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查理曼大帝,如何评价查理曼大帝

时间:2023-12-16 19:16:21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如何评价查理曼大帝

查尔斯大帝(The king of Charis)

查尔斯大帝又被称为查理曼,查理大帝(742-814)

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帝国创建者。

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建立者矮子丕平之子,在他执政的46年间(768一814年),力精图治,使法兰克王国达于鼎盛。查理曼768年继位后,为了取得在民众中影响日增的教会支持,他首先与教皇结盟,强化了统治力量。同时,多年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先后发动过50多次战争,重要的战役和取得的成果有:774年征服伦巴德王国,772—804年多次进攻萨克森人,使其皈依基督教并夺取易北河流域广大土地,787和801年两次出兵西班牙,夺得尼布罗河以北土地,建立西班牙边区,787年占领巴伐利亚,796年征服多瑙河中游的潘诺尼亚。9世纪时,查理曼帝国的版图东起易北河,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濒北海,南临地中海,占有西欧大陆的绝大部分土地,几乎相当于古代西罗马帝国版图。 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此举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查理已不再单纯是征服者日耳曼蛮族国家的国王而是日耳曼一罗马人的皇帝,并且是上帝认定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单纯是管理日耳曼国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务在内的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因此,查理曼帝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远隔重洋的苏格兰和东方的非基督教国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国建立了邦交关系,甚至东罗马帝国也承认查理曼的皇帝地位。查理称帝后,极力强化中央集权统治。为了加强对庞大国家的有效统治,查理任用贵族和主教进行统治,同时,继续推行采邑分封制度。帝国境内的所有官员和主教(包括修道院长),一般都要从皇帝那里领受采邑即封土,成为皇帝的封臣,同时,作为接受采邑的条件,他们都要向皇帝宣誓效忠。帝国的中央政权除由皇帝亲信组成的枢密会议外,还有贵族大会,每年召开一至二次贵族大会,讨论中央重大决策。为了管理地主,中央经常派遣巡按使监督地方。地方设若干伯爵区,皇帝任命伯爵或主教进行统治,伯爵拥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等大权。形成以国王为首的伯爵、主教等教俗大封建主,再下是中小封建主,构成一系列的封建等级制度,为后来西欧封建社会所承袭。后来,这些伯爵和主教逐渐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查理曼帝国生产组织基本形式是封建庄园。国王及其臣下,教俗封建贵族都有许多庄园分布全国各地。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单位,一切生产主要为领主及其服役人等提供生活资料,其次也为生产者提供有限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在庄园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大都是农奴或依附农民。庄园的土地一般分为两部分:最好的土地为领主的自营地,另一部分是农民的份地。领主自营地由服役的农民耕作,每周通常服役2~3天,最多4天,收获全部归领主所有。服役农民除为领主无偿耕作外,还要负担砍柴、筑路、修宅、运输等各种杂役。此外,农民还必须向领主交纳各种实物和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教会的什一税也是农民的沉重负担。由于教俗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农民的处境极为困苦,因此经常爆发农民起义。

查理曼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文治武功显赫,而且也注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办学校,聘请知名学者讲学。搜集和抄写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的手稿,抄写的文字是用所谓加洛林小草书体,这是一种清秀优美的拉丁字母,后来稍加修改一直使用至今。修道院设立图书馆,收藏教父作品以及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作品。查理曼还邀请欧洲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家和画家,为帝国修建修道院和教堂。查理曼的文化教育政策对于恢复古典文明和提高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位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被后世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合是查理曼政权的重要特征。加强与教会的结盟,是查理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查理曼以教会保护人的姿态,极力维护和提高罗马教会的权益。他每征服一地都强化基督教势力,如征服萨克森人后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不仅重用主教、修道院长,分封他们土地,让他们参与国家政要,还极力维护罗马教皇的统治地位。795年教皇立奥三世以阴谋手段登上教皇宝座,遭到罗马一些大贵族的反对。立奥派使者赴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求救,并把彼得大殿的钥匙和罗马城的旗帜呈献查理,以示臣服与忠诚,得到查理的支持,从而保住了地位。799年4月,立奥三世又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曼把立奥三世救出,并亲自送回罗马,扶其复位。因此这一年圣诞节,感恩图报的立奥三世为查理加冕,授予他“伟大的罗马人皇帝”称号。自此,法兰克王国遂成为查理曼帝国。查理曼的统治为欧洲新兴的封建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由于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帝国内部缺乏经济文化联系,基础很不牢固;所以,虽然查理曼实行采邑分封的愿意是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其结果却导致封建割据。因此,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分裂。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在此基础上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公元第七与第八世纪之间,法兰克人在一连串有力的国王和军阀的统治之下,统一了今天法国地区的王国。在732年,他们打败来自西班牙并打算入侵法国的回教徒。在750左右,由于罗马和教皇受到伦巴底人的攻击,所以法国人就出兵到意大利。到了768年,查理大帝(或一般称呼为查理曼)就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并展开他英明的统治。

在774年,查理曼横过阿尔卑斯山回到意大利,再一次拯救教皇,也因此成为法兰克人和伦巴底人的国王以及罗马的合法统治者。查里曼继续征战,同时让敌人皈依基督教。他控制了法国南部和西班牙的北部。然后转移到日耳曼的西部,让撒克逊人改信基督教,并驱逐匈牙利的马札儿人。他在这个边界地区行军,而那里正是法兰克帝国和东方蛮族部落之间的缓冲地带。在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他来说这个名衔是让他惊奇,而且并不想去接受。)。

查理曼的重要之处,是他超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和世界。可是,在他死后,其帝国就四分五裂了。他是天主教会最伟大的支持者和守卫者,并且透过教会来鼓励学问和艺术。他在天主教会设立学校,以教育官员和贵族藉此改善政府的质素。他也从事法律的搜集和编撰,来改善司法体制,此外还创造了封建制度,一方面作为控制地方的手段,同时又能维持中央的权力。

法兰克帝国的扩张,一度让人们对欧洲复兴寄予厚望。但是随着查理曼的儿子去世,这个帝国就在他的孙子手里分裂成三个部份。帝国的西部成为日后的法国,东部成为后来的德国,而中间的部份就被东、西两边互相争夺,直到二十世纪为止。帝国分裂后随即出现的问题是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维京人入侵,他们扰乱北欧达两个世纪之久。

公元第七与第八世纪之间,法兰克人在一连串有力的国王和军阀的统治之下,统一了今天法国地区的王国。在732年,他们打败来自西班牙并打算入侵法国的回教徒。在750左右,由于罗马和教皇受到伦巴底人的攻击,所以法国人就出兵到意大利。到了768年,查理大帝(或一般称呼为查理曼)就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并展开他英明的统治。

在774年,查理曼横过阿尔卑斯山回到意大利,再一次拯救教皇,也因此成为法兰克人和伦巴底人的国王以及罗马的合法统治者。查里曼继续征战,同时让敌人皈依基督教。他控制了法国南部和西班牙的北部。然后转移到日耳曼的西部,让撒克逊人改信基督教,并驱逐匈牙利的马札儿人。他在这个边界地区行军,而那里正是法兰克帝国和东方蛮族部落之间的缓冲地带。在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帝国皇帝(对他来说这个名衔是让他惊奇,而且并不想去接受。)。

查理曼的重要之处,是他超越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和世界。可是,在他死后,其帝国就四分五裂了。他是天主教会最伟大的支持者和守卫者,并且透过教会来鼓励学问和艺术。他在天主教会设立学校,以教育官员和贵族藉此改善政府的质素。他也从事法律的搜集和编撰,来改善司法体制,此外还创造了封建制度,一方面作为控制地方的手段,同时又能维持中央的权力。

法兰克帝国的扩张,一度让人们对欧洲复兴寄予厚望。但是随着查理曼的儿子去世,这个帝国就在他的孙子手里分裂成三个部份。帝国的西部成为日后的法国,东部成为后来的德国,而中间的部份就被东、西两边互相争夺,直到二十世纪为止。帝国分裂后随即出现的问题是来自斯堪的那维亚的维京人入侵,他们扰乱北欧达两个世纪之久。

查理曼大帝是什么人?

查理大帝是什么人?

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该如何评价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完全是中世纪式的,皇帝没有实权,实际权利掌握在300多个大小领主手中,(对此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哲学家伏尔泰曾有如下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所以它的统治是很分裂的。各地领主完全自治,拥有自己的军队,朝廷,甚至有收税的权力。一位商人走200公里,竟然需要交13次税!这种制度严重足碍了帝国的工商业发展。而且,教皇在此也有很大权力,著名的“什一税”就是教皇的发明。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借助教会来宣扬自己的神圣性,它对教会也负有义务,因此多少受到教会制约。虽然其中也有个别皇帝凭借自身能力与魅力迫使教会就范,但也是表面与暂时的。总而言之,这个帝国的国力是很差的。
另外在“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被其他国家分成300多小国,沦为二流国家。
评价
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神圣罗马帝国在历史上未有过正统的根源与名号,与前罗马帝国几乎无任何关系。
教宗利奥三世认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不过作为历史研究,由于查理曼与奥托一世的统治核心区域和统治方式的截然不同,一般的历史研究还是认为查理曼的帝国和奥托一世的帝国算成2个帝国。
但是以欧洲传统的皇冠(王冠)传承理论来说,无论谁在哪个地区立国,只要皇冠仍是原来那顶皇冠(王冠),就算作是同一个国家的规则,则奥托一世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王朝的开创者,而不是帝国开创者。
这与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是一样的,东罗马帝国在历史研究上往往与罗马帝国被认为是2个帝国。但在皇冠传承上来说,东罗马帝国的皇冠是罗马帝国的皇冠分出来的,自然是同一帝国,尤其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
这种现象在王国也有类似情况,如西哥特王国是在图卢兹建立的,主要控制区域是今法国南部地区,后来迁到托莱多,主要控制区域也变成今西班牙地区。则汪达尔王国建立时在今西班牙地区,后来迁到北非去了。
因此,查理曼帝国是否算作泛义的神圣罗马帝国,因为划分标准不同,历史学家持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在《席德梅尔的文明Ⅳ》中,就将查理曼算作神圣罗马帝国的君主。

中世纪查理曼大帝如何,通过什么方法征服撒克逊人

尽管加洛林王朝得名于“查理”(charles)的拉丁文Carolus,但并不是取自它的鼎盛时期——即查理大帝(查理曼)(曼就是伟大的意思)的统治时期,而是取自他的祖父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714——741在位)。查理马特被称为“铁锤查理”(the hammer),为人强势,普瓦提埃战役的英雄。(看百度百科介绍吧,生平我就不多说了)。这一家族号称具有先圣血统,声称祖先是尼凡拉的圣徒日多达(Gertrude),同时依靠古老蛮族的扈从军(comitatus)传统,拥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私人武装,这个家族在六世纪左右就成为奥斯特拉西亚皇族(墨洛温王朝)的“宫相”(mayor of the palace),世袭其职,类似日本幕府的将军们,查理·马特的父亲赫斯塔尔的丕平(pepin of Heristal)就以奥斯特拉西亚皇族的名义重新一统了法兰克。
(其余看百度百科词条“加洛林王朝”,我只是补充一些不常见的资料,想要深入了解的话,可以看看朱迪斯的欧洲中世纪史,入门的权威读物,可作为打开中世纪的一扇门户)
还有,西方没有中国避讳的习惯,取名字多用先祖之名,所以法国路易 查理,英国的亨利,反复见于史籍。

简评查理大帝

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814)和查理帝国皇帝(800-814)。曾征服西欧大部分地区,是西欧中纪初期最强大的统治者。

查理是中洛林王朝开创者丕平之子,于768年位,与其弟卡洛曼共治;771年其弟死后成为全法兰克国王。774年查理罗马教皇求援之际,攻占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德王国,自兼伦巴德国王,并进军马,控制意大利半岛大部分地区。772-804年,查理经过多次战争,征了萨克森和其他中欧地区。778-801年与统治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次交战,夺得埃布罗河以北的土地。在半岛北部建立了西班牙边防区。788合并巴戈利亚,796年打败游牧部落阿瓦尔人,占领多瑙河下游。查理曾抵诺曼人的入侵,控制弗里西亚和布列塔尼,并进攻易北河地区的斯拉夫人部落,迫其臣服。

查理统治期间对外进行了50多次战争,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疆域西临大西洋,东至易北河及波希米亚,北达北海, 南抵埃布罗河及意大利中部。查理于800年圣诞节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帝”,史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遂称为查理帝国,以亚琛为统治中心。

为了巩固统治,查理在边境地区设立“马克”(边区),委派藩侯统辖,其地区划分为伯爵辖区,任命伯爵全权治理。对帝国境内各部族的法律进行修订。经常派以伯爵和主教两人组成的巡按使团,巡行各地,对地方行政、司法和宗事务进行监督。他还封赐贵族和教会许多有特权的领地,规定拥有一定数量土的人必须在伯爵或领主率领下服军役,而土地数量不足者则需供养从军者。这些措施促进了封建领地制的发展。

查理和封建主都以领地内的庄园作为主要收入源。他曾发布《庄园敕令》,详细规定庄园的组织和生产管理,反映了庄园具自然经济和以农奴劳动为主的特点。查理利用罗马天主教会作为巩固统治的工。他拥护罗马教皇,加强各级教会组织,命令居民严守教规和交纳什一税,使主教会进一步巩固了在西欧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查理重视文化教,设立学校,罗致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派人收集和抄写大量古典文献,督贵族和教会人士致力学习,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814年1月28日,查理在亚琛去世。他死后不久,查理帝国即告分裂。

查理曼大帝死后,他的三个孙子瓜分了查理曼帝国吗?

查理曼在政治上通常是机智敏锐,洞察秋毫,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却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虽然他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统一了西欧一个广大的地区,但是他却认为最明智的方法是他死后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认为这样做通常是避免战争的一剂灵丹妙药。然而不料在他临死之前,他的两个儿子就先见上帝去了,结果当查理曼814年在亚琛死去时,他的三子路易接管了查理曼的整个帝国。然而路易在继位问题上所作出的决断还不如他的父亲:他也希望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经过某种斗争,路易的三个儿子终于签署了凡尔登条约(843年),根据这项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

查理大帝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法国巴黎有一座最高贵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在它收藏的无数瑰宝中,有座9世纪制作的青铜塑像。成千上万的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以及其他国家参观者络绎不绝地来到铜像前,肃然起敬地瞻仰这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古代英雄的风采。但见他,胯下神骏左前腿微曲,右后腿略抬,仿佛正缓步而行;马上之人正身端坐,魁梧的身躯粗壮挺拔,左手捧象征权威的金球,右手举象征力量的宝剑,峨冠长袍,鼻直口阔,浓密的上髭,炯炯有神直视前方的双眼,无不露出帝王家庄重森严、威武勇猛的气质。这位英雄就是古代法兰克国家最伟大的统治者查理大帝。

查理(曼)是法兰克的国王,萨克森的征服者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欧洲史上最早的君主之一。

公元741年查理出生在亚琛市的附近,该市后来成了他的都城。他的父亲是矮子王丕平,他的祖父是伟大的法兰克领袖查尔斯·马特尔。马特尔在732年夺取了图尔战斗的胜利,粉碎了穆斯林征服法兰西的行动计划。751年丕平宣称自己为法兰克国王,从而结束了昏庸无能的梅罗文加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68年丕平驾崩,法兰克王国被查理和他的长兄卡洛曼两人瓜分。771年卡洛曼猝然去世,这对查理和法兰克的统一来说却是幸运降临,使29岁的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惟一的君主,该王国当时已是西班牙最强大的国家。

查理登极之时,法兰克王国主要包括今日的法国、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今日荷兰和德国的许多地区。查理不失时机地开展领土扩张。他在位46年中,先后发动了55次征服战争,迫使许多各不相同的部落和部族服从他的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在他手里扩大了整整一倍,囊括了现今的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和部分西班牙的领土。

由于查理许多次战争的胜利,成功地使西欧大部分地区都归属于他的统一领导之下。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一直坚持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但是在查理在世期间,人们显然可以看出,总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伙伴是查理而不是教皇。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理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皇帝。教皇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给世界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的皇帝,万寿无疆和永远胜利。”接着,罗马的贵族们开始高声赞颂那历史性的诗文:“奥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戴上金冠!天佑我罗马人的皇帝,赐予他和平、胜利!”教堂内欢声雷动,欢呼查理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

从此,“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查理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从主要方面来讲,这意味着在三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正在复辟,查理曼现在成了奥古斯都·恺撒的合法继承人。

查理的业绩和才能不仅限于军事征服,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以及经济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特别在文化教育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为中世纪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公元8世纪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随着许多城市的没落,早已被破坏了。罗马时代的公私藏书,从五六世纪以后就逐渐消失。因此,查理帝国的臣民几乎都是文盲,就是查理大帝本人以及宫廷里的许多显贵大臣,也大都目不识丁。查理感到没有文化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管理国家,于是就在宫廷里办起了学校,培养人才。这就是中世纪西欧学校的起源。他从欧洲各地广泛招聘知名学者,到宫廷传授学问、知识,其中最著名的人士是来自英格兰的阿尔昆。

在宫廷学校里,查理特意挑选了三种人家的子弟就学,即名门巨第、中等之家和寒门小户出身的子弟。每过一段时间,查理便把学生们召集起来,亲自检查他们的作业。检查完毕,他便亲切地对学习好的学生说:“我的孩子们,你们要继续学下去,我将赐给你们主教的管区和华丽的修道院。你们永远是光荣的。”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则愤怒地斥责道:“我鄙视你们高贵的出身和漂亮的衣饰!我发誓,除非你们发奋读书,弥补过去的怠惰,否则你们永远也不会得到我的任何恩宠。”他说到做到,时常把学得最好的穷孩子提拔上来,授予较高职位,表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

查理还发布敕令,督促教会和修道院兴办学校,传授知识文化,搜求、抄写古典著作和早期基督教的著作,使之得以保存和流传。查理的这些成就,曾获得一些西方史学家的大声喝彩,被嘉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在当时欧洲处于粗野、愚昧和混乱的情况下,查理的作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他的成绩和作法也是非常明显的,在他统治的46年中,法兰克的文化教育比过去几个世纪有了显著的发展。

公元813—814年冬天,西欧的天气极为寒冷,大雪覆盖着山林田野,滴水成冰。但是查理皇帝却坚持要外出打猎,结果他在狩猎时感染风寒,发起了高烧,肺部和胸膜发炎。医生束手无策,不敢下药。公元814年2月,他在首都阿亨宫中逝世,时年72岁。

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到了公元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以后的西欧各国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法兰克人的语言也出现明显的分化,形成了法语、德语和其他西欧国家的民族语言。

二战查理曼大帝师

有:
党@卫军第33师:SS33 查理曼大帝师。

还有第10师!

第10“弗伦斯堡”装甲师
该师建立于1943年2月,当时很简单地被称作武装党@卫军第10师。当年10月,重新被命名为党卫队第10“卡尔大帝”(Karl der Grosse)装甲掷弹兵师。卡尔大帝即德意志历史上著名的查理大帝,也被称作查理曼大帝。由于希*勒不太喜欢将纯正日耳曼血统的师用这个人物来命名,因此该师在1943年11月20日被重新命名为“弗伦斯堡”。

格奥尔格·冯·弗伦斯堡是德意志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位军事家,他曾经领导了一支勇猛而且战功卓著的雇佣军(Landsknechts,字面意思为国家之仆)为哈布斯堡王朝同法国、瑞士、威尼斯作战,被认为是德意志雇佣军之父。

扩展

最终是不是和二楼所说的和帝国一起灭亡了?

补充

是的,最后一役,就是柏林战役!

扩展

我原来有个他们的徽章图现在重装了系统不知道去哪了,你有没有啊?有的话[email protected],如果有他们的照片最好,还有他们的势力怎么样啊?

补充

已发!

扩展

对就是这个图,谢谢啦

查理大帝和拿破仑皇帝谁更伟大?

查理大帝(约742年-814年1月28日),后人称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年-81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814年1月28日逝世。查理死后不久,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1804年5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称帝。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1812年兵败俄国,元气大伤;1813年被反法联军赶下台。1815年复辟,随后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对于她们两个人,我想大家更熟悉的是拿破仑吧,那么有人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拿破仑和查理大帝到底哪一个更加的伟大呢?下面就为大家说明一下他们两个分别的历史评价。

查理曼在政治上通常是机智敏锐,洞察秋毫;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却在王位继承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虽然他在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统一了西欧一个广大的地区,但是他却认为最明智的方法是他死后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他认为这样做通常是避免战争的一剂灵丹妙药。然而不料在他临死之前,他的两个长子就先见上帝去了,结果当查理曼814年在亚琛死去时,他的三子路易接管了查理曼的整个帝国。然而路易在继位问题上所作出的决断还不如他的父亲:他也希望把帝国分给他的三个儿子。经过某种斗争,路易的三个儿子终于签署了凡尔登条约(843年),根据这项条约,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今日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

现在有些人估计查理曼的影响比麦克·哈特所估计的要大些。他们说他恢复了罗马帝国;重新统一了西欧,把萨克森并入西欧。为西欧随后的大部分历史定了格调,保卫了西欧,使其免受外来危胁;制定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大概的边界;传播了基督教,教皇为他加冕。从此,开始了欧洲国家与教会之间许多世纪的长期斗争的阶段。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非常言过其实。首先,所谓的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根本不是罗马帝国的复辟,而是查理曼接管的法兰克王国的继续。假如查理曼确实成功地完成了西欧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是在查理死后还不到三十年,他的帝国就崩溃了,而且随后从未得到恢复。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目前的边界实际上与查理曼或路易都毫无关系。

再来看看拿破仑:拿破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多次在国内外击退反法联盟的入侵和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保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翻了旧的专制政权。

拿破仑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时期的成果,保护了法兰西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既得利益。使得1815年法国的君主专制最终复辟之时,受到了人们的反对。拿破仑颁布的统治措施不仅在法国国内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了他的征服国。拿破仑通过征战,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同程度地传播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造成的社会影响已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势不可挡的势力。拿破仑在奠定资产阶级的政治体系和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拿破仑的称霸野心是法国大资产阶级本性的集中体现,他的国内外政策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着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当地政府的实力,使它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都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于在当前这个实际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罗巴合众国的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但二十一世纪的欧洲正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其实对于他们两个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评价他们的功过,就像哈姆雷特一样,可能不同得人认为他们的功绩与过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他们谁更伟大,这个或许还有待历史的考证。更多的历史信息,可以关注问历史网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