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愧是女王,英国英王的皇冠也是举世无双的,女人的皇冠,也是她最重要的珠宝之一,她的皇冠有多少?多的令人难以想象,需要一个溜冰场这么大的空间来存放,就存放在白金汉宫,地下40英尺处。
乔治四世皇冠,也是女王非常喜欢的,钻石皇冠镶嵌了,1333颗钻石,还有一颗四克拉生的黄色钻石,总重量320克瓦。王冠的设计玫瑰,蓟草和三叶草,分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女孩皇冠非常美,女王经常戴着她,可以在任何年代的照片里,找到女王戴着这顶皇冠的照片。
英国女王的皇冠就代表着她女王的身份象征。
欧洲君主的皇冠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由波斯阿开民王朝引进的,被其后的罗马的皇帝沿用。现在只有英国仍沿袭君主头戴皇冠的传统,不过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仍保留皇冠作为其家族徽章。
在希腊婚礼中,顶冠通常由花朵(人工轧制或者由自然分叉的嫩枝)所制,并由新人作为纪念品保存起来。
在斯拉夫婚礼中,皇冠通常由金属制成,并将模仿真正的皇冠,但通常不会在每次婚礼上制作新的一对。相反,教区保留了一对,所有新人都在教区。适合举办婚礼,因为费用远远高于希腊婚礼。
扩展资料:
皇冠是君主所穿的最高权力的象征,通常由贵重金属制成并镶嵌宝石。皇冠分为三类,如下:
1、加冕皇冠,用于加冕仪式的皇冠,仅在君主加冕时佩戴,可由教堂穿戴或由教堂主教穿着。
2、皇帝的制服。皇帝的王冠,君主所戴的王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力量。贵族有时会戴着相似的冠来代表他们的身份。
3、皇冠所戴的皇冠,没有力量的意义,而是代表其高贵的地位。在一些古老的国家,皇冠可以戴在平民的头上,而不是戴在君主的头上。例如,在古人的胜利中回归罗马的将军,古希腊奥运会的获胜者等,以及皇冠大多由月桂叶制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冠
“帝国皇冠”一般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盛大的典礼上比如加冕典礼或者国会议会的开幕典礼上佩戴。从这顶王冠奢华的外表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主人的尊贵。
由这么多颗宝石打造而成的帝国皇冠由此可知是有多重,难怪有条谚语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英国女王佩戴起帝国皇冠都感觉有些吃力,她曾开玩笑道戴着王冠不能低头,否则脖子会断,王冠会掉。
英国女王的皇冠就代表着她女王的身份象征。
欧洲君主的皇冠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由波斯阿开民王朝引进的,被其后的罗马的皇帝沿用。现在只有英国仍沿袭君主头戴皇冠的传统,不过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君主仍保留皇冠作为其家族徽章。
在希腊婚礼中,顶冠通常由花朵(人工轧制或者由自然分叉的嫩枝)所制,并由新人作为纪念品保存起来。
在斯拉夫婚礼中,皇冠通常由金属制成,并将模仿真正的皇冠,但通常不会在每次婚礼上制作新的一对。相反,教区保留了一对,所有新人都在教区。适合举办婚礼,因为费用远远高于希腊婚礼。
扩展资料:
皇冠是君主所穿的最高权力的象征,通常由贵重金属制成并镶嵌宝石。皇冠分为三类,如下:
1、加冕皇冠,用于加冕仪式的皇冠,仅在君主加冕时佩戴,可由教堂穿戴或由教堂主教穿着。
2、皇帝的制服。皇帝的王冠,君主所戴的王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力量。贵族有时会戴着相似的冠来代表他们的身份。
3、皇冠所戴的皇冠,没有力量的意义,而是代表其高贵的地位。在一些古老的国家,皇冠可以戴在平民的头上,而不是戴在君主的头上。例如,在古人的胜利中回归罗马的将军,古希腊奥运会的获胜者等,以及皇冠大多由月桂叶制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冠
英国女王的皇冠代表着她女王的身份象征,而且皇冠上都是用钻石和宝石镶嵌的,非常符合英国女王的象征。
冠冕是幸福的合力——王冠今天的意义,是让每一个配戴花冠结婚的新娘,也集中了婚礼当天万千宠爱于一人的幸福。最初王冠的诞生只为了表示权力与地位,举全国之力,能戴冠者只有一人。橄榄枝、花朵以及羽毛,什么都会成为制作王冠的材料,但是随着它的越来越奢华精致,也凸显了配戴之人集合的万众宠爱与无尚权利。朝代更替,人们在皇冠中所耗的心力无力计量,千挑万选的宝石镶嵌于加冕的那一顶华丽王冠之上,用尽最美的钻石、最知名的工匠、最繁复的工艺,极尽所能地创造着皇冠的奇迹。它的设计与来历,都值得我们津津细数,那加冕过的脸宠与笑容,生动而幸福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发现的、号称“非洲之星”的“库利南”钻石,是一块晶体不太完整的金刚石块,颜色为无色透明、无任何瑕疵、质地极佳、重达3106克拉。当时就用该矿总经理的名字“库利南”来命名。
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的监督员佛烈德维尔,在矿场散步时,在夕阳的反射中发现一件闪光物体,对这件晶莹有光的东西,他以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他几乎不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金刚石。由于他获得奇宝,得到了一万美元的赏金。
这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英国政府用75万美元买下,运往英国,并于1907年献给英王爱得华七世,作为英王六十六岁的寿礼。后来这块巨大的金刚石被送往荷兰首都进行切磨,这块“非洲之星”经过多位专家几个月的研究分析评估,定为世上无价之宝,举世无双。最后众多专家一致决定把该金刚石分割成三颗大钻。专家们慎重地研究了它的分裂方向,并在分裂方向上先开一个四分之一寸的缺口,在1908年2月10日下午,由英王亲自选定的一位荷兰著名钻石分割专家约瑟菲赤兄弟二人分割。在分割现场有一顾问小组陪同,随时研究变化情况,并请一位医生和两个护士现场保驾。假如他们的估计有丝毫偏差或用力不当或下锤角度错误,这块金刚石可能会分裂成上万粒碎石,那时分割专家的前途名望将就此终结。此时房内空气十分紧张,分割专家将钢刀锋刃直插预先划定的缺口处,举起木锤猛力向刀背一击,刀锋断了,巨钻丝毫未裂,此时分割专家已是大汗淋漓了,但还算镇静。再举木锤,此时紧张得连呼吸也感困难了,分割专家大力一锤打在了新换上的刀背上,钻石按所愿完整地分割成三块。此时分割专家立即昏倒在地,以后又在医院里休养了很长时间,才恢复了常态。
巨钻分割完毕后,于同年3月3日开始切磨,由三位琢磨专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费了八个月时光,琢磨成最大的四粒钻石。
“库利南第一”为梨形、三件中最重的一粒,重530.2克拉,后来镶在英王的权杖上,这粒巨钻称“非洲之星”。它有74个刻面。
“库利南第二”为方形、重317.4克拉,后镶饰在英王的王冠上。
“库利南第三”为梨形,重94.4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
“库利南第四”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专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钻石分割为二,即“库利南第三”和“库利南第四”而成。它镶饰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
“非洲之星”一共切割成九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分别作为王冠、权杖及其它装饰之用。九颗钻石余下的五颗是:第五颗为心形、重18.8克拉;第六颗为船尖形、重11.5克拉;第七颗为船尖形、重8.8克拉;第八颗为长方形、重6.8克拉;第九颗为梨形、重4.39克拉。另外尚有96颗小钻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余下非常细小不能琢磨的碎石一堆、重9.5克拉。
这块巨型重达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原石,共切磨成105颗钻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没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占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见原石琢磨成钻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非洲之星”的真实故事还远未说完。又过了14年之久的1919年、还是在同一座矿山、离找到“非洲之星”金刚石不远处,又找了一颗重1500克拉的不完整金刚石块、按重量应居世界第二,是一定要单独命名的,但人们对此块金刚石的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它的晶体特征、裂开形状等特点,认定它是1905年发现的“非洲之星”同属一块晶体,只是裂开后先后发现而已,因而未再给它命名。也就是说,要是“非洲之星”的“库利南”没有裂开的话,其总重量应在4606克拉以上
希望你,帮你找了好久 虽然不是自己打的 嘿嘿 希望你
英国女王皇冠上的光之山钻石是从印度而来,这颗钻石的原钻石是重达800克拉,最后给磨成玫瑰形状,还有191克拉,到后来又被维多利亚女王给分割开,分别镶钻在皇冠不同的位置上。
后来维多利亚去世后,这可钻石又被镶嵌到其他的王后的王冠上,最后镶嵌到伊丽莎白的王冠上,现在被保存到了应该保存珠宝的伦敦塔里。
印度曾经多次向英国提出应当归还这颗珠宝,但是被英国拒绝了,英国说当年是送给维多利亚的怎么可以随意要回。如果当年不是因为英国,印度应该很难走向现在正规的道路。
众所周知,伊丽莎白二世有十顶钻石皇冠,价值不菲,早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下面我们就来选择其中几顶比较有代表性的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最后介绍的是女王、戴安娜王妃和凯特•米德尔顿的最爱,加做“剑桥情人结王冠”。搭配祖母绿项链、耳环以及剑桥和德里杜巴尔皇冠。它原本是玛丽女王的“英国女孩”,外号“奶奶的头饰”。这顶王冠原本有一颗大珍珠,被玛丽女王要求摘掉,做成了现在的样子。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位集财富与尊严于一身的女王,一位集时尚与优雅于一身的女人,世界上所有的善良与幸运都来到了她的头上。是多少女性梦想的终极目标,一个真正的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