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14时35分,神州七号,翟志刚是第一人。
具体过程:
1、神舟七号运载火箭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第200秒整流罩分离;第500秒三级火箭关机;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分离;随后飞船正常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
2、9月27日04:03 启动变轨控制程序,04:04 完成变轨。航天员出舱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进行。
3、16:35 翟志刚在刘伯明与景海鹏的相互帮助下,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开始出舱活动,翟志刚首先探出头,并向舱外默认的闭路镜头挥手,之后全身走出舱外。刘伯明也把头探出机舱外,交给翟志刚一面小型的五星红旗。
4、翟志刚接过五星红旗,向镜头挥动片刻。随后翟志刚取回舱外装载的固体润滑实验试验样品。16:58 航天员成功完成舱外活动,返回轨道舱内。17:01 轨道舱舱门关闭。
扩展资料
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
操作方式:
脐带式
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
便携式
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实际上,舱外航天服及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
机动式
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
参考资料:翟志刚完成太空行走 我国首次空间出舱取得成功——中国政府网
第一次。我想应该处于初级阶段吧。航天是高科技领域,发展高科技,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真正牢牢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不能依附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发展,而是要按照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定自己的未来。中国航天的发展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我说过一句话,不是很准确,但代表一种感情:中国航天产品、系统,不是世界最好的,但是我们自己的。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我们不能依赖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产品。他们不会给我们,怎么办?只能靠我们自力更生。我们的飞船,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材料,自己生产,自己发射,自己管理,我们中国航天员是坐着自己的飞船上去的。
经过52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研发、试验、验证、发射、测控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从中国航天的规模、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来看,中国在全世界的航天国家中已处于中间靠上的位置。第一大团队是美国和俄罗斯,而在第二团队中,中国和欧洲排在前列。后面还紧跟着一批团队,如日本、巴西及亚洲其它国家。
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月球探测3个领域,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和非常好的突破,有了很好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一流的,跟世界先进水平相当。但是,人家毕竟在几十年前就做了,我们落后这么多时间,好在我们速度很快,花的钱也比较少,时间也比较短,我相信我们会很快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过。
强不强是相对而言的,仅以多少年来表示并不精确,也没有意义。关键在于找到差距所在,思考怎么来攻克难关,如何解决问题。
神州七号,翟志刚。
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1984年2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宇航员麦坎德列斯和斯图尔特不系安全索离开航天飞机实现在太空行走,成为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第一批“人体地球卫星”。
美国宇航局测试 “载人机动装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通过载人机动装置,宇航员得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虽然这种装置仅仅在三个太空飞船上使用过,但这一标志性装置是最著名的太空行走之一。
美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怀特:
苏联人列昂诺夫完成历史性的太空行走三个月后,即1965年6月3日,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一壮举。在怀特的太空行走任务中,他还带有一个特别的太空手套。该手套漂浮于太空舱外,用于搜捞某些有趣的太空碎片。
怀特认为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时刻就是被命令返回太空舱的那一刻。怀特1930年11月14日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1962年被选拔为美国宇航局第二批宇航员。1965年他参加了双子星座4号的飞行,完成了美国首次太空行走。
此后,他被选为双子星座7号的替补指令长,但没有参加飞行。1967年,他被指定了阿波罗飞船首次飞行的宇航员。但在1967年1月27日的一次地面飞船封闭训练时,阿罗波飞船内部起火,怀特不幸牺牲,年仅36岁。
美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莎丽文
首位太空行走的美国女性:女性宇航员凯瑟琳-莎丽文。1984年10月,凯瑟琳-莎丽文将音乐磁带和随身听带入了太空。
当被起在太空飞行时听何音乐时,莎丽文回答:“经典音乐和打击乐。当你在太空舱中漂浮状态下准备入睡时,不要指望任何抒情歌曲能够有效果。”莎丽文还认为,太空电影《IMAX蓝色星球》中的音乐最能让她找回太空行走的感觉。
太空行走维修“哈勃”望远镜
“哈勃”维修任务中的太空行走:美国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也许,在所有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斯托里-马斯格雷夫是最具个性的一位。为了能够圆满完成太空任务,他愿意头下脚上地像蝙蝠一样倒挂睡觉。
他兴趣广泛,拥有六个学位,如医学、数学以及文学等。作为历史上最优秀的宇航员之一,马斯格雷夫于1993年完成了首次“哈勃”首次维修任务五次太空行走中的三次。他将这种太空行走形象地比喻为“太空芭蕾”。实际上,“哈勃”维修任务中的太空行走最能体现太空动作的奇妙之处。
300多种不同的维修工具和巨型器械,虽然都处于一种无重力状态,但仍然还有一些惯性。在最后一次飞行中,马斯格雷夫一直呆在飞行甲板上,竟然还站立起来并面朝前窗而不系任何安全带。在执行了6次太空飞行任务后,马斯格雷夫最终离开了美国宇航局。
第六次太空行走
经历三年多的准备工作,肩负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任务的神舟七号(神七)飞船,25日晚9点10分由长征二号F遥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27日下午4点40分,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漫游;晚上7点24分装置在神七飞船的伴飞卫星成功释放;28日傍晚5点37分,神七安全返回地面。
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训练(失重训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失重水槽,二是利用失重飞机。
利用失重水槽
在地面可以用中性浮力水槽产生的漂浮感觉,模拟训练航天员在失重时进行工作和维修。
利用失重飞机
它可以完成抛物线飞行,形成15-40秒的微重力时间。
使航天员感受、体验和熟悉失重环境,在失重的时间里可以做各种试验,如吃东西、喝水、穿脱衣服、闭眼与睁眼的定向运动,甚至可把一个舱体搬进机舱中,还可以进行人在失重的时间里从舱体爬出来的试验,训练太空的出舱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空行走
神州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进行了四大科学实验,并创下了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四个第一,即航天员实现出舱,航天员释放伴飞小卫星,舱外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实施“天链一号”的首次应用。其中“中国航天员首次进行太空行走”,是这次太空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话题,这也成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继“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嫦娥一号”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
“神舟”七号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翟志刚,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人。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1985年6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战斗机飞行员,飞过歼七、歼八等机种,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曾入选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在2008年9月25日至27日的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担任飞船指令长,是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2018年1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州七号
2008年9月27日16时40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总计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42岁的翟志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茫茫太空。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科技的一大步。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出仓: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实在1965年3月18日,苏联发射载有别列亚耶夫、阿里克谢·列昂诺夫的“上升”2号飞船。飞行中,列昂诺夫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 他离开飞船密封舱,系着安全带在离飞船5米处活动了12分钟。
“神舟”7号的翟志刚。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出仓: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我国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是“神舟”7号上的宇航员翟志刚。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