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信号发生器电路的组成有四部分:1.放大电路(图中集成运放)。2.正反馈(C1,R1,C3)。3.选频网络(C1,R1,C2,R2).4.负反馈(R6,R8,VD1,VD2)
二:放大倍数A=1+(R8//rd+R6)/R7,其中rd是二极管导通内阻。(两个二极管正反相对放置是为了输出电压正负半周各自工作,截止时可认为内阻无穷大,故公式中不出现。)反馈系数F=1/3,那么平衡时AF=1,按照二极管正向特性曲线,电流电压越大,rd越小,那么就会使A=3.达到正弦波振荡的平衡条件,达到稳幅的效果。
三: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一端接Vo端,一端接地。
四:由振荡频率fo=1/(2πRC),R=R1,C=C1,可算出f0=159Hz,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信号的有效值较准确。
五:集成运放组成放大电路,放大输入信号。运放是一个开环放大倍数极大的放大器,两个输入端“+”、“-”之间只要有微小的电压差异,就会使输出端截止或者饱和。而输入端的输入电阻非常大,可以认为不需要输出电流。
就是DDS是吧,你输出的正弦信号的频率显然正比于DAC的数据输出速度,比如你让DAC每秒输出1000个点,而你的正弦信号由100个点构成,那就相当于每秒输出了10个正弦信号,频率为10Hz,所以要改变正弦信号的频率只要改变DAC的输出速度就可以了
方波由正弦波变换得出,可通过模拟电压比较器实现。
1、共用一输出端,因此可以通过模拟开关或者继电器实现。
2、输出频率较低,可以用专用DDS芯片+有源低通滤波器实现,也可以使用FPGA实现DDS+低速DAC+有源低通滤波器实现,频率可通过控制DDS的频率控制字去实现。
3、关于正弦波及方波的幅值,DDS输出后可通过运算放大器或程控放大器调整信号最终输出幅值。
更多扩展补充
扩展
额,我们还没学这个
补充
那这样
方波由正弦波变换得出,可通过运算放大器做比较器实现。
1、共用一输出端,因此可以通过短接跳冒或单刀双掷开关实现。
2、输出频率较低,正弦波RC振荡器,调整下参数就可以产生了,要求有两种频率范围,所以使用短接跳冒或单刀双掷开关切换调整。
3、关于方波Vpp<20V,则如果使用运算放大器做比较器,供电电压不能超过正负10V。
扩展
这个大概知道,求电路图,拜托拜托
补充
思路有了,就可以尝试设计原理图,PCB实物调试了
扩展
我想说,不会···拜托拜托,帮我画一张吧,明天之前就要
前者输出端电压能够跟随输入端信号电压而变化,因此其工作在线性区;
后者输出端电压只有高低两种电平的变化,而没有跟随输入端信号的变化,因此是工作在非线性区;
我建议你还是在Multisim上仿真一下。看看波形和实际对不对。
不对的话就检查你的电路把。
我也是搞电子开发的。但是振荡这一块目前还没有用到,也就没怎么看。
1、正弦波发生器
扩展
三个怎么连成总电路,参数又要怎么选取才能达到题目的要求。要是你的这个方案仿真成功,我就把我所有的分都给你了。模电不过关,头发都快愁白了。
补充
第一个电路和第三个电路就可以了。
两个电路独立使用。第一个电路输出正弦波,第三个电路的第一级运放输出方波,第二级运放输出三角波。
方波电路的频率f=1/[2RCln(1+2R2/R1)]
正弦波电路的频率f=1/(2πRC)
积分器输出幅值与R、C相关,能仿真的话,固定R,调节C就可以了。
对RC串并联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其振荡频率fo=1/(2πRC),振荡周期T=1/fo=2πRC。
对LC变压器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其振荡频率fo=1/(2π√LC),振荡周期T=1/fo=2π√LC。
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