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岔道

时间:2024-01-02 18:23:14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我把巫池转出去的消息,在全县引起了轰动,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我不在乎,我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多行善积德。天下太大我管不了,起码在枫香坪,在铁匠镇,我还是可以做些实事的。其实这几年,我也一直在做善事。铁匠镇全镇二十七个自然村,共计一百一十三个孤寡老人,他们每年的柴米油盐,都是我捐助的。

听到我把巫池转出去了,这些老人不放心,约着一起来找我,问以后我还管不管他们。我一拍胸说,如果大家活过一百岁,我曾光就不管你们了,因为有政府嘛。到时候,政府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老人们都乐了。乐了的老人们就当着我的面,轮流说我的好话。这也成了一个传统了。有的说祝我财源广进,有的祝我和海棠长命百岁。有的祝我俩早生贵子,最好是生一对龙凤胎。轮到鸡公岭的王大爷了,老人家一紧张,张口结舌的,半天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旁边的老头老太太都着急,用眼睛去横他,这一横,王大爷更急了。急了的王大爷就说了实话:

“曾光啊,你每年给我家送的那些米,好像都不怎么正宗,煮稀饭吧,熬不出汤;煮干饭吧,又太糯。你明年能不能弄点好大米来,让我多吃几碗饭?”

我说:“这个不难,王大爷,你想要吃什么米?”

王大爷说:“听说泰国香米不错,你给我送两袋到家里来。”

我说:“这事好办,我叫卖米的以后都送香米。”

王大爷连连摆手:“曾光啊,你这娃娃就是太实诚了。镇上这些卖米的,都是奸商。当着你的面,就给我们称好米。你曾光要不在场,他们就往大米里掺沙子,可不是东西了。”

其他老人也随声附和。我说:“这好办,我马上给泰国总理打电话,叫泰国的农民伯伯今年多栽点秧。到时候,我亲自开车去拉,确保他们不掺假。”

这天一早,刚起床,铁匠镇主管教育的王副镇长又来找我。王副镇长这人性子急,说话直来直去的,所以到现在才是副手,我平时都叫他老王。我问他找我有什么事,老王说:“没事,没事。就是想来看看你。”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两根指头不停的敲着扶手,像是在弹钢琴。老王接着说:“听说你要金盆洗手,归隐江湖,我代表镇上的莘莘学子,来看看你曾光也是应该的嘛。”

老王的意思我明白。去年我约了高成和秦学,商量以我们三个人的名义,给铁匠镇建一所小学,钱由我出。高成觉得修学校是好事,但他出面不好,就叫我和秦学去办这事,他在幕后协助。

镇政府当然欢迎,还成立了一个三人工作组,专管这笔建设资金。我拨了一笔款子过去,工程顺利开工。没想到才过了三个月,就爆出了一个消息,说有个工作组的一个成员,挪用了我的捐款去炒股。县里来人一查,确有此事。这个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县里还表态说一定严惩。

据说这人进去之后,对我痛恨不已。他觉得,是我曾光害了他,要是没有我那笔捐款,他就不会动歪脑筋。

接下来继续修学校。工程完工一半,镇里说预算不够,这学校怕是盖不起来。我二话没说,又拨了一笔钱。不过钱拨过去了,又害了一个人,这回是个校长,据说是拿了工程队的回扣。

当初,我想叫王小虎带着工人去修学校的。但高成说这样不好,怕别人误会,我们是左手出右手进。现在想起来,还不如自己带人去修。不为省钱,只为少害人。后来我也学精了,不一次性的把钱给完,王副镇长,也就是老王,隔三差五的找我要钱。拿了我的钱,嘴里还嘟嘟囔囔说我小气。

我问老王:“这回来要多少钱?学校什么时候能修好?速度可真慢。”

老王:“曾光,你是生意做不下去了,还是不想做了?要说教学大楼也快完工了,钱也要不了多少。”

我:“不管钱多钱少,我说话算话,照给。”

老王竖起大拇指:“曾光你真是个人物。这样吧,你再预支个十万八万都行。到时候用不完,我就退给你。”

拿了支票,老王又问我:“曾光,你真的没有什么问题吧?”

我:“你觉得我有什么问题?”

老王:“看不出来。只是有些奇怪而已。”

我:“你说说看,什么地方奇怪?”

老王:“按道理说,高成高县长现在风头正劲,前途无量。秦学生意红火,蒸蒸日上……你没有必要这时候退出。难道是激流勇退?”

平日里,老王跟高成跟得紧,这是在试探我,想打听动向。看来人都有向上的动力。我故意说:

“老王,实话告诉你,我这是想出国去发展。外国的月亮是圆的,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我们的屁股有问题,外国人的屁股就没有问题?”

老王将信将疑:“真的?你这是要解放全人类?”

我肯定的说:“当然。”

老王走到门口,又转身回来:“曾光。听说秦学在闹离婚,这事是不是真的?”

我说:“有这回事吗?”

老王:“怎么,你不知道?”

又有些愤愤不平:“真是不得了,现在的男人,一有钱就变坏,换车换房换老婆。”

其实我是希望秦学变坏一点的。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从来不提家里的事。就算他想离婚,一定是离婚了后再告诉我。曾

经有段时间,我找过过糖糖,问起她和秦学的事。这女孩现在有些忌讳见我,不知道是不敢正眼瞧我,还是不想正眼瞧我,每次和我说话的时候,都低着头,拨弄着她的指甲,话也说得吞吞吐吐。我明白她的处境,后来也就不再过问。我有种感觉,就算秦学和吴佳慧离婚,也不会和糖糖结婚。秦学是个嘴上不挑明,但心里有本帐的人。

关于秦学婚变的传闻越来越多。有人说,秦学现在有钱了,包养了二奶,还给二奶买房买车。其实只有我知道,秦学现在一屁股债,不要说给别人买房买车了,他自己换个新车,还是找我借的钱。

有人讲,有一天在省城的街上,看到秦学和一个妙龄女郎在一起,两人手挽手,亲密得很。不光是牵手那么简单,女孩子还当众亲了秦学一下,秦学也亲了她一下,一看关系就不正常。

有传言,说吴佳慧不想离婚,跑到枫香坪,给老秦一家人下了跪,哭鼻子抹眼泪的闹了一场,想让老人出面,劝秦学回心转意。还保证,以后不再对秦学无理取闹了。不过哭过闹过下跪过,一丁点作用都没有,秦学这人心肠硬。

有传言说,佳慧想了种种办法,秦学就是不回头。一怒之下,佳慧跑到秦学的公司里大闹,两人还打起来了。事后佳慧跑到县里去告状,说秦学骗取国家扶持资金,说秦学拿着银行的贷款在外面找野女人。

没想到在传言中,秦学又回到了梧桐苑。秦学,佳慧,还有梓涵,三人一起逛街,一家人说说笑笑,没有要离婚的迹象。这让大家有些失望。

对秦学又回到梧桐苑,很快有新故事流传。说佳慧自知斗不过小三,私底下矮下了身段,跑去求了秦学的情人。两个女人经过谈判,各让一步后达成一致,秦学轮流在每个女人家里呆一个星期,其他维持原状。

秦学本确实是回了梧桐苑,也确实没有再和佳慧闹离婚。来是。秦学是铁心要离婚的,为了离婚,还减少了和糖糖在一起的次数。糖糖也不是那种太贪心的人,一切随缘就好。

这天下午,秦学在街上绕了几圈,见天色已晚,去了光明路六十八号。这是一处私房,独门独院。很偏僻,但也安静。到了周末,糖糖会从城关镇赶回城里,和秦学小聚。

秦学到了门口,才想起来,糖糖今天有事来不了,心里有些遗憾。看着紧闭的大门,秦学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一个人进去住一晚,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反正梧桐苑是不想回去了,也好久没回去了。秦学点着一只烟,自从改行后,已经烟不离手了。看着一个个烟圈袅袅升起,秦学觉得,那就是一个个向上提的圈套。

就在秦学浮想联翩的时候,有人低低的叫了一声爸爸。秦学回过头,就看见了女儿梓涵。梓涵背着书包,站在对面路边的冬青树下,运动鞋的鞋尖沾满了泥巴。秦学把烟一扔,跑过街去,抱住女儿问:“梓涵,你怎么在这里?妈妈呢?”

梓涵以前和秦学说话,都是很大声的,今天声音变得很低,就像做了错事一样。梓涵很低声的说:“爸,是我自己来的,我妈还不知道呢。”

秦学:“你自己来的?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梓涵:“我早就知道你在这里。”

见秦学不相信,梓涵解释:“我有个同学,就住在上面,她认得你。”

秦学的脸哗的一下就红了。他有一万个理由开脱,但在女儿面前也立不住脚。梓涵又说:

“我开始也不信,每次到周末,补课一结束,我就跑过来看……那个阿姨好漂亮。不过你放心,在妈妈面前,我从来没有提起过,你和漂亮阿姨的事情。”

秦学的脸更红了,在女儿面前,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秦学问:

“你是怎么过来的?坐车吗?”

梓涵摇头,把脚抬起来:“妈妈给的零花钱不够,我每次都是走过来的。你看,我刚才不小心踩着泥巴了,鞋子也脏了。”

秦学说:“宝贝,爸爸给你去买新鞋好不好?”

梓涵还是摇头:“爸爸,我不要你给我买新鞋子。”

秦学说:“那你要什么?告诉爸爸,我给你买。”

梓涵小声说:“我只想你和我回家。下个星期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和你一起吹蜡烛。”

秦学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来,在女儿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好,爸爸答应你。”

又牵起梓涵的手:“走,爸爸现在就跟梓涵回家咯。”

两人边做边聊。因为爸爸答应回家,梓涵一下高兴了,话也多了,声音也大了,叽叽喳喳的,像只喜鹊。

两人转出小巷子,下了几步台阶,来到大街上。今天下午下过一场雨,路上有些湿,行人稀少。两人朝家的方向走去,十字路口的高架灯瓦亮瓦亮的,把他们的身影拖得老长。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