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0年代初,国际形势和中印关系的急剧变化,对中巴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巴基斯坦对美国在军事上援助印度的政策感到不满,对美国扶植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没能给予巴任何援助也大为失望。巴基斯坦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明确支持中国的立场。
巴基斯坦认为:边界冲突的责任在印度,中国完全是出于自卫;中印的冲突是有限的,西方国家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印度从西方获得大量武器,不仅为了对付中国,而且是为了对付巴基斯坦。
当时的国际背景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开指责中国是入侵印度,并给予印度巨大的军火支持。毫无疑问,中国主动撤军跟后勤跟不上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中印边界冲突后,巴基斯坦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友好和合作的态度。中国则投之于桃,报之于李。在随后的两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坚定的站在巴基斯坦的一边。中国的介入也彻底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2、促使中巴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因素还是1989年发生在夏天的事件。事件过后,美国单方面宣布将采取军事制裁中国。更让人恼火的是,美国还鼓动巴基斯坦跟随美国的政策。
美国的一份“美巴两国协议备忘录”称:美国与巴基斯坦国,都是同时属于民主化的国家,而与巴国有着关系的邻国中国,是一个极端缺乏民主的国家。此次采取得“暴行”是应该受到国际社会谴责与制裁的。巴国应该遵循我国政府所提倡导--制裁中国。
在这之后的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成员国人权扩大委员会”上,美国率先针对中国开始提议联合国制裁中国议案,随后绝大多数成员国是赞同的,而一部分与中国有着“一定友好关系”的国家如朝鲜、非洲等国家,均投票表示了弃权。
出乎美国意料的是巴基斯坦国代表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政府决定:“巴基斯坦国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主张,巴基斯坦国坚决反对联合国公开干预成员国内政的错误。特别是干涉一个联合国及其重要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事务”。
巴基斯坦的做法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敌对国家的虎视眈眈下,在中国对朝鲜等国家的失望下,巴基斯坦站了出来,坚定支持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从此,中巴关系飞速发展。
3、1998年的印巴核试验。印度为提高多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力,分别于5月11日和13日在其西部临近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拉贾斯坦邦连续进行五次地下核试验。
印度接连进行了5次核试验的消息彻底激怒了巴基斯坦人民,巴举国上下一致谴责印度的核试验,并要求巴政府采取有力应变措施,坚决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5月28日下午3时30分巴基斯坦在其西南部的俾路支省查盖地区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5月30日下午1时10分巴在同一地区又进行了一次核试验。作为回应,巴基斯坦共进行了6次核试验。
这次多达11次的核试验被称为冷战结束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核扩散危机,它将南亚核竞赛推进到了一个新时期,印巴之争的升级不但为南亚地区增添了战争阴影,也增加了外部力量介入南亚战略发展的可能性。本来印巴核试验是不管中国什么事的,可印度并不这么想。
在核试验前后,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伊一唱一和,公开或暗指“中国对印度构成核威胁”,公然诬称“中国是对印度的头号潜在威胁”,“中国和巴基斯坦两个邻国的核威胁使印度安全环境,特别是核安全环境日益恶化,促使其进行核爆炸”。
这种为了替核试验寻找借口而不惜牺牲中印两国关系的大局的行径,妄图掩盖其真实意图,实在是可恶。也就是这一次,中国彻底认清印度的德行!反正中国参不参与印巴事宜,印度都会拉中国下水的。如其被动参与,还不如主动打击。随着当前印巴局势的升级,印度更关心中国的一举一动。
扩展资料:
巴基斯坦与中国交好事例:
1、搬光战备帐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国灾区捐赠帐篷最多的国家之一。两万多顶帐篷不是个小数目。巴政府在提出捐赠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把救灾放在了第一位,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帐篷。
这些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谊的帐篷源源不断地从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等城市运往中国灾区。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竟然把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全部搬光了。
2、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爱心传递
巴基斯坦提供救灾帐篷后,运输又成为了问题。毕竟,巴方运输机每架次只能运送不过二三百顶帐篷。为此,使馆和巴方经过协商决定,大部分帐篷通过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友谊公路运输。
喀喇昆仑公路平均海拔高,路况复杂。5月21日,16辆集装箱卡车从伊斯兰堡启运。由于在巴方境内距红其拉甫口岸50公里处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谊公路被冲毁,淹没路段达一公里,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无法通行。
经过中国新疆路桥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员的连夜紧急抢修,道路最终恢复了通车。历时4天跋涉,这支车队终于抵达中国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里的中方人员举行了交接仪式。
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有巴方运送帐篷的车队行进在泥石流多发的中巴友谊公路上,进行着千里爱心传递。
3、患难与共
2008年9月29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当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他个人名义,向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对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
胡主席是第一位向巴总统表示慰问的外国领导人。30日,罗照辉将中国政府捐赠的100万美元的支票递到扎尔达里总统的手中。中国是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向巴基斯坦提供援款的国家。这两个“第一”,正如扎尔达里所说,再次表明了巴中两国“比海深、比山高”的兄弟情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基斯坦-同中国的关系
首先是从我们国家刚建国时巴基斯坦发展经济需要借钱,向美国借美国不给,像日本借时日本也拒绝,说“你向中国,他一定会给你的”。日本当时想看中国的笑话。巴基斯坦领导人来到中国和周总理谈了一天也只答应给三千万,晚上毛主席招待他们问谈的怎样了,当知道没谈成是直接问巴基斯坦的领导人要多少,巴说三个亿,毛主席又问一句够吗,巴领导人没说话,毛主席直接说那就五个亿吧。。随后我们国家连猪都卖了,凑够了钱。巴很感激。第二年我们国家急需出口一批纺织品是巴帮助了我们而且没有手续费。 再者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巴基斯坦的军事地理位置很重要,印度啊缅甸啊是美国的走狗,我们无法停靠印度港口和其他港口。打起仗来,没有可以停靠的地点,我们可以全天候停在巴港口。我们国家无偿给巴核技术和军事技术,也是因为巴的军事位置非常关键,能源丰富,双赢嘛! 不要怀疑真实性,这是我上考研政治辅导班时老师讲的。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刚建国时,巴国完全走亲美路线,与中国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也绝非很坏,巴国一直在举棋不定的摇摆中。60年代,巴国亲眼目睹了中国是如何以“数万边防军”即痛击印度的,就此发生转变。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战以后,美国第一个抛弃了被他称作“亚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为了拉拢当时投报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应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而印度采购了大批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取得了制空权。此时巴基斯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孤儿”,巴国一个go-vern-ment资深人士对总统说:“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
此时对于印度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个林妹妹”的好事。东巴最终被迫独立,眼看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可能,巴国有限的抵抗力量从空战开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着“分裂东巴,收复巴国”美梦之际,一个贫穷但是很大的国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后,巴国就此开始与中国增加密切交往。从以往的“美国西方沟通平台”转换为中国一个友好国家,获得了中国制造的“歼6、7”战斗机,特别是歼7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
巴国就此一直把歼7作为“守卫首都上空的卫士”来看待,绰号为“空中哨兵”。而此时并巴国内部开始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动,新go-vern-ment上台,就改变原有的一边倒美的政策,转向投入中国怀抱。
巴国政。治家的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等于选择了被抛弃。在巴国分析中,中国对比西方对于巴国最大的优越性是“中国是C.P领导的国家”,是一个传袭制度的国家,可以稳固坚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于美国几乎更换一个总统就会出现新的衡量朋友的标准。这对于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80年代中国开始走单边亲美政策,而对巴国的政。治态度也有所改变。从以往十分亲密无间,到了略有瑕疵。但是巴国还是坚持自己的方针策略。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巴国感到十分紧张,毕竟苏联红军不可一世,因此巴国与中国关系更加紧密。而美国此时正欲借助中国来遏制前苏联。巴国果断建立了一条通往阿富汗抵抗军的道路,美国出钱、中国提供武器、巴国负责运输到抵抗者手里,最终导致了前苏联鲸吞阿富汗计划彻底破产。
80-90年代前期,美国更换了首脑,开始采用软手段对华进行内部分化,最终导致了“北京之春”,而美国随后在联合国大会公开提出要求全世界制裁中国。此时是巴国抉择的分水岭。依据退役的中央情报局官员偌塔利回忆说:美国曾经以援助大批过剩军事物资,部分新型战斗机,以及不少于每年500万美元的援助,要求巴国离开中国主动站立到“民主与自由”一边。
巴国当时没有给予直接回答,而美国则以默许形式开始对巴国出售F16战斗机计划。当联大决定对华实施制裁性投票之际,巴国突然站起来(虽然弱小但是依旧铿锵)高声回答:“我们坚决反对制裁中国,这是毫无理由的干涉国家主权”,这就是联大制裁中国问题议案的第一张反对票。结果巴国迎来了美国风暴般的军事、经济、外交制裁。
不久后巴国军事政变军go-vern-ment上台。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是唯独一样东西巴国军go-vern-ment没有任何改变反而加强,那就是对华关系走向。在这里我顺便提起远在北美的中国朋友古巴,他也是投了反对票的,随后又倡导召开全世界不结盟运动48国大会,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一个反对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议案。
此外巴国在军事上与中国合作更加紧密。中国研制的红箭8型导弹刚出道之际,几乎没有市场,巴国则是率先成批采购,并在其国内举行了有欧美11国家参加的所谓“试验发射”,红箭8就此名声鹊起,巴国决定在中国专家协助下大力仿制,以替代他早期“陶1”导弹,起名“绿剑”(不是口香糖)。并且通过美国支持,秘密销售给南斯拉夫独立派,打击南联盟go-vern-ment军,取得了超越“催格尔”的好成绩。
巴国拥有与法国不错的关系。90年代中前期,由于欧洲武器禁运正在火头上,希拉克也不敢公开对华出售武器。但是此时台独日益膨胀,中国面对东海“有海无军”的局面,迫切希望更换一种新型潜艇,中国开始与法国商谈打算引进法国阿格斯塔B潜艇技术。
巴国率先在中国之前购买了3艘阿格斯塔B潜艇,其中1艘被秘密开往中国,供给中国“帮助其研究维修计划”。于是,1996、97年连续2年内,中国接连开发了宋级1、2两个型号,在同一年下水。1型为自主设计,带有阶梯形式的望楼;2型外观几乎与法国阿格斯塔B一样,就是现在的宋级改型。1型量产很少,2型则是以每年3-4艘速度建造至今。(此资料为美国情报局宣称,法国反对,巴基斯坦没有吭声。)
中巴联合研制L8教练机,巴国不惜重金参与研制,但L8销量并不是太好,而巴国对此没有什么怨言。中巴联合研制新型坦克,其车体基础就是被中国陆军淘汰掉的T85IIMP,而此前从泰国传来的很多不利于T85II的传闻,巴国似乎没有听到!
21世纪中国10年前承诺的新型战斗机枭龙终于飞起来了,就在巴国举国欢庆之际,印度利用武器合约企图迫使俄罗斯中断供给枭龙战斗机发动机。而巴国对此毫无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他认为“最可以信赖”的国家中国。果然,中国用了很多办法解除了俄罗斯限制,并且把克里莫夫公司引入了中国。印度耗资约78亿美元购买的俄罗斯巨额“二手货”合同协议最终没有阻止住中巴合作,反而被俄罗斯甩了一把。
中国主席到访巴国,该国总统以最盛大仪式率领go-vern-ment团队前去机场恭候。竟然打出了“6星红旗”,印度媒体对此评论说,“巴国军go-vern-ment在出卖巴国”。而中国主席则给予了巴国“4好邻国”的高度评价。
此外巴军go-vern-ment上台以后,增加了很多新闻管束的内容。在巴国不准以“台湾和中国”或者“北京和台北”等所谓擦边球辞令来报道,他们依旧在说“中国台湾省”。而我的几位jizhe朋友2006年、2007年分别到访巴国,因为那里曾经出现了几次武装分子袭击中国工地事件。此后,凡是由中国负责完成的工程项目,都增加了为数众多的武装士兵。几乎超过了总统护卫。在巴国公车上,如果你是中国人,你会感到什么是“朋友”、“4好邻国”?你可以参观很多设立有禁区的设施,而如果是西方人就可能会遭到拒绝。这是2006年英国泰晤士时报的一篇报道。
在这里我又要说说我们自己。一位巴国媒体jizhe报道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引起了巴国民众的很大不满。我们一些地方的外事人员,始终把巴国看作一个穷叫花子的国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外事服务区内,总是把巴国人与印度看作一起,引起了很大不满。(这两者还是很好分辨)。2006年,中国一位西南报社jizhe在内参中报道了中国西南部地区一些边境公路的司机,看到巴国人大包小包往家买东西,就毫不客气把他们赶下车,嘴里还谩骂不停,此事后来中青报也刊载了。据称目前似乎得到了好转。
这些事情巴国go-vern-ment目前对内封锁,不准自己的本国国民知道。但是几位“喝了洋墨水”的高级中国人在那里开办的什么小报就要把此事泄露给巴国人,还宣称最好你别到中国去。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刚建国时,巴国完全走亲美路线,与中国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也绝非很坏,巴国一直在举棋不定的摇摆中。
60年代,巴国亲眼目睹了中国是如何以“数万边防军”即痛击印度的,就此发生转变。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战以后,美国第一个抛弃了被他称作“亚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为了拉拢当时投报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应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而印度采购了大批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取得了制空权。此时巴基斯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孤儿”,巴国一个政府资深人士对总统说:“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
此时对于印度来说简直是“天下掉下的林妹妹”的好事。东巴最终被迫独立,眼看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已经成为可能,巴国有限的抵抗力量从空战开始就被印度打垮了。
但是就在印度做着“分裂东巴,收复巴国”美梦之际,一个贫穷但是很大的国家突然站在了巴基斯坦背后,巴国就此开始与中国增加密切交往。从以往的“美国西方沟通平台”转换为中国一个友好国家,获得了中国制造的“歼6、7”战斗机,特别是歼7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
巴国就此一直把歼7作为“守卫首都上空的卫士”来看待,绰号为“空中哨兵”。而此时并巴国内部开始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动,新政府上台,就改变原有的一边倒美的政策,转向投入中国怀抱。
巴国政治家的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等于选择了被抛弃。在巴国分析中,中国对比西方对于巴国最大的优越性是“中国是中共领导的国家”,是一个传袭制度的国家,可以稳固坚持至少50-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于美国几乎更换一个总统就会出现新的衡量朋友的标准。这对于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巴国感到十分紧张,毕竟苏联红军不可一世,因此巴国与中国关系更加紧密。而美国此时正欲借助中国来遏制前苏联。巴国果断建立了一条通往阿富汗抵抗军的道路,美国出钱、中国提供武器、巴国负责运输到抵抗者手里,最终导致了前苏联鲸吞阿富汗计划彻底破产。
80-90年代前期,美国更换了首脑,开始采用软手段对华进行内部分化,最终导致了“北京之春”,而美国随后在联合国大会公开提出要求全世界制裁中国。此时是巴国抉择的分水岭。依据退役的中央情报局官员偌塔利回忆说:美国曾经以援助大批过剩军事物资,部分新型战斗机,以及不少于每年500万美元的援助,要求巴国离开中国主动站立到“民主与自由”一边。
巴国当时没有给予直接回答,而美国则以默许形式开始对巴国出售F16战斗机计划。当联大决定对华实施制裁性投票之际,巴国突然站起来(虽然弱小但是依旧铿锵)高声回答:“我们坚决反对制裁中国,这是毫无理由的干涉国家主权”,这就是联大制裁中国问题议案的第一张反对票。结果巴国迎来了美国风暴般的军事、经济、外交制裁。
不久后巴国军事政变军政府上台。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是唯独一样东西巴国军政府没有任何改变反而加强,那就是对华关系走向。在这里我顺便提起远在北美的中国朋友古巴,他也是投了反对票的,随后又倡导召开全世界不结盟运动48国大会,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通过了一个反对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议案。
此外巴国在军事上与中国合作更加紧密。中国研制的红箭8型导弹刚出道之际,几乎没有市场,巴国则是率先成批采购,并在其国内举行了有欧美11国家参加的所谓“试验发射”,红箭8就此名声鹊起,巴国决定在中国专家协助下大力仿制,以替代他早期“陶1”导弹,起名“绿剑”(不是口香糖)。并且通过美国支持,秘密销售给南斯拉夫独立派,打击南联盟政府军,取得了超越“催格尔”的好成绩。
巴国拥有与法国不错的关系。90年代中前期,由于欧洲武器禁运正在火头上,希拉克也不敢公开对华出售武器。但是此时台独日益膨胀,中国面对东海“有海无军”的局面,迫切希望更换一种新型潜艇,中国开始与法国商谈打算引进法国阿格斯塔B潜艇技术。
巴国率先在中国之前购买了3艘阿格斯塔B潜艇,其中1艘被秘密开往中国,供给中国“帮助其研究维修计划”。于是,1996、97年连续2年内,中国接连开发了宋级1、2两个型号,在同一年下水。1型为自主设计,带有阶梯形式的望楼;2型外观几乎与法国阿格斯塔B一样,就是现在的宋级改型。1型量产很少,2型则是以每年3-4艘速度建造至今。(此资料为美国情报局宣称,法国反对,巴基斯坦没有吭声。)
中巴联合研制L8教练机,巴国不惜重金参与研制,但L8销量并不是太好,而巴国对此没有什么怨言。中巴联合研制新型坦克,其车体基础就是被中国陆军淘汰掉的T85IIMP,而此前从泰国传来的很多不利于T85II的传闻,巴国似乎没有听到!
21世纪中国10年前承诺的新型战斗机枭龙终于飞起来了,就在巴国举国欢庆之际,印度利用武器合约企图迫使俄罗斯中断供给枭龙战斗机发动机。而巴国对此毫无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他认为“最可以信赖”的国家中国。果然,中国用了很多办法解除了俄罗斯限制,并且把克里莫夫公司引入了中国。印度耗资约78亿美元购买的俄罗斯巨额“二手货”合同协议最终没有阻止住中巴合作,反而被俄罗斯甩了一把。
中国主席到访巴国,该国总统以最盛大仪式率领政府团队前去机场恭候。竟然打出了“6星红旗”,印度媒体对此评论说,“巴国军政府在出卖巴国”。而中国主席则给予了巴国“4好邻国”的高度评价。
历史渊源谈不上
因为中巴现在有一个最重要的利益关系:印度问题
印度视中国为敌人,一直在挑衅中国,而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设米尔地区的纠纷,特别是印度取得核武器技术后,巴基斯坦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伙伴。
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取得利益一致,大家相互合作,中国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技术,而巴基斯坦则保证中国在西部的安定,双方渐渐合作。
至于中巴友谊,因为中国对外援助,一般都是不干涉他国内政而且基本都是说到做到,给巴基斯坦不少援助,包括民用技术援助,物资援助等,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人民,中国都给予了实际恩惠。你给人多少,人家又不是没心没肺,怎么会忘记?所以时间一长了,大家也就建立了友谊。
我不是复制粘贴党。
我的理解是,由于中国当初对印度作战的原因。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我们需要老巴牵制印度,而老巴也需要我们中国的各种物质支援,所以老巴和我们都心照不宣的一拍即合而迅速成为了"朋友",而老巴这么多年的确也对的起我们的“友谊”,到现在反而是迅速强大的我们对老巴越来越不那么重视了,往往在伤了老巴的心后,再用钱去安慰。诶,想想就不舒服啊,老美要制裁我们,老巴顶着压力反对,汶山地震老巴第一个支援我们啊。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我不知道老巴对中国的这份“友谊”能持续多久啊。
值得讽刺的是,印度和建国初期的中国当初可是“好朋友”的,这对好朋友由于抵抗欧美的需要,一起发起了很多运动,流传了很多佳话的。可是由于利益打了一仗,还敌视了这么多年了。
诶,总之啊,国与国就是那么回事,利益才是重要的!!!
巴基斯坦最早是跟着美国,不跟苏联和中国好的。后来阿三靠着美国欺负巴铁,中国挺巴铁关系才好起来的。所以还是利益
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从50年代初起就建立了贸易关系,开展了贸易业务。1963年1月,两国签订第一个贸易协定。
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中国刚建国时,巴国完全走亲美路线,与中国关系并不是很好,但是也绝非很坏,巴国一直在举棋不定的摇摆中。
70年代,在第二次印巴之战以后,美国第一个抛弃了被他称作“亚洲最好的朋友”的巴基斯坦。为了拉拢当时投报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美国军方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应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武器装备,而印度采购了大批前苏联的先进战斗机,彻底把巴基斯坦击败,取得了制空权。
巴国就此开始与中国增加密切交往。从以往的“美国西方沟通平台”转换为中国一个友好国家,获得了中国制造的“歼6、7”战斗机,特别是歼7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而此时并巴国内部开始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动,新政府上台,就改变原有的一边倒美的政策,转向投入中国怀抱。
1982年10月,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2006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于2007年7月开始实施。 2009年2月,两国签署《中巴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当年中国成为巴第二大贸易伙伴。
依据我官方的说法是: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中国对外最高层次的友好关系,全球仅此一国。如果不知道这种表述的话,那我就通俗的说,中巴就是命运共同体。
中国为何要帮他?因为巴跟印度是世仇,中国要牵制印度,所以中国拉拢巴也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历史渊源就曾经巴基斯坦一直奉行亲美国策。后来爆发印巴战争,美国为了拉拢在前苏联怀里的印度,第一个抛弃了巴基斯坦。巴被印度打到差点亡国,关键时候中国出手,对印度发出警告如在不退兵,将要出兵攻打印度,这样就保巴不亡国了。所以后来巴把亲中写进了宪法。
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于1951年5月21日。不过两国的特殊友好关系,则始于1955年万隆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周总理会晤了巴基斯坦总理阿里,随后于次年访问巴基斯坦,从此奠定了中巴实质上的同盟关系。当年我国领导人是出于怎样的综合考虑,而全力推动中巴友谊,已经无从考证了,或许若干年后,相关资料解密后,我们能从中看出端倪。而现在我们只有推测了.
经历过一系列与印度的战争,巴基斯坦明白只有中国才是最可靠最可信赖的盟友。由于两国地理位置接壤,又有印度这个共同话题,因此巴基斯坦认为中国简直是一个"天然的盟友"。那意思就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如果不做盟友就是违背了上帝的意志。
那么巴基斯坦为什么不与西方结盟呢?这就要从巴基斯坦的国际战略地位说起。目前的世界,是一超多强的世界。一超就是美国了,诸强包括俄罗斯、欧盟和中国,另外还有些次强,有潜力成长为一方诸侯,譬如印度。由于地缘政治的因素,虽然印度目前在综合实力上还无法和中国等诸强抗衡,但是作为牵制中国的砝码,作用还是很重的。自然,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都愿意和印度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同理,为了牵制印度坐大,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强,都愿意和巴基斯坦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概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际地位,那就是:印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制衡中国的砝码;巴基斯坦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制衡印度的砝码。两相比较,西方各国与俄罗斯,自然会把印度摆在优先位置,因为,制衡中国毕竟比制衡印度要重要得多,也急迫得多!而对于中国而言,情势自然不同了。
让我们为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伟大友谊干杯!虽然目前我们比巴基斯坦富裕些,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对中国的支持!巴基斯坦兄弟对中国非常友好和尊重,我们也应该拿出大国的风范来,尊重和善待巴基斯坦朋友。我们不要看了联合演习时巴基斯坦同行没有配备手提电脑,就发张片片说人家怎么羡慕我们。这是怎样一种肤浅的心态!骄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褒义的,是自豪的意思;另一种是贬义的,是自大的意思。当西方人居高临下地看待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觉得郁闷甚至愤怒?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学西方人那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巴基斯坦呢?对待印度也存在这个问题。难道印度就没有一点比我们强,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提到印度,不是挖苦就是打击,甚至有些人故意歪曲或者伪造印度人的言论,并以此为借口,继续挖苦打击印度人。当然,如果我们偶尔闲谈,开个玩笑不要紧,但是如果这种态度成为我们一贯的作风,那么就会有大问题了。须知骄兵必败!历史上这种惨痛的教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