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3-12-16 03:55:05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乔治华盛顿是怎么死的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致死。假如当时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则有可能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医师们就要沦为千古罪人了。

扩展资料:

退休离世

1797年3月,在两届任期结束后,华盛顿自愿地放弃权力不再续任。之后他便第三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

1798年,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军衔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1799年,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去世。遗体葬在弗农山当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有什么政绩

建立美国

1775年至1781年,华盛顿领导大陆军与强大的英国军队作战。在这场

左手持剑的华盛顿(书桌上有美国宪法) [13]

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他的著名的《告别辞》,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经验,向他的同胞提出了明智的谆谆忠告。他呼吁全国要保持团结,珍视联邦,遵守联邦法律、服从选举结果。他反对以一个党派的意志来代替国家所代表的意志,他警告说,党争将导致国家的分裂。他告诫他的同胞们,要与一切国家自由友好和睦相处,以正直、公正的感情来对待一切国家。他坚定地指出,我们的“真正的政策是避免与国外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永久结盟,只能信托暂时的结盟以应付特别紧急的情况。” [5] 华盛顿的这些告诫,后来也成为美国历代统治者在对外政策上所奉行的圭臬,对美国后来的政治生活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12] [14]

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约翰·亚当斯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在这个新国度里,创立了有条不紊地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 [15] 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十分重要的影响。

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华盛顿是怎么死的?

1799年12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溘然长逝。然后,美国人对当年华盛顿的死因,仍然心存疑虑,事隔200多年后,人们对他的死因又有新的发现。

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大农场主家庭。由于父亲早逝,他在16岁时就开始踏上社会。在历时7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率领民兵打败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位总统。当第二届总统任满时,他拒绝继续连任,正式隐退,开创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次以上的先例。

乔治·华盛顿,这位伟大的美利坚的开国元勋,在退休不到3年的一天,竟因偶感风寒不治身亡,他死之后,虽然其主治医生发表了公开声明,向国人交待了医治华盛顿的全部过程,但人们对华盛顿之死,仍心存疑虑。

事隔200多年之后,在华盛顿去世纪念日的这一天,美国媒体突然披露了一则消息——华盛顿之死竟然与当时诊断不确、医治不当有关。一时激起了轩然大波,华盛顿的死因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1799年12月12日,已经退休的华盛顿顶风冒雪骑马来到了他的家乡维尔农山庄,他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仍兴致勃勃地在外边呆了5个小时。第二天,他感冒了,咽喉有些嘶哑、疼痛,可是还执意步行到林场里转了一圈,给决定砍伐的树木标上记号。

第三天(14日)凌晨,他开始发烧,全身发颤,喘气粗重,呼吸很困难。当时,他效仿农奴治病的土办法,让管家为他放血。后来,克雷格医生赶来了,又对他做放血治疗。然后,他们做了一碗用黄油、蜜糖和醋等配制的冲剂,让华盛顿漱口,结果,他每喝一口都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并引发了咽喉肿胀,差点儿窒息而死。

上午10时,又让他用撒尔维亚干叶和醋泡成的水漱口,这时华盛顿又发生了严重的窒息,憋得脸色发紫,几乎说不出话来,尽管服了消除呕吐的酒石和化解咽喉脓液的甘汞,都没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们为他放了4次血,放血量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到了晚上10点钟,这一切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华盛顿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看来,华盛顿的病情并不复杂,克雷格医生等人也并非有意治死华盛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华盛顿是重感冒引发扁桃体脓肿而致肺部严重感染,但放血治疗才是导致华盛顿死亡的根本原因。

大卫·莫伦斯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教授、当代著名的流行病学家,他曾对华盛顿的死因做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华盛顿是因急性会厌炎而导致气管阻塞,最后窒息而死。

他明确指出,会厌炎的典型症状是发作快、发高烧、咽喉疼痛肿胀、咽食困难、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烦躁不安。华盛顿患病的症状,与此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说,克雷格医生确是误诊,也许可以说,200年前的医生还不了解会厌炎这种病,不懂得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莫伦斯的说法,认为华盛顿可能患有癌一类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来,他感受风寒造成重感冒,以致心脏功能衰竭或心跳猝停而不治。

乔治华盛顿的死因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乔治·华盛顿的死因探秘

情景
1799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32.2-1799.12.14)在临终前最后一篇日记上写道:晨起降雪,厚3英寸,东北风,气温华氏30度。上午10时雪止。下午4时天睛。夜间气温华氏28度。
当日上午华盛顿骑马巡视庄园,偶染微恙,两天后便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在极度痛苦中溘然逝世,年仅67岁。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病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夺去了华盛顿的生命呢?
据史料记载,1799年12月14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 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 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 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 Cullen 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0点29分,乔治·华盛顿停止了呼吸,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推测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也许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置病人于死地。如果当时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也许可以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后人又将如何评论这一举动呢?
去世后
华盛顿死后,他昔日的革命战争伙伴,国会议员亨利·李(Harry Lee)对他的称赞相当著名:“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
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麦克·哈特(Michael H. Hart)所著的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7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
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衔—三星的陆军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格兰特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军衔,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六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当于苏联等国的大元帅军衔),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元帅(五星上将)和将军。
华盛顿在1789年10月5日,向当时“曼哈顿”唯一的一座图书馆借了一本“国家法”,这本书是有关国际关系的论文集,另外,还有一本是英国下议院的辩论纪录。华盛顿本人并没有在借阅栏签名,而是由他的助理信手在借书人栏表上写下“总统”。依照规定,这两本书应在一个月后归还,但是两本书至今迟迟不见踪影,不知去向,而这件事在220年后被纽约一名图书管理员发现。
如果列入通货膨胀计算,经过220年,这两本书的罚金已经增加到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0多万元。不过,纽约图书馆表示,他们不会追缴这笔罚金,只是希望这两本书能够归还。

美国前总统华盛顿是怎么死的

病死。
1799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32.2-1799.12.14)在临终前最后一篇日记上写道:晨起降雪,厚3英寸,东北风,气温华氏30度。上午10时雪止。下午4时天睛。夜间气温华氏28度。
当日上午华盛顿骑马巡视庄园,偶染微恙,两天后便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在极度痛苦中溘然逝世,年仅67岁。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病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夺去了华盛顿的生命呢?
据史料记载,1799年12月14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 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 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 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 Cullen 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1点30分病人死亡,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推测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也许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置病人于死地。如果当时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也许可以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后人又将如何评论这一举动呢?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 2月22日-1799年 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1]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曾担任支持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而回到了他在维农山(Mount Vernon)的庄园恢复平民生活。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并 华盛顿在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地放弃权力不再续任。之后他便再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华盛顿揭竿而起的那一天起,他的一生就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华盛顿始终被学者排名为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2006年,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位。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华盛顿名列第27位(新版第26位),是该榜排位最靠前的美国人。

华盛顿的真正死因?

1799年12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溘然长逝。然后,美国人对当年华盛顿的死因,仍然心存疑虑,事隔200多年后,人们对他的死因又有新的发现。

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大农场主家庭。由于父亲早逝,他在16岁时就开始踏上社会。在历时7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率领民兵打败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位总统。当第二届总统任满时,他拒绝继续连任,正式隐退,开创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次以上的先例。

乔治·华盛顿,这位伟大的美利坚的开国元勋,在退休不到3年的一天,竟因偶感风寒不治身亡,他死之后,虽然其主治医生发表了公开声明,向国人交待了医治华盛顿的全部过程,但人们对华盛顿之死,仍心存疑虑。

事隔200多年之后,在华盛顿去世纪念日的这一天,美国媒体突然披露了一则消息——华盛顿之死竟然与当时诊断不确、医治不当有关。一时激起了轩然大波,华盛顿的死因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1799年12月12日,已经退休的华盛顿顶风冒雪骑马来到了他的家乡维尔农山庄,他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仍兴致勃勃地在外边呆了5个小时。第二天,他感冒了,咽喉有些嘶哑、疼痛,可是还执意步行到林场里转了一圈,给决定砍伐的树木标上记号。

第三天(14日)凌晨,他开始发烧,全身发颤,喘气粗重,呼吸很困难。当时,他效仿农奴治病的土办法,让管家为他放血。后来,克雷格医生赶来了,又对他做放血治疗。然后,他们做了一碗用黄油、蜜糖和醋等配制的冲剂,让华盛顿漱口,结果,他每喝一口都引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并引发了咽喉肿胀,差点儿窒息而死。

上午10时,又让他用撒尔维亚干叶和醋泡成的水漱口,这时华盛顿又发生了严重的窒息,憋得脸色发紫,几乎说不出话来,尽管服了消除呕吐的酒石和化解咽喉脓液的甘汞,都没能阻止病情的恶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们为他放了4次血,放血量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到了晚上10点钟,这一切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华盛顿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看来,华盛顿的病情并不复杂,克雷格医生等人也并非有意治死华盛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华盛顿是重感冒引发扁桃体脓肿而致肺部严重感染,但放血治疗才是导致华盛顿死亡的根本原因。

大卫·莫伦斯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教授、当代著名的流行病学家,他曾对华盛顿的死因做过深入研究。他认为华盛顿是因急性会厌炎而导致气管阻塞,最后窒息而死。

他明确指出,会厌炎的典型症状是发作快、发高烧、咽喉疼痛肿胀、咽食困难、声音嘶哑甚至说不出话、烦躁不安。华盛顿患病的症状,与此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说,克雷格医生确是误诊,也许可以说,200年前的医生还不了解会厌炎这种病,不懂得治疗这种病的方法。

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莫伦斯的说法,认为华盛顿可能患有癌一类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来,他感受风寒造成重感冒,以致心脏功能衰竭或心跳猝停而不治。

美国总统华盛顿是怎么死的:华盛顿死因之谜

退休和去世
自从1797年3月退休后,华盛顿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 华盛顿的维农山庄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
在那一年里,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遗体葬在弗农山当地。
死因探秘
情景
1799年12月12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1732.2-1799.12.14)在临终前最后一篇日记上写道:晨起降雪,厚3英寸,东北风,气温华氏30度。上午10时雪止。下午4时天睛。夜间气温华氏28度。
当日上午华盛顿骑马巡视庄园,偶染微恙,两天后便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在极度痛苦中溘然逝世,年仅67岁。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病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夺去了华盛顿的生命呢?
据史料记载,1799年12月14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 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 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 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 Cullen 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1点30分病人死亡,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推测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也许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置病人于死地。如果当时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也许可以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后人又将如何评论这一举动呢?
去世后
华盛顿死后, 华盛顿之墓他昔日的革命战争伙伴,国会议员亨利·李(Harry Lee)对他的称赞相当著名: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
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麦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著的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7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

乔治华盛顿总共几次退隐

乔治·华盛顿,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首任总统。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谋求续任。1798年,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军衔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常识人物篇。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