阝
笔画数:2;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
笔顺:折竖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解答如下:
fǔ
阝
字意为:同“阜”。用作偏旁。俗称“左耳刀旁”,又称“左包耳”。
书写笔画如下:
含有阝旁的字有:郭、阳、那、院、部,阝的笔画顺序为:横折折折钩、竖,如下图:
相关组词:
1、总部[zǒng bù]
军队或某些系统的最高领导机关陆军总部。
2、全部[quán bù]
各个部分的总和;整个。
3、内部[nèi bù]
某一范围以内。
4、细部[xì bù]
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如建筑图上的卯榫,人物画上的面部。
5、丁部[dīng bù]
集部。
6、经部[jīng bù]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也叫甲部。
1、
【笔顺】:1、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2、竖
【拼音】:fǔ
【解释】:同“阜”。用作偏旁。俗称“左耳刀旁”,又称“左包耳”。
一、
【组字】:连
【注音】:lián
【造句】:
1、爸爸的乒乓球技术非常高超,在社区比赛中接连战胜对手,真是名不虚传!
2、同桌不小心感冒了,今天上课的时候接连不断地打喷嚏。
3、他小小年纪就棋艺高超,接连赢了几位高手。
4、我军在这场战役中接连胜利势如破竹。
5、班上的好事接连不断地出现。
二、
【组字】:陆
【注音】:lù
【造句】:
1、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同属炎黄子孙。
2、台湾同胞翘望着大陆,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3、台湾、大陆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4、非洲是一片充满着各种故事和秘密的大陆。
5、蒋介石想光复大陆,简直是白日做梦。
阝,拼音:fǔ
笔划:2
五笔:BNH
部首:阝
结构:单体结构
释义:
同“阜”。用作偏旁。俗称“左耳刀旁”,又称“左包耳”。
组字:邓、队、阡、邙、邝、邔、阤、阶、阵、邞、阫、阰、邥、阩、邧
1、邓(dèng):姓。
2、队(duì):1.排得整齐的行列:~列。~形。 2.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伍。 3.量词:一~大学生。
3、阡(qiān):1.田间的小路:~陌。 2.通往坟墓的道路:~表(墓碑)。
4、邙(máng):〔北~〕山名,在中国河南省。
5、邝(kuàng):姓。
6、邔(qǐ):古县名,在今中国湖北省宜城县。
7、阤(tuó):古同“陀”,山坡:“故登阤者,倍任者也,犹能以登。
8、阶(jiē):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
9、阵(zhèn):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阵线。阵势。严阵以待。
10、邞(fū):古县名,在今中国山东胶州市西南和诸城市东。
11、阫(péi):墙:“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12、阰(pí):古中国楚地山名(一说“大土山”):“朝搴阰之木兰兮。
13、邥(shěn):〔邥垂〕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周,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14、阩(shēng):古同“升”,登上。
15、邧(yuán):古邑名,中国春秋时属秦,在今陕西省澄城县境。
辶:点、横折折撇、捺
阝: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阝”的笔画2画.
阝,汉字偏旁,称“双耳旁”、“双二刀”。在左为“左耳刀”,在右为“右耳刀”。
阝是汉语里的偏旁,是字的一部分。
阝分左耳旁和右耳旁。
左耳刀由“阜”(fù)字变形而来。“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左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陵”、“陡”、“险”、“陆”、“阴”、“阳”等。
右耳刀由“邑”(yì)字变形而来,“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右耳刀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都”、“郊”、“邦”、“郡”、“郭”、“郑”等。
左耳旁指楷书中从“阜”(fù)字变形,变形为写在字形左边的“阝”,一般称”左耳刀“、“左耳旁”等。“阜”字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磴之形。本义:土山。因此从“阜”(阝,左耳旁)的字,本义大多与山、土地、地形有关,如“陵”、“陡”、“险”、“陆”等。
右耳旁指楷书中从“邑”(yì)字变形,变形为写在字形右边的“阝”,一般称”右耳旁”。“邑”字象形,上为囗(wéi),表示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示人口。合起来表城邑。因此从“邑”(阝,右耳旁)的字,本义大多与地名、邦郡、区域有关,如“都”、“邦”、“郡”、“郊”、“郭”等。
最后是竖,共2笔
阝字
繁体字:阝
简体笔画:2画
康熙笔画:8画
============================================
您的问题,我的回答,感谢有这样的交集
阁下的满意,阁下的,将是我坚持百度答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