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标准专项经费严格按项目管理。农业部所属单位承担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农业部行业主管司局、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业部质量办公室)、财务司签定项目合同;地方单位承担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同省级主管厅局与农业部有关主管司局签定项目合同。农业行业标准单项项目经费由农业部财务司会同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及农业部有关行业主管司局采取逐项核定的办法确定。
参考:http://www.chinaacc.com/new/63/74/1999/12/ad23202640111921999125392.htm
农业种植投入约占总收入的3.5成。
主要有:粮食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以及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良种良法配套补贴由农业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由农机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目前已出台的农作物良种补贴有:水稻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小麦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和玉米良种补贴。其中前两种补贴为“普惠制”,即所有种植户均可按面积享受直接补贴。后三种补贴为“项目制”,即在项目规定区域内的农户方可享受此补贴。
农业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三个子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
企业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是指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GB/T 15497—2003规定了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形式,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可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生产特点,适度剪裁。应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确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如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02—2003《农业企业标准体系 种植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中绘出了种植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结构图。
经营范围限于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可以兼营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农机具销售和维修、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广告经营等业务,也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事农业观光旅游、果蔬采摘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一、总说明
(一)为了统一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特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执行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企业对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繁殖的过程。
(四)本办法所称生物资产,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
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提供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定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出,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
(五)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
企业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
企业应增设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暂时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应增设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
企业应增设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增设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实际成本。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其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饲养费用,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六)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指生物资产的收获品,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七)生物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因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2)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八)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的确定方法分别为:
1.外购的生物资产,按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生物资产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自行营造的具有生产性特点的林木,如橡胶树、果树、桑树、茶树和母树林等,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自行营造的具有消耗性特点的林木,按郁闭成林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3.自繁的幼畜成龄转为产畜或役畜,按成龄时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按淘汰时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4.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生物资产,如盘盈、接受捐赠、接受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分别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有关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规定,确定实际成本。
(九)从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按其生物转化过程中应当计入的各种耗费和已确定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确定的实际成本入账。
家庭农场、家庭林场、家庭牧场、家庭渔场等(以下简称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验收入库时,按结算价格入账。
企业应增设农产品科目,核算企业从事农业活动所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农场上交的农产品的实际成本,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十)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农业生产成本。
郁闭成林后的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林发生的管护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营业费用。
(十一)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如果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按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通常情况下,在未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时,生产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按账面价值计量。
企业应增设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十二)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如果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
企业所拥有的公益林不计提跌价准备。
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通常情况下,在未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时,消耗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按成本计量。
企业应设置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消耗性林木资产跌价准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幼畜及育肥畜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提取的幼畜或育肥畜跌价准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其他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
(十三)企业应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农产品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农产品毁损、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农产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农产品跌价准备。
企业应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设置农产品跌价准备二级科目,核算企业提取的农产品跌价准备。
扩展
老师好,我就问比如买的农具,发放的种地工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吗?
补充
可以的。
扩展
还有就是我们购进的种子,在转手卖给别人,这个怎么记,要结转成本?
补充
要做收入,也要做结转成本
农业标准化空间由农业对象(或领域)、内容和级别的三维空间组成。
农业标准化空间的X维代表着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而对象所涉及的行业主要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业、安全卫生等领域。
农业标准化空间的Y维代表农业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术语、符号、代号、方法、要求、品种、规格、质量、等级、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等内容。
农业标准化空间的Z维代表农业标准化的级别,包括农业国际标准化、农业区域标准化、农业国家标准化、农业行业标准化、农业地方标准化及农业企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