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道作业题是廉职冻同学的课后练习,分享的知识点是50岁,指导老师为勾老师,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40岁是不惑之年,那50岁是什么呀】-50岁,下面是廉职冻作业题的详细。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总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像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致改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耄耋(音maodie)
90岁-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不惑:指40岁.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高级含义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不惑之年是()A、40岁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示例】: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
【近义词】:人到中年
【反义词】:豆蔻年华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四十不惑
提示: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提示: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阴历来算,已经天支地...
提示:50岁属于知天命的年龄段,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另外60周岁属于老年人,花甲,耳顺:60...
提示:知天命或者半百 有关年龄的叫法还有: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
提示: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