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曾经奔驰收购了克莱斯勒但是现在因为合作失败又分开了。
98年戴姆勒集团和克莱斯勒集团都出现了一些状况,于是进行合作,互通有无,吸收技术,组成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当时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巨头,第五大汽车公司,并在中国成立“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生产了一些优秀的车型,包括:铂锐,国产300c,轿车车型等。07年由于利益冲突,合作破产,奔驰和克莱斯勒就分开了。现在克莱斯勒被意大利汽车公司菲亚特并购(美国政府持克莱斯勒51%的股份),将结合菲亚特的技术进行一些新车型的研发生产,新的300c,新的jeep大切诺基,新jeep指南者等,都是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合作的新成果。
克莱斯勒(香港译名:佳士拿),是美国著名汽车公司,同时也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该公司创始人为沃尔特·克莱斯勒(Walter Chrysler)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是创始人沃尔特·克莱斯勒的姓氏命名的汽车公司。图形商标像一枚五角星勋章,它体现了克莱斯勒家族和公司员工们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以及永无止境地追求和在竞争中获胜的奋斗精神;五角星的五个部分,分别表示五大洲(亚、非、欧、美、澳)都在使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汽车,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汽车遍及全世界。
CHRYSLER是克莱斯勒汽车。
美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公司,创立于1925年创始人名叫沃尔特·克莱斯勒。该公司在全世界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是一个跨国汽车公司。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
1998年,戴姆勒奔驰汽车集团与克莱斯勒合并,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成为世界第5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目前拥有的品牌,除去戴姆勒的部分,共有5大品牌和2个子品牌,其中以克莱斯勒、道奇、JEEP是目前主打的品牌。
扩展资料
目前克莱斯勒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只有两款,分别是售价40-50万的克莱斯勒300C(轿车)和售价34-50万的克莱斯勒大捷龙(MPV)。
但小众的品牌认知度,再加上品牌车型单一的硬伤,使得克莱斯勒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甚至面临市场淘汰。此外,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是造车克莱斯勒没人买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7年12月,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宣布,召回2004年4月15日至2012年8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05-2012年款Jeep牧马人和克莱斯勒300C系列汽车共计19572辆。召回原因是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梅赛德斯更确切地说是戴姆勒汽车公司的产品.
奥地利商人埃米尔·耶里内克(Emil Jellinek)是戴姆勒汽车公司的客户,他将爱女的名字“梅赛德斯”(西班牙语中的女子名)作为戴姆勒汽车公司为他所定制汽车的名称。1901年,35马力的“梅赛德斯”汽车实现了“现代汽车”的突破。这辆“梅赛德斯”汽车在当时是极为出色的新奇产品,采用了众多的创新技术,包括强劲的发动机以及蜂窝式散热器、长轴距和低重心。埃米尔·耶里内克将35马力的“梅赛德斯”汽车推向了赛场,并获得了成功。不久,“梅赛德斯”之名就开始广为流传。1902年,“梅赛德斯”作为商标,获得了法律保护。同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推出了梅赛德斯“Simplex”系列.
★奔驰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于1924年组成了辛迪加,并于1926年合并为戴姆勒-奔驰公司。1998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为全球化运营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
先帮您搞清您说的三个名词各是什么:
梅塞德斯-奔驰——车名;
戴姆勒-奔驰——公司名;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名。
三者关系如下: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有一个子公司,叫“戴姆勒-奔驰”公司,而这个子公司生产的汽车,叫“梅赛德斯-奔驰”
这个简单的关系背后却有着很复杂的过程,下面我再详细地说一下这个关系的形成过程。
在19世纪末期:(这也是德国汽车工业的开始)
有一个叫“哥特利普-戴姆勒”的人,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机器引擎工厂,叫:“戴姆勒引擎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机器马达和发动机。生产的车叫“戴姆勒”。
同时,一个叫“卡尔-奔驰”的人,也在德国开办了自己的汽车工厂,同样也生产汽车和机器引擎。生产的车叫“奔驰”。
他们的公司是竞争对手关系。
但由于当时的汽车还属于非常昂贵的东西,而且是新鲜玩意儿,可靠性也不怎么高,所以大多富人贵族还是倾向于购买华丽的马车,所以两家公司的汽车销售量都不理想,公司主要还是靠生产机器用引擎来维持收入!
但是后来,当时的奥匈帝国的总领事,商人艾米尔-耶里内克看中了汽车这一新兴的领域,并十分看好“戴姆勒引擎”公司生产的汽车,就购买了36辆“戴姆勒”牌汽车,并且预先支付了一半的资金,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于戴姆勒汽车公司一年的全部汽车产量了,对戴姆勒意味着什么就不用说了! 但作为一举购买这36辆汽车的条件,艾米尔-耶里内克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就是他要取得戴姆勒汽车公司在奥匈帝国,法国,美国的汽车独家代理销售权;第二就是今后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要用艾米尔-耶里内克的小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来命名! 所以从那以后,戴姆勒汽车公司生产的全部汽车都叫“梅赛德斯”了!
二十世纪前期:
哥特利普-戴姆勒的“戴姆勒引擎公司”和卡尔-奔驰的汽车公司合并,就组建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品牌也就变成“梅赛德斯-奔驰”了。
再后来,是在二十世纪末: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又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就组建了现在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而在德国生产的最主要汽车品牌就是“梅赛德斯-奔驰”!
这里提到了“卡尔-奔驰”、“哥特利普-戴姆勒”,但是还有一个确实很重要的人物我没有说到,他就是“迈巴赫”!!这个人全名叫“威尔海姆-迈巴赫”。在刚刚成立“戴姆勒引擎公司”后,他就在这个公司做汽车设计工程师。就是为了纪念他,后来才生产了超牛的“迈巴赫”牌车。
奔驰和克莱斯勒是属于合作关系。
98年底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两家组成战略联盟,成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但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两家公司已经分离,又各自独立了。
梅塞德斯奔驰也叫做戴姆勒奔驰的,因为奔驰的创始人是:戴姆勒、卡尔·奔驰,梅塞德斯则是奔驰的第一单大生意时所使用的品牌(一位西班牙公主的名字)。
戴姆勒克莱斯勒是戴姆勒奔驰收购克莱斯勒的股份后成立的新公司
现在的克莱斯勒品牌已经对外售出,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虽然仍在,但是公司名称不再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应该直接叫奔驰才对(戴姆勒、卡尔·奔驰)
1998年5月7日,戴姆勒·奔驰公司总裁于尔根·施伦佩和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同在伦敦宣布两家汽车生产商合并,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由此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是无与伦比的汽车公司,产品涵盖小排量汽车、跑车、豪华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重车以及舒适型长途客车。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轿车品牌包括迈巴赫、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Jeep® 、道奇和smart;商用车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福莱纳、Sterling、西星和Setra。 戴姆勒-克莱斯勒旗下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服务集团提供汽车金融以及其他的汽车服务。 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战略基于四大支柱:全球布局,强势品牌,丰富产品,领先技术。 戴姆勒-克莱斯勒拥有全球化人力资源,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股东。2006年,在360,385名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戴姆勒?克莱斯勒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16亿欧元。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 2007年7月3日, 欧盟正式批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克莱斯勒公司出售给美国瑟伯勒斯(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 根据2007年75月双方达成的协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将把自己在克莱斯勒公司中80.1%的股份出售给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 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为此将向经营困难的克莱斯勒公司及其金融服务业务注资60.5亿克莱斯勒汽车图片(1)美元,并将余下的13.5亿美元支付给戴-克公司。 此项交易意味着戴姆勒与克莱斯勒之间长达9年的“联姻”行将结束。 10月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式完成分拆程序,在通过股东大会投票表决通过后,其正式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并继续拥有克莱斯勒公司余下19.9%的股份。 通过与克莱斯勒公司脱钩,戴姆勒公司旨在集中精力发展旗下利润相对可观的梅塞德斯-奔驰品牌和重型卡车业务。
克莱斯勒300C,以前克莱斯勒公司被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收购,北京奔驰也生产过这个车型,现在克莱斯勒被菲亚特收购
当然不是,奔驰品牌的所有者戴姆勒集团与克莱斯勒公司有过合作期,目前2家公司已经没有关系。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由原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而成。强强联手让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汽车生产商。2007年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公司完成分拆,联手9年后,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又各奔东西。
戴姆勒-奔驰公司成立于1926年,公司总部在德国斯图加特,是由1883年卡尔·奔驰在德国曼海姆建立的世界上首家汽车厂。克莱斯勒公司由沃尔特·克莱斯勒于1925年创立。1998年5月7日,戴姆勒-奔驰正式宣布与克莱斯勒合并,开始了长达9年的“联姻”,这在经济危机袭来、西方汽车业普遍不景气的时期,他们的合作成为行业佳话。但好景不长,2007年7月3日, 欧盟正式批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克莱斯勒公司80.1% 的股份出售给美国瑟伯勒斯资本管理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2007年10月4日发表公报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正式结束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历史。
梅塞德斯-奔驰是个品牌。
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是两个汽车公司。
梅塞德斯奔驰轿车是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