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新生代民工的消费特点:
个人消费支出快速增加,不再为攒钱而使自己变成“苦行僧”——这是不同于父辈的显著特点。
据广东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09年第二季度,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挣钱873元,只交回老家232元,即将近八成的工资收入被自己花掉了,或者自己留着了。他们把超过一成的收入花在了文化娱乐和电话费上。新生代农民工在接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不良风气和固有陋习的影响,出现了“娇子农民工”、“月光族”等现象。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城市打工,既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精神,过分追求较好的生活,勤俭节约的品格逐渐淡化。调查显示,有68.5%的人收入主要用于自己的吃穿住行,工资很少寄回家,70%的人拥有手机或小灵通。一些人崇尚享受,注重攀比,非理性的消费观念让收入较低的农民工生活更加陷入困境。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前沿挑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部分人的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他们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的主要目的、城市认同感、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也迥然不同
2、他们的“城市梦”也比他们的父辈更执著,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愿意在结束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涯后回乡务农
3、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根本没有务农的经历和经验。
“是‘闪闪发光’的‘闪闪’。”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柴闪闪,身穿着墨绿色工作制服,介绍自己的时候,眼神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柴闪闪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扶持,让更多的企业加大对入职农民工技能提升的力度,提供持续“再培训”的资金投入。同时要针对农民工群体,开展适时性、适用性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柴闪闪还建议适当增加农民工廉租房配比,或支持企业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减轻生活成本,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升技能、改善生活。
“我们要不断学习进步,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柴闪闪不满足于在邮政系统的业务练兵比赛中频频获奖,他还在国家开放大学就读在职的行政管理专业,“现在社会在发展,传统企业在转型,机械化、科技化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多‘充电’,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技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通常来说就是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
农民工是进城从事非农业生产6个月及以上的,常住地在城市,户籍地在乡村的劳动力,是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他们很早进入社会,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基本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不像父辈那般依恋乡村。
他们努力想变得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但受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种种因素制约,城市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没有归属感。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扩展资料
农民工的产生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后得三次“民工潮”催生了第一、第二代农民工人群。中国的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从1978年开始大约经过四五年时间,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
紧接着就出现了第一次卖粮难的问题,农村调整产业结构有7000万公顷土地转产经济作物,这种调整刺激了农村加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第一次“民工潮”出现了。
乡镇企业共接纳一亿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次“民工潮”以乡镇企业为就业的目的地,体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生代农民工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对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说,“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您好,按照您提供的资料,新蓝领指工作、生活在二线(或以上)城市的、为城市日常运转贡献力量的基层工作者,新生代农民工指年龄在18岁到25岁的80后、90后,以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的“三高一低”为特征。
二者区别的最大之处在于这二者的定义不同,虽然二者的相似度极高,均是说:从事着城市基础工作,以服务业为主,付出大量劳动却仅获得廉价报酬的“工薪阶层”。
但新蓝领和新农民工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新蓝领是对比旧蓝领阶层而言,新农民工是对比旧农民工阶层来定义,蓝领的“新”在于涵盖许多新行业而不再包含传统建筑工、工厂工人,农民工“新”在年龄不同,学识不同,职业要求不同,工作能力不同。
即是:新蓝领里包括新农民工分子,而新农民工群体里却并不都是新蓝领,也有白领阶层。
希望这些信息帮助到您的分析和理解,欢迎交流,谢谢!
是。新生代农民工也叫农民工二代。
所谓的“第二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农村劳动力,也叫“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同时,他们又渴望融入城市,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接近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第二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第二代农民工的目光则投向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技术性行业,赚钱糊口并不是他们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代农民工在响应历史的召唤,他们肩负的使命已与他们的父辈大不相同,他们中的大多数,必将成为各地的城镇居民,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骨干力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关切。
(1)①人口迁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推动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而推动城乡的文化创新;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城乡的大众文化。
(2)①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两岸的统一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不竭的力量之源。两岸统一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两岸统一,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可使世界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繁荣发展。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通过文化交流,既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澳两国文化交流不断,既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使本民族文化不断丰富,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农民工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的主体是农籍工人。
“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在进城务工人员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扩展资料: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为57.5%,中部和西部地区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61.2%和56.3%。可以看到,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所占的比例最高,超过了60%。
这主要是由于在中部地区80年之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外出从业所导致的。就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本身而言,来自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1.4%、38.2%和30.4%。
从输入地看,分别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61.4%、54.7%和49.8%。就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本身而言,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务工的比例分别为72.3%、12.9%和14.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城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