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圣约翰大学,上海当年的圣约翰大学为什么不办了

时间:2023-12-16 00:54:32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上海当年的圣约翰大学为什么不办了,

建国之初,约大的日常教学还是采用英语授课。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所有中国人都视美国这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新中国的头号敌人。圣约翰大学由于和美国有紧密的关联,因此被贴上“黑学校”、“帝国主义大学”的标签。

1952年,新中国政府开始对高等院校院系进行调整,所有的教会大学在这次调整中被裁撤。实际上,私人教育机构在当时已不复存在。在这次调整中,圣约翰大学的院系被并入到其它大学。至此,在建校73年之后,圣约翰大学正式走入历史。

圣约翰大学被分拆的具体情况如下:

1949年~1952年,新闻系、外文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复旦大学。

1951年,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

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大调整,机械工程系并入交通大学;

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政治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中文系(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医学院参与组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取消神学院,学生转入南京的金陵协和神学院;

圣约翰大学附中与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合并为上海市五四中学。

扩展资料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圣约翰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J.Sekoresehewsky)将圣公会原辖培雅书院(1865年)和度恩书院(1866年)合并而成。

1892年,圣约翰书院正式开设大学课程。1896年,同仁医院附属的医校并入学校,圣约翰医学院成立。至此,圣约翰书院设文、理、医学、神学诸科,初具正规大学雏型。

1905年11月,学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注册,正式称圣约翰大学,设文理学院(后分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后发展为附属中学),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大学,毕业生可直读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秋,圣约翰大学撤销,在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所在地现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上海市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圣约翰大学

纽约圣约翰大学相当于国内哪个大学

创立于1870年的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是一所拥有国际声誉的天主教大学,也是纽约州主要的私立大学之一。它是一所设有研究所的四年制综合大学,由文理学院(St. Joh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法学院(School of Law)、药学院(College of Pharmacy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s)、商学院(Peter J. Tobin College of Business)、教育学院(The School of Education)、职业进修学院(College of Professional Studies)等组成。另外,它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天主教大学,专门设有神学院。学校各种专业齐全,多个专业有硕士和博士学位。

圣约翰大学到底是哪里的大学???

呵呵,本人写圣约翰大学校史的。旧圣约翰在中国上海,其他地方没有。原址在近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建国后,各系部被分到其他学校了。

圣约翰大学的上海最早的大学:圣约翰大学

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一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它就是圣约翰。这所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于19世纪中叶创办的学校是上海基督教教会大学中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校。 在圣约翰近百年的办校历程中,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中外著名人物。圣约翰的首任校长施若瑟便是其中之一。施若瑟是美国传教士,1859年来华传教。1860年,施若瑟任虹口圣公会救主堂会长。1877年在美国被祝圣为上海教区主教。1878年,施若瑟从美国返回上海,即着手创办圣约翰书院。1879年,圣约翰书院成立,施自任校监(校长)。为纪念这位圣约翰的奠基者,约大校友曾集资在校园内建造一座“怀施堂”,这是一幢中式建筑,用以表达对这位学贯中西、沟通中外学者的思念。   谈起圣约翰,不得不说到的另一位外国传教士就是卜舫济。卜舫济也是美国传教士,生于纽约,青年时代在美国教中国学生主日学,即有志于来中国。1886年,22岁的卜舫济受美国圣公会差会派遣到中国。来华后,卜舫济即任圣约翰书院英文教师,2年后便被委为圣约翰书院主任,1896年书院升格为大学,卜舫济即任圣约翰大学校长,他还兼管附属中学。卜舫济穿中国衣服,仿中国习惯,还娶了中国籍的妻子。他致力于基督教的学校教育,为了发展圣约翰大学,毕生擘画经营,把一所校舍简陋、课程仅为中学程度的学校办成为占地数百亩、校产几百万美元、拥有医学院、神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的著名高等学府。卜舫济主张教育与政治分离,反对以学校为基地从事政治运动,为此曾与爱国学生发生数次冲突事件。他还顽固抵制私立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的规定,致使圣约翰大学直至1947年才完成向中国政府立案的手续。1939年,在“约大”任职50余年的卜舫济退休,但仍任名誉校长,1941年回美国,1946年再次来华,次年3月在上海去世。  在“约大”的开创者中,还有一位华籍牧师,他就是颜永京。颜永京祖籍山东,后移居上海。1854年,颜永京被圣公会送往美国留学, 1862年学成回国,曾任上海英国领事馆与公共租界工部局翻译。1878年,颜永京协助施若瑟创办圣约翰书院,1881年任校长。他曾安排容闳带出国的留美幼童归国来校任教。后来圣约翰大学为纪念颜永京的功绩,将男生宿舍楼命名为“思颜堂”。1881年和1885年,颜永京曾两次致信工部局,抗议不准中国人游览外滩公园的规定。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他们多活跃于中国商界、政界、外交界、教育学术界和医务界,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便是“约大”的校友。其他知名校友包括外交家施肇基、顾维钧;作家林语堂、邹韬奋;科学家周有光;教育家张伯苓、孟宪承;实业家刘鸿生、经叔平;建筑学家陈从周;宗教人士丁光训;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也是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之毕业校友。  目前年龄最大的圣约翰大学校友是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百岁时自述:“我考大学有趣味。我报考了两个大学,都考取了。一个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变成东南大学,后来又变成中央大学,今天是南京大学。为什么考两个大学呢?有几个比我高的同学劝我去考圣约翰大学,我到上海去考圣约翰大学,考取了。可是圣约翰大学贵得不得了,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银元,我家里到我读大学是最穷的时候,没有钱。那时候每个大学考试的时间不一样,就再到南京去考,也考取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不用学费,那么,我就准备去南京。我的姐姐在上海教书,她的同事朱毓君听说我考进了圣约翰大学不想读,她对我姐姐说:“考圣约翰大学比考状元还难,你弟弟考进圣约翰大学又不进,太可惜了。我也没有钱,我去问我妈妈借,让他去上学,上了学以后再想办法。”她的妈妈说:“我现在也没有钱,但是有皮箱,里面放了很多嫁妆,拿一个皮箱去当,就可以当两百多块钱。”她们家也在苏州,她妈妈很喜欢我,老太太待我很好,她的箱子放在后房,多少年也没有去开,没有用的。有出戏叫《借当》,借东西来当。这样我就上了圣约翰大学。”
另值一记的是,虽然解放后圣约翰大学结束了在大陆的办学,但其散布在海外的校友一直有着复校的努力。1967年台湾的“约大”校友成立新埔工业专科学校,2005年学校升格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此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支持下,圣约翰校友于该校成立了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

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是真正意义上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吗?谢谢

算是最早的一批,但是不能说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

一方面,该校建立之初还是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以传教为主要目的,规模也比较小,算成是早期教会学校更为恰当;另一方面,洋务运动初期建立的各种专业学堂已经初具备了现代大学的特征,这些学堂通常采用西式教学,其建立也要比圣约翰大学要早。所以不能说圣约翰大学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

圣约翰费舍尔大学 是教会学校吗

后期为培养和发展教众教会学校开办是在1842年,开始介绍西方学术,教会随即开办了学校,也为方便中国教众的子女入学,学校免其学费。办学特点是除文化课外,鸦片战争后开始的,当时国人极力反对外来侵略者。后来学校办学层次提?。来学习的多为穷苦儿童,必须学习基督教原理。最初宣讲圣经。而国内正兴办教育,只有教育不容易被国人排斥。教会学校最初设立的宗旨为宣传福音,“以扩充耶教之范围”,教授读写知识和算术

美国纽约的圣约翰大学和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有关系吗?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皇后区的天主教会大学。
创立于1870年的圣约翰大学,是一所拥有国际声誉的天主教大学,也是纽约州主要的私立大学之一,其严格的学术项目,一流的师资队伍,让人为之骄傲的运动传统和极好的实习机会吸引着美国各州和世界各地的学子前往该校就读。
纽约圣约翰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近郊皇后区,是一所美国东部的主要综合大学,也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天主教会学校。
圣约翰大学的商学院研究所亦获得AACSB International 认证(全美共406所通过认可)。其医药学院和教育学院在全美同样名列前茅。圣约翰大学也被《华尔街日报》评为100所“最可能在学生的事业和工作上提供帮助”的学校之一。

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上海圣约翰大学,

已于1952年停办,

院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

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学院。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