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呆》,下面是详解!
摩乐乐同学你们老师是怎么讲滴?...
摩乐乐同学你们老师是怎么讲滴?
呆在一起,待在一起两种说法都正确,任选哪种均可以说通。
在这种情况下,“待”读音是“dāi”,发一声。两字在此短句中皆是“停留,逗留”的意思,互相通用,可以替换。
待:(1)dāi,停留,如“待一会儿”。(2)dài,用于“对待”“等待”“自不待言”。
呆:呆是一个汉字,读作dāi,本意是傻,头脑迟钝;也指脸上表情死板,也同“ 待(dāi)”,指停留,呆会儿再走。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待承】招待;看待。
【待定系数法】〈数〉对于一个算式,如果已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形式,那么可以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结果,使给定的算式和结果之间建立起恒等式,进而通过对所得到的恒等式的变形或代换,以确定这些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的解的解题方法。
【待定】等待做决定。
【待机】等候时机。
【待价而沽】现代意为,等待有了高的价格再出售。典出《论语》,子贡问孔子:“有一块美玉(喻贤能之人),是找个柜子藏起来(隐士的做法),还是应该把它卖掉(出仕)?”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孔子当然是支持出仕的,所以连说了两个“卖了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呆
“呆板”中“呆”读音:dāi
呆拼音:dāi,注音:ㄉㄞ
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五笔:KSU,仓颉:RD郑码:JFVV四角:60904
结构:上下,电码:0714,区位:2084,统一码:5446
笔顺:丨フ一一丨ノ丶
释义:
1、傻,愚蠢:呆子。呆气。呆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
2、不灵活,发愣:呆板。呆滞。呆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惊呆[jīng dāi]
因忽然出现或来临而发呆。
2、发呆[fā dāi]
因着急、害怕或心思有所专注,而对外界事物完全不注意。
3、呆滞[dāi zhì]
迟钝;不活动。
4、痴呆[chī dāi]
举止呆滞,不活泼。
5、呆傻[dāi shǎ]
头脑迟钝糊涂。
“呆了几天”和“待了几天”都是正确的。
因为呆的基本释义如下:
1.傻;愚蠢:痴~。
2.不灵活;死板:~头~脑。两眼发~。
3.同“待(dāi)”。注:呆
4.旧读 ái,此义又作“騃”。故《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騃”作为“呆(ái)”的异体字处理。后《普通 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呆”统读dāi,而“騃”并无dāi音,故不将“騃”作为“呆(dāi)”的异 体字。
其中解释中的第三条就是呆同待。所以两者写法都对。
待基本释义:
[ dài ]
1.对待:优~。以礼相~。~人和气。
2.招待:~客。
3.等待:~业。严阵以~。有~改进。
4.需要:自不~言。
5.要;打算:~说不说。~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
[ dāi ]
停留:~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槑,是一个汉字。读音“méi”。
是梅花的梅的繁体写法。因其稀奇古怪,故很多人都用以作为名字来用,形容人很可爱。
另外关中方言音为“mu”,一声(表述责备、轻蔑或者爱妮)、四声(指责、斥责)。
槑怂,即笨蛋、反应迟钝、思维不上路;
槑世,不灵活、不聪明灵慧、呆呆傻傻不知该干啥的样子或状态。
扩展资料:
【槑】 méi ◎古同“梅”。
《康熙字典》:【玉篇】古文梅字。注见七画。
槑=梅,其形: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其神: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谜语:林上坐着两口子(打一字)——槑
谜语解析:这个字我们可以拆分为“林上”“两口子”两个部分,林上面还有两个口。大家只要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槑—百度百科
求专业的解释,不要个人的看法。...
求专业的解释,不要个人的看法。
“待着”和“呆着”都正确,呆着表示某人愣在那里呆呆的样子,待着表示某人驻扎在某地没有离开。但是它们又都只是方言用于,不是词语,故只能解释单字含义:
一、待拼音:dāi
释义:
1、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二、呆拼音:dāi
释义:
1、傻,愚蠢:呆子。呆气。呆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
2、不灵活,发愣:呆板。呆滞。呆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
三、着拼音:zhe
释义:
1、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着。开着会。
2、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
3、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
4、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着。照着办。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有待[yǒu dài]
要等待。
2、留待[liú dài]
搁置下来等待(处理)。
3、慢待[màn dài]
(对人)冷淡。
4、苛待[kē dài]
苛刻地对待。
5、待命[dài mìng]
等待命令。
总体来说就是傻傻的,可能有点傻的可爱的意思,但也可能只有傻不可爱,光靠这一句判断不出跟进一步的含义。
呆萌原为ACG界用语,多为御宅族使用,用以喻指那些看起来傻乎乎有点反应迟钝的纯情可爱萝莉或正太,或者他们所具备的性格特征,尤其以女生为主。在2010年后得到了广泛使用,之后在网络上火起来,甚至在新闻里也可以看到这个词。
扩展资料:
呆萌是ACGN界用语,在日本动漫中,有呆萌之说,呆萌的人物是通过表现荒诞、奇特的思维,由此,产生幽默、喜剧的效果。
然而,某些动漫人物在很多情况下会下意识的做出这些发呆状态,因而,这些行为是不经雕饰、浑然天成的,为了加以描述,才在呆字之前冠以天然,创造天然呆(TRD)一词,亦简称天然呆。
天然呆是一种外在表现。在动漫中的装傻是故意为了制造笑点、招来吐槽而预先设计好的行为,然而,天然呆是指下意识的做出此类装傻形态的性格特征,取浑然天成之意,亦简称天然。
言谈举止多少偏离一般常识的范围,而且,本人对此毫无察觉、没有警醒。有时会表现发呆状态。天然呆的人物在行为上偏年幼。通常使用在动漫作品的登场人物作为性格类型的描写,对现实人物也可以使用,意同自然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然呆 (流行语、形容词)
呆傻痴苶意思是:形容人表情痴呆,傻傻的,十分疲倦,精神不振。多用来指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其中,苶,读作:nié,释义为疲倦,精神不振。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目前南北各地方言中仍在使用这个字。
示例:这个人看起来呆傻痴苶的样子,经理决定不录用他。
呆傻痴苶的近义词:
1、呆头呆脑
拼音:dāi tóu dāi nǎo。
释义:形容一个人思想、行动迟钝笨拙,还指一个人的长相显得呆板或做事呆板,不灵活。
出自: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示例:这个小孩子长得呆头呆脑的。
2、不辨菽麦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释义: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又形容缺乏实际知识。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示例: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扩展资料:
痴傻呆苶的反义词:
1、聪明伶俐
读音:cōng mínglíng lì。
释义: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乖巧。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原来这乐和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诸般乐品学着便会;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
示例:这个姑娘真是聪明伶俐,竟然找到了我们。
2、生龙活虎
读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释义:像是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用来比喻人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出自:《朱子语类》卷九五:“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示例:巴金《随想录》:“胡风逝世已经半年,可是我的脑子里还保留着那生龙活虎的文艺战士的形象。”
不来呆(北京话)
两种说法:
1、例句:“这事办得不来呆,你有功!”,这里是“不”是汉语否定,“来呆”是满语laida-(耍赖、拖拉、生非等意思),翻译普通话:这事办得漂亮(不拖拉、爽、麻利),你有功!
2、例句:“少和我耍不来呆,别说我揍你!”这里的“不来呆”是满语译音词:bulalatai(意思:一直耍刺头,是极尽副动词),由名词bula(棘)变动词bulalambi,再加极尽副动词后缀-tai。口语读音可以是:bu-lal-tai,受“l”影响“t"浊化为“d”。
上述两个例子,第一种用法常用。北京话受满语影响太大,随时可以听见含有大量满语的句子。看看这几个词:正儿八经、死气摆列、筋头八脑、酸啵留丢儿、砍大山等等。
中间歌词用反复呆啦啦呆来啦呆。。呆啦啦呆来啦呆跪求。...
中间歌词用反复 呆啦啦呆来啦呆 。。 呆啦啦呆来啦呆
跪求。
Fly Project - Kattrina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2D3aIYn1go/
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ct=134217728&lm=-1&word=Fly%20Project%20%2D%20Kattrina%20&t=2
待:停留、身处某地的一段生活
呆:原意是形容精神不集中、走神。用在时间上要加动词语意才完整,如:我在家发了一下午呆。
“呆”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为了突出一些环境状态或者语言状态, 属于特殊用法。
“我呆在家里”这一类的话在语法上都是错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所以生活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