆小狐独,白天隐伏在偏僻、温暖之处休息,早晚外出活动。动作敏捷,又善跳跃,一般不易捉到。过去采取捕杀野生麝取香,实属"杀鸡取蛋"。为了保护我国珍贵资源,国家规定严禁猎麝,并采取人工饲养,活麝取香的办法,使麝香产量大大增加,已居世界首位。我国还是麝香的主要出口国家。麝香在国外的主绿用途是制造高级化妆品及香水,也是制造某些贵重中成药不可缺少的重要药材原料。
龙涎香
龙涎香本生具有令人愉快的麝香香味,更重要的是它有能使香料的香味持久的特殊功能,因此,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在化妆品的制造中。
龙涎香呈蜡状,生成于抹香鲸的肠道中。肠道分泌这些物质是医治其伤口的良药。龙涎香从鲸鱼的肠道中慢慢地穿过排入海中或是在鲸鱼死后掉入海里。它必须在海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才能获得高的身价,有的甚至是浸泡了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的,价值最低在是褐色的,它只泡了十来年。
檀香
檀香,佛家谓之“栴檀”,素有“香料之王”、“绿色黄金”的美誉。
它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心材(或其树脂),愈近树心与根部的材质愈好。常制成木粉、木条、木块等或提炼成檀香精油。
分为白檀、黄檀、紫檀等品类。“皮质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府而紫者为紫檀,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
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檀林”,“旃檀之林”。佛家习称檀香为“栴檀”,意思是“与乐”,“给人愉悦”。如《慧琳音义》所记:“栴檀,此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乐,故名与乐也。”“赤檀”即“紫檀”
甘松香
略呈圆锥形,多弯曲,长5~18cm。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呈狭长的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黑棕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或数条交结、分枝或并列,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皱缩,有细根及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苏合香
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所分泌的树脂。苏合香为半流动性的浓稠液体,黄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质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体重,入水则沉。气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色棕黄或暗棕、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宜装于铁筒中,并灌以清水浸之,置阴凉处,以防止走失香气。
安息香
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其树脂可代安息香树脂使用,治中风昏厥、心腹诸痛,有开窍、行定血之效。
郁金
《本草经读》:"郁金,气味苦寒者,谓气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其云血积者,血不行则为积,积不去则为恶血,血逆于上,从口鼻而出,则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从便溺而出,有痛为血淋,无痛为尿血,即金疮之瘀血不去,则血水不断,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统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积血,特取其大有破恶血之功也。盖血以气为主,又标之曰下气者,以苦寒大泄其气,即所以大破其血,视他药更进一步。若经水不调,因实而闭者,不妨以此决之,若因虚而闭者,是其寇仇。且病起于郁者,即《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大有深旨,若错认此药为解郁而频用之,十不救一。至于怀孕,最忌攻破,此药更不可以沾唇。即在产后,非热结停瘀者,亦不可轻用。若外邪未净者,以此擅攻其内,则邪气乘虚而内陷。若气血两虚者,以此重虚其虚,则气血无根而暴脱。此女科习用郁金之害人也。"
丁香
似指甲状的红棕色花苞是精油的原料,树平均高度为5~6公尺左右,主要产地斯里兰卡、瓜哇、马达加斯加,以蒸馏法制得,其香味为有点鲜苔及木香的花香,是香水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香味,亦常加入酒中,精油颜色为透明无色。
对心情有正面的影响,舒缓因情绪郁结而产生的不快或胸闷感。
可稀释后用于疮、痈、疔、疖等的皮肤创伤,有消肿抗炎的伤口上,促进愈合的作用。
沉香
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树脂的木材。主产于海南岛。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树脂量较多的木材。
绿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绿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进口沉香药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以上商品均以质坚体重、含树脂多、香气浓者为佳。
进口沉香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莱香、密香、芝兰香、青桂香等(以上为文献名)。来自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 lochaRoxb)的含树脂的心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伊朗、泰国等地。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所产的沉香习称新州香,质量最好,燃之香味清幽,并能持久。越南产的沉香习称会安香,质量稍次,燃之香味甚善,带有甜味,但不能持久。
进口沉香多呈圆柱形或不规则棒状,表面为黄棕色或灰黑色;质坚硬而重,能沉于水或半沉于水;气味较浓,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进口沉香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药效比白木香佳。
传说色彩的香料记载
高子说:古代有名的香,每一种都奇异。比如蝉蚕香是交趾国的贡物,唐代宫中称为“瑞龙脑”;
茵犀香是西域人献来的贡品,汉武帝用它烧水医恶疮;石叶香是三国魏时题腹国的贡品,形似云母,可治病;
百濯香是吴主孙亮四个妃子的四气衣香,用水洗百次,香也不消失;凤髓香为唐穆宗所收藏,是真岛人焚烧用的高等礼品;
紫述香,《述异记》说它又叫麝香草;都夷香,《洞冥记》说它“香如枣核,吃了不会饿”;
荼芜香,产自波弋国,此香浸入地下,土石都有香气;还有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这三种香都是其它国家的贡品,公主乘辇车出宫,把此香挂在玉香囊中,满路都香了起来;
月支香为月支国进献,像鸟蛋,烧起万里之内也能驱走瘟疫,香气几月不散;振灵香,《十洲记》说:“窟州有一种像枫叶的树,香传几百里”;
返魂香、五名香、惊精香、近生香、却死香等,埋在地下的死尸一闻到此香气也能复活;
千亩香,《述异记》说:此香是用树之名为它命名的;馝齐香产自波斯国,香气入药可治百病;
龟甲香;《述异记》说:这种香就是好的桂香;
兜末香,《本草拾遗》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世,烧的就是这种香;
沉光香,《洞冥记》说:是涂魂国的贡品;烧燃它会发光;沉榆香是黄帝封禅时烧的这种香;
蘅芜香是李夫人给汉武帝的;百蕴香是赵飞燕在远条馆求神保信自己生个儿时,烧来降神的香,月麟香,元宗爱妃叫它为袖裹香;辟寒香,烧它可以驱寒;龙文香是汉武帝时外国进献的;
千步香是南郡的贡品,薰肌香,薰人肌骨后,不生百病;九和香,《三洞珠囊》说:玉女举着玉炉烧这种香;九真香、青水香、沉水香都是昭仪献给姐姐赵飞燕的香;
罽宾国香是杨牧在席间烧的香,像楼台的样子;拘物头花香是拘物头国进献的,香气可传几里远;升霄灵香是唐时赐给紫尼的香,一燃香烟就会升很高;祗精香产自涂魂国,烧这种香,鬼怪都会害怕而躲起来;
飞气香,《三洞》说:这种香是道家真人烧的;金蝉香是金日碑造的香,薰衣取可祛除狐臭;五枝香,烧这种香十天,香气可上九重天;千和香是峨眉山孙真人烧的香;
兜楼婆香,《楞严经》说:在洗浴处烧这种香时,炭火很猛烈;多伽罗香、多摩罗香,《释氏会安》说:这两种香就是根香和藿香;
大象藏香是因龙相斗而生,若烧一丸,会产生很强的光,它的气味像甘露一样;
牛头旃檀香,《华岩经》说:这种香从泥污中分离而出,用来涂身体;
羯布罗香,《西域记》说:分泌这种香的树像松树,这种香颜色像冰雪一样洁白;
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青赤莲香、华树香、果树香、拘鞞陀罗树香、曼陀罗香、殊沙华香都出自《法华经》;
明庭香、明天发日香都出自胥陀寒国:
迷迭香都出自西域,燃此香可祛邪气:必栗香,《内典》说:燃这种香,可除去一切恶气;
木蜜香,烧此香可除恶气;
愒车香,《本草》说:烧此香可除去蛀虫,除臭气;
刀圭第一香是唐昭宗赐给崔胤的,一烧此香,终日香气柔美;乾达香产自江西山中;曲水香香盘的印文似曲水;鹰嘴香是番人牙署送给船主的香,烧此香可除病;乳头香,曹务光在赵州执政,用盆烧此香,说道:“财容易得到,佛难得乞求。”助情香,传说唐明皇的宠妃含此香一粒精神振奋,毫无倦意;
夜酣香,是隋炀帝迷楼时烧的香;
水盘香出自船上,香上刻有山水佛像;
都梁香,《荆州记》说:都梁山上的水中生长有;
雀头香是襄阳人所叫的莎草根;
龙鳞香即是薄的馥香,它的香气特别浓郁;
白眼香可同其它香一块用;
平等香,和尚在集市卖此香,不管贵贱贫富的买主,都是一个价,所以叫平等香;
山水香,王旭在山中供奉道士,每月为他烧香,叫做山水香;
三匀香,由三种东西熬制而成,烧此香有富贵气,它的香气也清纯、奇妙;
伴月香,徐铉于月夜坐在露天烧此香,故有此香之名。
焚香必备
香炉官窑、哥窑、定窑产的香炉,岂能在平常用?香炉中有宣铜炉、潘铜炉、彝炉、乳炉,像茶杯那样大的,整天都可以用。
香盒用红漆蔗段锡坯的香盒,装黄色、黑色的香饼。规范制式的香瓷盒,选定窑或饶窑产的装芙蓉、万春、甜香。有三个子盒或五个子盒的日本香盒,可用来装沉、速、兰香、棋楠等香。此外,香撞也可以装。如果焚香郊游,只有带日本香撞最好。
炉灰先取纸钱灰一斗加二升石灰,再用水拌和成团,放入大灶中烧红,然后取出研磨到极细,再放人炉中使用,火就不会熄灭。切忌不要用杂火或恶炭烧灰,炭杂火就会死而没有了灵气,把灰放人火中一盖就熄了。好奇的人,用茄子蒂烧灰使用,这太错了。
香炭殜把鸡骨炭碾为末,加葵叶或葵花,再加少许糯米粥汤调和,最后用大小铁锤或塑槌击成饼状,饼愈坚愈贵,可以烧很久。有人用红花楂代葵花叶,或者用烂枣加石灰和炭来造的,也很妙。
隔火砂片烧香是为了取味,不是取烟。香烟若猛烈,香味很快便会消散,香一会儿也就熄了。取味欲使香味幽远,经久不散,就必须用隔火。有人用银钱、明瓦片来隔火,都很俗套,不太好,并且银钱、明瓦片太热了就不能再隔火。
用玉片隔火虽然妙,但赶不上京城烧破砂锅底隔火的方法:将破砂锅底磨成片状,厚半分,焚香时用来隔火最妙。炭卮烧透后,放入炉中,把炉灰拨开,仅把炭卮埋一半,不能马上就用灰盖住炭火。先焚烧生香,称为“发香”,其目的是想炭卮在焚香时,香不致很快便燃尽。
香焚成火后,才用筷子把炭卮埋起来,四面围起,上面用灰遮盖,灰厚五分,然后根据火的大小情况,在灰上加砂片,片上又放香,于是,香味就慢慢散发出来了。但是,一定要用筷子在四面插几十个小眼,以通火气,使火气四处流动,炭才不熄灭。香味浓烈,就是火大了,这时则频取出砂片,加上灰再焚烧。香烧完了,剩下的炭块用瓦盒装起来,再倒进火盆,还可以熏焙衣服和被子。
灵灰炉灰要整天烧,才有灵效,如果十天都不用,灰就会润湿。
如遇梅雨季节,灰太潮湿,火就要熄灭。这时,必须先将另外的炭火放入炉中把灰烘一两次,方才把灰放到香炭卮上,这样火在灰中才不熄灭,而久久燃烧。
匙箸小勺和筷子只有用南都白铜制的才美观实用。瓶要用吴郡新近造的短颈细孔瓶,其中以当插人筷子时不会因力量不均衡而仆倒的,才最实用。我书斋中,有一个古铜双耳小壶,我把它当瓶子使用,结果很受用。瓷制的瓶,如官窑、哥窑、定窑产的,虽然多,可是不适合日常使用。
一,十四味香
乳香5
没药4
安息香3
檀香(白檀木)(粉)3
沉香(伽南香)(粉)3
巴尔撒默(Tolu balsam 或Myroxylon)2
玛斯提赫(mastic)2
苏合香2
甘松香(粉)2
零陵香1
茅香根1
松香0.5
冰片0.5
樟脑0.5
以上各味各自研磨成细末(国内的苏合香往往是半液体的,和饴糖相似),混合,揉成团,搓成细长条,然后按照我们普通用的香的大小,剪成绿豆或者黄豆大小的颗粒即可。为了防止彼此粘连,需要撒入滑石粉(或者用佛教店里的檀香粉,柏香粉等也可以)。然后密封保存。
二,埃及香
乳香4
阿拉伯胶3
没药2
雪松脂1
柏树脂1
菖蒲根(粉)1
肉桂(粉)1
三,息思香
没药3
檀香2
乳香1
玫瑰1
莲花油数滴
四,安地香
没药4
檀香4
乳香4
雪松脂1
肉桂1
玫瑰蕾1
五,喜理香
没药3
橡树皮1(可用榆粉或柏粉代)
鸢尾根1
芸香草2
薰衣草油(或迷迭香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
橙花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
六,日光香
乳香3
阿拉伯胶3
向日葵花瓣2
茉莉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
香柠檬油(即佛手柑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
鹰眼香
乳香3
桃仁粉(或者桃胶粉)2
栀子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
玉兰油(依照以上香料重量,每五钱加一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