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道作业题是仲仪锰同学的课后练习,分享的知识点是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指导老师为相老师,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北京地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各是多少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下面是仲仪锰作业题的详细。
北京地区位于40°N.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地理纬度-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90°-|40°-(-23°26′)|=26°34′
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90°-|40°--23°26′|=73°26′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90°-|40°-0°|=50°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当地12点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冬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26°34′
夏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73°26′
春秋分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50°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当地12点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H=90°-两地的纬度差(两地是指上海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1两地纬度差如果是两个半球的话就相加,同在一个半球的话就用大的减小的
2上海的纬度大致是北纬31°
二分日日太阳直射赤道H=90°-(31-0)=69°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H=90°-(31-23°26‘)=82°26‘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H=90°-(31+23°26‘)=35°34’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0°、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26′、秋分太阳直射赤道0°、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26′
福州纬度越为26°N
所以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天的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分别是64度 64度 87.5度 40.5度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之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到夏至时到达太阳直射最北点---北回归线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太阳直射点再往南移动,到秋分回到赤道,过了秋分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中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中国所有地区因为都在北半球,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中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其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应该是太阳直射该纬度的那一天,一年中有两天,具体日期可以参考天文日历.
提示: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根据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地理纬度-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 =90°-|23°26′-(-23°26′)|=43°08′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23°26′S。
提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之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到夏至时到达太阳直射最北点---北回归线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太阳直射点再往南移动,到秋分回到赤道,过了秋分...
提示: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 纬度差即要求地点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之间相差的纬度数,同一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冬至日 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 所以得到你要的城市的地理纬度就可以了 以北京为例,北京差不多北纬40度的纬度,...
提示:答案: 因为冬天直射南半球,那天是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对于北半球来说,太阳是最低的时候,所以造成角度最小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前楼的影子就越长
提示:北半球冬至日时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是-23度26分。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极地区为极夜,太阳高度角为0度的地点在北极圈上(即太阳恰好位于地平线上)。由于地轴倾角的存在,此时北极点实际上位于夜半球内。 由北极圈向北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