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古埃及历史,古埃及历史是如何被流传下来的?

时间:2023-12-18 16:28:22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古埃及历史是如何被流传下来的?

1、中国的甲骨文片,流传世界的有16万片,合计大概4600多个字,截止到目前也还只破解出来1/3左右(这还是建立在汉字不是死文字的前提下。)
2、埃及到好,号称7000年历史的埃及文字被破译靠的什么?靠一块碑“罗德塔石碑”,有一位号称“商博良”的20来岁小伙,就靠这一块石碑把已经失传的“死文字”,古埃及文字破译了。呵呵,看来这个小伙可以让几百年来,中国几百位“汉学专家”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3、人家20多岁靠一块石碑就能破解古埃及文字了,这么多的七老八十的汉字专家搞了几百年。有那么多的重复甲骨文片,居然还没能破译甲骨文!是不是该找豆腐撞死?
4、中国的石碑,秦朝时候200多个字的石碑截止到现在就只能辨认几个字了,这“罗德塔石碑”倒好,在又潮又湿的海边附近被发现,几千年下来,文字清晰,看来古埃及除了金字塔可以5000年风化不变以为,这“罗德塔石碑”也可以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轻松搞定风化了。
5、如果以上对比实在反常的话,其实这7000年的历史是虚构的就很好解释了。——哪有那么久的历史啊!《圣经》考古需要罢了。

古埃及的历史年表

原始社会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起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是埃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埃及法雍的直立人生活反应了埃及最早人类的活动。

王朝社会

公元前三世纪的曼涅托将从美尼斯至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或三十一个)王朝,又有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及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涅伽达文化I时期(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500年)

2、涅伽达文化II时期(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

3、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

4、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5、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

6、中王国时期(11—14王朝,约公元前2040—前1786年)

7、第二中间期(15—17王朝,约公元前1786—前1567年)

8、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埃及帝国开始形成)

9、后埃及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前332年)

10、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从第1到第4时期,是奴隶制国家形成和统一王朝出现的时期,第5至第7时期是统一王国重建和帝国时期,第8至第10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衰落和陷于外族统治下的时期。

扩展资料: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年,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年表概述”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

古埃及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古埃及人通过治理和控制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在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时期,他们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是如何败落的?

外族入侵,还有国家分裂。

古埃及为什么没有文字流传下来?

古埃及的文字
古埃及不是一个文化普及的社会——会读书写字的普通人很少。但是,在宗教中占据中心地位的符咒和仪式则被忠实地记录下来,凭借一种称为象形文字的神秘文字,它们要么被抄写员抄录到莎草纸上,要么被工匠们刻在坟墓、纪念碑及棺椁上。
文字的产生象征着人类的迈入了文明, 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中国甲骨文之间似乎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两种文字同样都属于象形文字,埃及的文字是将看到的全部画下来,就像是画家在写生;而甲骨文的抽象艺术则更像毕加索大师的杰作。中国汉文字是表意性文字(尽管有形声的重要成份)与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尽管后发展成了表音文字),其"象形"的特征,与后世出现纯粹记录语音的表音文字不一样。
埃及的古老文字
· 古埃及文字——象形文字
· 古埃及文字——祭司体文字
· 古埃及文字——世俗体文字
· 古埃及文字——科普特文字
由此可见不是没有流传下来,而是为宗教所掌握,记载的也只是符咒和一些宗教仪式吧。

古埃及文明是如何消亡的

呵呵,是一个人提的吧,跟古巴比伦一样,不重复,是古埃及文明中断时因为王国灭亡,还是简述一下古埃及王国发展的主线 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存在城邦,后统一。古埃及王国经历了八个时期,31个王朝。至公元前525年,西亚地区崛起的波斯向北非扩张,征服了古埃及,古埃及王国灭亡。亚历山大灭波斯后,埃及随之又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行省。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北非古埃及地区独立为托勒密王朝,后被古罗马征服,又成了古罗马的一个行省。但直到这个时候古埃及的民族还是古埃及人。公元7世纪30年代阿拉伯人崛起,从东罗马帝国手里夺取了埃及,埃及开始在穆斯林的统治下。公元13世纪阿拉伯帝国灭亡,但随后小亚细亚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崛起,再次征服埃及。从阿拉伯帝国到奥斯曼帝国,埃及长达1000年以上时间是由穆斯林统治的,古埃及民族灭亡,埃及人口的主要成分也变成阿拉伯人,到现在为止,埃及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员
记得啊

古代埃及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古代埃及的文化,与古代埃及人的社会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纵贯南北、每年定期泛滥的尼罗河,给古代埃及带来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的水和沃土,由此而孕育了以发达的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代埃及文明。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古代埃及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历法;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代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因宗教信仰和强化神权的需要,古代埃及造就了集建筑和雕刻之大成的金字塔和神庙等。光彩夺目的古代埃及文化,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在当时对周边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发展也起过重大作用。

古代埃及文化的基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大约和今天埃及国家相当,位于非洲东北部,境内尼罗河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埃及气候干燥,雨量稀少,但每年泛滥一次的尼罗河,带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质和泥沙冲向下游,给沿河两岸带来了灌溉之利和肥沃的淤泥,为早期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古代埃及历史上下3000余年,历经31个王朝,王国的分合,法老世系的更替,统治中心的迁移,外族的入侵,都没有动摇法老政教合一的专制主义政治。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代埃及人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二是尼罗河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及之外的沙漠或高山,形成了阻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使得政治状况相对稳定,政治沿革、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三是形成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公元前2047年)和中王国时期(前2133—前1507年)的文化特点,即崇尚古风遗训、自然秩序,尊重制度、传统和权威,植根于这片封闭的沃土上,对于变化、发展的观念,古代埃及人采取了淡漠的态度。

古代埃及也曾受到外族的入侵,但稳定性和持续性极强的一脉相承的政治制度、宗教特点和文化传统,不仅没有遭受灭顶之灾,还使入侵者得以同化。中王国时期,西亚的游牧民族希索斯入侵入埃及后,统治达100多年,逐渐吸收了先进的埃及文化。尽管古代埃及曾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但波斯王在埃及也称法老,并沿用埃及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进行统治。即便是属于爱琴文化的、以希腊一马其顿人为统治核心的托勒密王朝的君主们也不例外,他们不仅宣称自己是法老的继承者,还自命是埃及人。

古代埃及发达的灌溉农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些,都为古代埃及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

科技知识与艺术古代埃及最先使用的是太阴历,但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它已满足不了现实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古代埃及人在对尼罗河水涨落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它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肥尼罗河水涨落的周期365天定为一年,一年分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季分4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个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与回归年的误差仅为1/4天。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在当时世界,是一部最先进的历法,并成为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之渊源。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人以太阳历为基础,制定了“儒略历”(即“朱里亚历”),到公元16世纪又经过改革,产生了“格里高利历”,这便是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太阳历——公历。

古代埃及人在长期观测天象中,积累了一些天体运行的知识。到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已经能区别恒星和行星,并绘制标识了43个星座位置,这些内容,反映在古代埃及某些陵墓和神庙的“星位图”上。

木乃伊是古代埃及医学发达的最好物证,说明他们在解剖学。化学等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知识。当时的埃及医学,已经有了内科、外科、妇科和眼科,医学的专业分工也比较细致,他们不仅懂得脉搏的意义,还对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及对大脑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研究。1872年在底比斯发现的《艾贝尔斯纸草》,介绍了900多个医治各种疾病的处方,被称为古代埃及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另外,古代埃及的第一部药学著作《药物录》,对许多药物的治疗性能,作了详细的介绍。古代埃及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丸剂和栓剂等,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经希腊人的传播,直到现在,还应用于医学领域。

木乃伊就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制作时,先把死者的脑浆和内脏等取出来,用盐水和防腐剂浸泡尸体,然后晒干,再在体腔内填满香料,外面抹上膏油,再裹以麻布,最后装入棺材中。这个过程,大约需要70天左右,之后,就成了经久不腐的木乃伊。

古代埃及的医学常常与巫术纠葛在一起,但古代埃及人与其他很多民族不同,他们已经认识到人的疾病与自然的原因密不可分,这在当时世界具有非常大的进步意义。

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虽给埃及农业带来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泥沙,但每次的泛滥,也把已丈量土地的痕迹或冲毁或淹没,这就迫使古代埃及人每年必须重新丈量。古代埃及的数学,就是在每年的丈量土地和建造金字塔、神庙等建筑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古代埃及人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抱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大类。古代埃及创造了自己的10进位的计数制度,并创造了表示一些数的象形文字符号,包括分数的符号。他们已知加、减、除,但不知乘,也没有“零”的概念。在几何学方面,他们已经会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还会计算柱体的体积,并知道圆周率为3.1605。

古代埃及人已经了解了一些物理常识,如懂得将杠杆、滑轮等原理应用于建筑实践中,还利用滴水计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水钟。

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堪称世界一流,其特点有三:一是建筑物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二是设计巧妙,精密科学;三是雕刻艺术融于其中。金字塔和神庙是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典范,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佛拉金字塔、卡尔纳克(即阿蒙)神庙和阿布辛勒神庙。

关于金字塔的建造,有诸多难解之谜。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乘以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大体相等;用两倍塔的高去除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3.1459;穿过大金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塔的底面正方形对角线向北延长,正好是尼罗河三角洲的两腰……凡此种种,是偶然巧合还是精确测量,众说纷纭,但它所反映的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是匆庸置疑的。至于有些学者认为,金字塔蕴藏着一整套互相联系的数字、重量、几何、方位、宇宙信息密码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也有学者断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是无法建造金字塔的,它是外星人光顾地球的杰作之一。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卡尔纳克神庙是埃及最大、最雄伟的神庙。它占地约18万平方米,主殿由134根巨大的石柱支撑,中间最高的12根高21米,柱顶可容纳100入。屋顶是.一块巨石架在柱顶的横梁上。石柱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浮雕,墙上装饰着墙画和雕刻。卡尔纳克神庙不仅是宗教遗迹,而且集埃及文化、历史、建筑、天文、绘画、雕刻之大成,是埃及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瑰宝。

阿布辛勒神庙位于阿斯旺南部尼罗河边的悬崖峭壁上,建于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期间。整个神庙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它面宽38米,高33米,深入山体65米。这座神庙,是埃及石窟艺术的杰作。1962年,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大坝时,为使这座神庙免遭灭顶之灾,花了4年的时间,用电割方法把石体分切成块,移到离原址不远的高处,重新拼装。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神庙的重建工作才告完成,使这一罕见的人类文明古迹天衣无缝地保存了下来。

古代埃及的雕刻和绘画,大都附属在建筑物上。其艺术特点,明显地反映了古代埃及的文化特征。如崇尚稳定和传统的文化心理,使得大量雕刻和绘画总是以“正胸侧面式”的表现手法出现,数千年一成不变;尊重秩序和权威的文化心理,使得大量雕刻和绘画比例失调,尊者大得令人吃惊,卑者小得令人可怜。到新王国时期,雕刻和绘画艺术虽有所突破并明显有所变化,但受闭塞的自然环境束缚,始终没能跳出“稳定”和“传统”的范畴。

古代埃及的雕刻和绘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既有征战讨伐,也有生活场景,它们既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代埃及的雕刻成就,可以从巨大的狮身人面像、阿蒙神庙的石柱以及阿布辛勒神庙上体现出来。

古代埃及的绘画成就,具有代表性的是中王国时期的《纸草丛书中的猫》和新王国时期的《三个女音乐家》等。

文字与文学埃及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象形文字属于表意符号,用一定的图形表示一定的事物或概念。后来,出现了表示音节的符号,如埃及人把猫头鹰叫做“姆”,它的图形既表示猫头鹰,又表示“姆”这个音。在此基础上,到古王国时代,便演化出24个辅音字母。这是人类最早创造出来的标音字母。字母的创造,是古代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最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后来腓尼基人吸收这一成果,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西方字母文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单,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辅音符号,类似字母。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古代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的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是世界上通用的字母。此外,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也辗转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

古代埃及的文字,经历了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演变过程。这个演进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象形文字、祭司体(即僧侣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形体复杂,难以书写。到公元前16世纪,象形字体发展为祭司体,公元前700年时,又被世俗体所取代。公元3世纪时,埃及居民在希腊、罗马的统治下改信基督教,使本民族的文字逐渐被淘汰,随后在希腊24个字母的基础,又增加7个字母,产生了科普特文字,又称新埃及文。今天的科普特文字,仅用于基督教的祈祷和传播,已为绝大多数埃及人所不识。

埃及人早期的书写工具主要是刻刀和石头,他们将文字刻在神庙和宫殿的墙壁以及贵族墓葬的墙上。古代埃及的文字,有许多写在纸草上。古代埃及的纸草,后来流传于地中海一带。

古代埃及的文字十分复杂,即使在当时,也只有少数祭司和富贵子弟才能掌握,因此,在古代埃及形成了一个受人尊崇的职业——书吏。由于埃及文字的复杂,到希腊、罗马统治耐期,人们逐渐弃而不用,使埃及文字成为死文字。直到1822年,法国著名学者商博良成功释读罗塞塔石碑,才使得一个湮没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为现代埃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798年,拿破仑率领一支法国军队远征埃及,第二年,他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河口的罗塞塔镇挖战壕时,发现了一块用象形文、世俗文和希腊文三种文字记录同一内容的石碑,这块石碑也因此被称为“罗塞塔石碑”。碑中记载了公元前195年,孟斐斯祭司献给托勒密五世的歌功颂德文告。铭文传到欧洲后,学者们尝试释读象形文和世俗文。法国学者才让·费朗索瓦·商博良在众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10多年潜心钻研,并与菲莱岛上发现的铭文相参照,于1822年取得惊人突破,先释读出“托勒密”,后又逐步释读出亚里山大之后埃及70多位国王的名字等。

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神话故事方面的作品产生最早,并且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之后才有了文字作品。较著名的有《船舶遇难记》等;训导、格言、箴言一类的作品中,较著名的有《普塔霍太普训示》、《阿米尼斯一世训示》、《伊浦昧箴言》等;诗歌方面,著名的作品有《阿顿颂诗》、《尼罗河颂歌》、《牧童歌》等。此外,国特摩斯三世远征记事和拉美西斯二世卡叠什战役记事等溉是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埃及军事史的重要材料。

古代埃及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作品较少。但保留下来的这些作品,无疑成为研究古代埃及历史的珍贵文献,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她对古代希伯来文学和古代希腊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宗教与葬俗普遍信仰宗教是古代埃及文明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在古代埃及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所起作用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尽管如此,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和单一民族的稳定性,特别是由于在古代埃及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中,政治总是处于首要地位,而宗教成为为政治统治服务的工具,所以,古代埃及始终没能形成统一的宗教思想和完整的宗教体系。

古代埃及的宗教生命力之所以强盛,影响之所以深广,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古代埃及宗教神化王权,使得法老政治世代相传,这是古代埃及宗教的第一个特点。

古代埃及宗教的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就是笃信死而复生和亡灵审判,这两个特点,不仅仅对古代埃及陵墓的修建、木乃伊的制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还为古代埃及崇尚秩序、尊重制度和传统的文化特征奠定了基础,并且还成为后来耶稣死而复生和末日审判等基督教义的源头。

古代埃及人认为,现世是短暂的,来世是永恒的,死亡是向永恒的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过渡,灵魂将永远存在。不仅如此,古代埃及人还相信,人死后必须向冥王奥西里斯报告生前的善恶,并接受天秤称心,验证所述的真伪。真善者,死后可进入地下乐园;伪恶者,心被恶魔吞食,并降生为畜牲。正是出于这样的宗教信仰,古代埃及法老和贵族才不惜人力物力,大兴陵墓、金字塔,精心制做木乃伊。

在修建金字塔作为陵墓之前,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平顶长方形的,一般用泥板和石块砌成。后来又建成四方形的,并在顶部加建几层依次缩小的方形平台以增加高度。金字塔就是由此演变出来的。最早建造的金字塔形陵墓是第三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左塞王在萨卡拉为自已建的“梯形金字塔”,到第四王朝时,金字塔愈造愈大,并由角锥形取代梯形。到第六王朝,历代法老虽也建造金字塔,但规模越来越小,反映出法老权力的下降和国力的衰微。到新王国时期,王室的墓葬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阻止猖狂的盗墓行为,到第十八王朝早期,法老们终于放弃了金字塔这种已经延续了1000多年的墓葬形式,改为在底比斯附近的一条山谷悬崖上开凿墓穴。因此这条山谷被称为“帝王谷”。

古代埃及宗教信仰导致的葬俗特点——金字塔和厚葬风,给古代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金字塔和塔中的一切,为我们研究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古埃及历史是如何被流传下来的?

中国比较全面的历史记载是从史记开始的,这已经是很后来的事了。和象形文字同时代的中国至多只有甲骨文,记载很零乱。中国又没有像古埃及那样的早期建筑保存下来,商殷时代的文明程度到底有多少很难确定。  多看看记实频道就知道,埃及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记载,有的简直详尽到人说的每句话。  古埃及主要有两种记录工具,石头和纸草。你可以看到无论金字塔、坟墓、神庙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他们大多是当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个人功勋的文字记载。纸草是古埃及的书写工具,芦苇做的,其质地已经很像一般的纸了。埃及干燥的气候使它们可以保存至今。纸草使用广泛记载十分丰富,一般的政府公文,法院的审理记录,学术文献等等。他使得人们已经对古埃及社会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不过古埃及人有一个讨厌的坏习惯,他们会把不喜欢的历史从所有的记载上彻底抹掉(有点像文革),这些历史的空白正是历史学家努力研究的。  象形文字在罗马占领埃及后逐步失传,到了近代学者们对着古埃及丰富的象形文字记录只能望文兴叹,一点头续也没有。人们对古埃及的认识主要来自希腊的文献转载记录。古埃及文字的破译是一段典型的传奇故事。在拿破仑入侵埃及时带有一批考古学家随行,在此期间他们找到了破译象形文字的钥匙“罗塞塔”石碑——石碑是由三种文字对照记录的!上面是早期象形文字,中间是新象形文字,下面是现在还在使用希腊文。又过了几年法国古文字学家商博良通过把它和其他同一地区古文字的语法对照基本破译成功。现在的考古学家已经可以像读一门外语一样轻松地阅览象形文字了。这个答案最有针对性

古埃及传统文化有没有失传?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虽然古埃及文化并没有失传,但支离破碎。

古埃及有没有像24史那样的史书?

并没有。
并不是任何文明古国都和古中国一样,拥有较高地位的史官的。
古埃及是神权社会,但就算你记载祭祀典籍吧,除开伊西斯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神明拥有一样的职能,这就很说明问题。

古埃及第一部可以用来构建年代框架的,就已经是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曼涅托的《埃及史》了。而埃及分为30个王朝,也是由此而来的。
即便如此,可推定的绝对年代也只到公元前664年(第26王朝普萨美提克即位),也就是从这年以后,埃及的历史时间是真实可靠的,往前的所有事件都需加上“约”
(顺便我国可推精确历史时间是周厉王下台的共和元年,也就是前841年。往前的均不精确。)
而对埃及断代史,比较明确的依据是(并不算完整甚至错误的)王表,木乃伊,铭文等,其中部分内容涉及的星象学,可借助数学推算出彼时什么地方可能有日食月食或者某星凌日等,加以佐证发生时间,从而得出埃及在不精确的历史时期都发生了什么(或者是否真的发生)。

古埃及国家的兴衰过程

古埃及最早形成的国家叫做诺姆,也叫州,是一种城邦式的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传说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开罗西郊)。发展农业,开发水利。

古埃及真正的统一是在古王国时代。这是古埃及史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业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伟大时代。确立了以官僚体制为基础的、君主独裁的专制统治,并且出现了金字塔。

第六王朝以后,王权衰落,国家分裂,一直到十一王朝才重新统一。十二王朝时迁都底比斯(今埃及卢克索),开始使用青铜器。与叙利亚、克里特的交往扩大。

十三王朝时政权又瓦解,喜克索人占领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长达100多年的“太阳神不在的统治”。第十七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后驱逐喜克索人,重新统一埃及,开始了第十八王朝。

第十八王朝国力强盛,对外频繁发动战争。十九王朝时与赫梯帝国发生了卡迭石战役,经过16年之久的战争,最后以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王哈图西利斯签订和约告终。

此时的埃及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统治范围北起叙利亚,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横跨北非和西亚。

到第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前332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结束了延续3000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扩展资料:

一、古埃及王朝时期:

1、涅伽达文化I时期(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500年)

2、涅伽达文化II时期(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

3、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

4、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5、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

6、中王国时期(11—14王朝,约公元前2040—前1786年)

7、第二中间期(15—17王朝,约公元前1786—前1567年)

8、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埃及帝国开始形成)

9、后埃及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前332年)

10、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二、古埃及简介:

古埃及(阿拉伯文:??? ????????),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

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年,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年表概述”一节)。

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古埃及有自己的象形文字系统,完善的政治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

古埃及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古埃及人通过治理和控制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功。

在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时期,他们建造了巨大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

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埃及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