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成都望江楼,成都望江楼对联是谁写作的

时间:2023-12-08 16:16:41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成都望江楼对联是谁写作的

成都望江楼的对联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为崇丽阁所撰,此联上下共212字。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的意思:

登上高高的望江楼,统览远近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范成大在茂州修建的筹边楼,正可使骚人墨客到此楼上吊古。

薛涛春闺苦短,负心的元稹只留下枇杷巷深,寂寞难度,如今空留香坟一座。而今天那些寻花问蝶之流,贪恋于醉生梦死之中,不禁让人振臂高呼,问这半江明月,究竟是谁家所有?

下联的意思:

千百年来,蜀中局势风云变换,上演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呼唤出英雄不断。卧龙岗上的诸葛亮,殒没于落凤坡的庞士元,氐族英雄李雄,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时间铁马金戈驰骋疆场,一时间又银笙玉笛醉生梦死,都似过眼云烟。倒不如自个长歌短赋,以消愁解恨,沐受这大好风光。

想不到自己却怀才不遇,天地之大,竞无容身之地,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且向高楼俯首而看,哪一块云,是属于我的天空?

扩展资料:

崇丽阁还有一副奇联,据说是清代的一位江南才子,一天登上望江楼,看到沿江景色美不胜收,一时兴起,写下了上联,顿时称绝,于是沉醉于上联的意景里,下联怎么也写不称意,只得报憾将上联书于望江楼上。一百多年来,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前来应对,都不能如意。

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可惜还没有下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望江楼

成都市望江楼的历史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望江楼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行世。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她死后葬于望江楼公园附近。

成都望江楼的一副对联,原本该书写下联的

成都望江楼的一副对联,原本该书写下联的地方是一块无字木牌。当年的作者苦于对不出与之匹配的下联,最终郁闷成疾,连名字也未留下。请你以其它的景点、地名(例如合江亭、水井坊、多子巷、风波亭、白云山、朝天门、印月井、观月阁……)入联,合理选择处理,写出下联。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下联:合江亭,合江景,合江亭畔合江景,江景万载,江亭万载。

游望江楼公园(四) 鉴赏对联妙句

清婉室主对联为:
杯酒送征帆,对杨柳楼台,几人同唱阳关曲;
锦笺传妙制,过枇杷门巷,千载犹称女校书。
清婉室副对联为: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的巷;(几树两个字是瞎猜的)
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

五云仙舘对联为:
思古发幽情,试看他秀气灵襟,纷披褚墨;
听真惟令德,仅对此吉光片羽,也够流连。

吟诗楼的对联为:
锦江春色来天外;
玉垒浮云变古今。
。。。。。。

望江楼 长联 谁写的?

成都东郊锦江之滨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望江楼,清末文人钟祖茶曾在此留下一副长联共212个字,比滇池孙髯翁的还长32个字.
几层楼独撑东西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露;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凋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碧野香坟;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沉迷醉梦乡中,试出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属谁家物
千年事屡换四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跌冈上龙,陨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金声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批撒些忧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片云,是我的天?
成都望江楼有副长联也很出名,这副对联是模仿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的。作者是清代文人钟云舫

成都宗丽阁对联内容

成都崇丽阁对联:

上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千古绝对

第五讲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第五讲 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清人林昌彝说;“莫谓楹联小技,尺幅中包罗万有。不善学者为俚、为靡、为泛、为廓、为杂、为空腔,其弊不一。”(见林庆铨《楹联述录》)可见对联不是随便可以写好的。下面介绍对联的写作方式与要求。

一 对联的写作方式

(一)集句

集句就是把有关诗词、文章和其他方面可以形成对仗、意思又连贯的现成句子摘下来组成一副对联。这在宋代就有了。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载:王荆公作集句,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欲以全句作对,久而未得。一日问蔡天启:“‘江州司马青衫湿’,可对甚句?”天启应声曰:“何不对‘梨园弟子白发新’?”
“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琶行》,“梨园弟子白发新”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这段诗话讲的是王安石与蔡天启事,而《檐曝杂记》云:《梦溪笔谈》谓集句自王荆公始,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之类,其实不自荆公始也。《金玉诗话》及《蓼花洲闲录》谓宋初已有集句,至石曼卿而大著。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月如无恨月长圆”,则固不始于荆公矣。
自宋以来,集句联比比皆是。 集诗句的最为普遍,例如: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这是纪晓岚嘲庸医的一副对联。上联出自杜甫《兵车行》,下联出自李商隐《马嵬驿》。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这副对联乃彭玉麟作。上联两句出自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诗。下联“地犹邹氏邑”,出自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杜甫《登楼》诗。
集词句的,如: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
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

“春欲暮,思无穷”,出自温庭筠《更漏子》;“应笑我早生华发”,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语已多,情未了”,出自牛希济《生查子》;“问何人会解连环”,出自辛弃疾《汉宫秋·立春》。
集文句的,如:

鸟啭歌来,花浓雪聚;
云随竹动,月共水流。

这副对联,上联出自庾信《马射赋》,下联出自陈后主《夜庭渡雁赋》。
集诗句文句(即跨类集句)的,如:

银烛高烧,只恐夜深花睡去;
珠帘乍转,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副题赞近代画家马孟容之画的对联,上联出自韩愈《海棠》诗,下联出自晏殊《浣溪沙》词。
集其他方面的,如: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上下两联,为鲁迅的两本著作名。

精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画;
自运云贵川广南北地道药材。

此联为清某城中两个商店招牌,乃纪昀所集。
以上对联,都是从多篇诗词、文章或者多方面集句而成的。从同一篇诗文中集句成联的情形也有: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这副对联,两联均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若联中引用的话语只作为全联的一部分,就不能算集句。“夕阳红到枇杷,阅古今过客词人,苔荒洪度千年井;春水绿生杨柳,触多少离怀别绪,门泊东吴万里船。”洪度,唐女诗人薛涛字。枇杷门巷,乃其在成都居所。这副题于成都望江楼的对联中,“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出自杜甫《绝句》。“苔荒洪度千年井”是否为某诗原句,尚未查出。即使是,全联六句中也只两句而已,这就不能作集句看待,至多不过半集句而已。

(二)脱化

所谓脱化,就是将有关诗文原句(包括旧联),按新意略加改造,再作对联。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句。后来人们为题某同乡会馆,将其略加改造成为这样一副对联:

身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相识倍嗲住?br>
“独”改成了“身”,“佳节”改成“相识”,“思”改成了“相”。这么一改,于同乡会馆就很恰当了。
五代道士石仲元隐桂林七星岩时,有警句曰:“石压木斜出,崖悬花倒生。”清时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永庆寺僧文然,改为对联书于祖师殿壁曰:

石压笋斜出;
岩垂花倒开。

“木”改为“笋”,因有竹之故。“悬”改为“垂”,增强了下临之感。“生”改为“开”,也多了一层香色。这些改动都是因寺景而来的。
有时候,对联本身也可以脱化。明人徐渭题其青藤书屋联有“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一联,被人移题于一家铁铺时,变成了:

三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千锤百炼人。

徐渭屋只两间,就说“两间”;铁铺有三间屋,故曰“三”。徐渭是书画家、诗人和文学家,又擅长杂剧,还常同儒家传统观念唱反调,故以“南腔北调”自云;铁匠专在打铁,故曰“千锤百炼”。
从以上三副对联看,脱化改动的字都不多,但都很关键,改动后的每一字都能充分表达新意。如果把原句改得面目全非还不能表达新意,或改动后与要表达的情况仍旧不合,这都不符合脱化要求。
这种情形并不是没有。有人给长沙妙高峰题过这样一副对联: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

这副对联是由温州江心寺的一副脱化而来的,仅将原联的“台”字改为“峰”字,乍看还不错,但仔细斟酌就发现有些不妥。因江心寺在瓯江中的一个孤屿上,故联中说它“宛然浮玉”,而妙高峰为长沙城南一山丘,不免使人啼笑皆非。

脱化可以通过增减字的笔画来实现。例如: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这副对联传为一官宦人家为炫耀自己的权势而题。因这家人平日无恶不作,有人晚上偷偷地给添改了几笔,于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炫耀之意被死亡之意所取代,内容与原联就完全两样了。

不明财主弃,
多故病人疏。

这副对联乃纪晓岚为嘲某庸医而题。“明财”与“故病”,是将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的“才明”和“病故”分别换位而成。“才明”换位后,又飞白作“财”,对庸医的讽刺就十分辛辣了。
但脱化最常用的方式还是斢(tiǎo,方言,换掉)字。“婆夫人”一联有人又说是改成“婆偷人,媳偷人,婆媳均偷人”,仅将“夫”斢作“偷”。若是这样,则又属斢字这一类。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一天为母祝寿,门口还少一副大红对联,便对账房先生说:“你替我把‘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副对子改写两个字贴出去。”账房先生问怎么改法,他说:“把上联的‘人’改成‘妈’。”账房先生又问下联,吝啬鬼档溃?ldquo;这还用问,‘爹’和‘妈’不本来就是一对吗?”帐房先生于是贴出这样一副令人哭笑坏玫亩粤 ?br>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这副对联表面看来只是那吝啬鬼一时考虑不周,其实却是编故事的人为表达对财主的憎恶的杰作,用的也是斢字法。
若对有关诗文原句(包括旧联)按新意加以改造时改动过多,就成为仿写。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形。
保持旧联的基本格局和部分词语,此其一。如《笑得好》中一则“誓联”,说某官到任,贴联于大门曰:

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
如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

后在黄图秘的《看山阁笔记》中,又见有一官贴了如下一副:

得一文,天诛地灭;
听一情,男盗女娼。

据说两官照样受贿,且不去谈它,但就这两副对联来说,则都出自同一模式,而且还保留了“天诛地灭”与“男盗女娼”这样的词语。
仅保持旧联的基本格局,不用原联词语,此其二。仿昆明大观楼长联而作的丽江玉龙山长联就是一例。联曰:

数万里长江穿流脚下。放眼遥望,洋洋乎纵横无际。况东连巴蜀,北距乌拉,南接交趾,西毗天竺。今来古往,空把感慨兴亡。趁月白风清,露出她冰肌玉骨。从朝云暮雨,消却了蛮烟瘴雾。只赢得千载积雪,一壁铁台,半湾灵湖,四围花鸟;
十二时景象幻在胸中。高怀独步,皎皎然俯仰有情。看晓吞红日,夕照霞光,午吐碧岚,夜焕星斗。燕去鸿归,任凭经过寒暑。籍龙吟虎啸,宣扬那帝德神威。于霁喜阴愁,分明着廉吏贪官。更有些三危胜迹,六诏遗碑,西汉船鼓,百世山河。

旧联基本格局也被打破,只可看出所仿之联的影子,此其三。如杭州西湖花神庙旧有联云: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后刘树屏仿之题愚园花神阁云:

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鲽鲽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此联中虽然也有“翠翠红红”,但与花神庙联不在同一位置;虽然也有“雨雨风风”、“朝朝暮暮”,但与花神庙联不但不在同一位置,而且语序也颠倒了。这都不能视为对原联词语的保留,而只能看作原联的“影子”即仿痕的所在。

(三)新拟

所谓新拟,就是完全用自己的话写成对联。这是对联最通常的写作方式,无须举例。
有一种集字联,也始于宋代。《冷庐杂识》卷六“集字联”条云:“集字始于东坡之集《归去来辞》。”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将它附在集句之后。其实这类对联应归入新拟。因为就内容来说,完全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所不同的只是规定了一个取字范围。像“道艺工于写华柳,秀灵时或载鱼渊”这副对联,就没有借助现成的诗词文句,而只是取石鼓文中的字拼集而成。石鼓文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仅三百多字。要在这个范围内集篆成联难度是比较大一些。不过也只是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罢了。

(四)单题与合题

对联可以一人单题,也可以两人合题。
一人单题中,有一种是将别人原有的对联扩成新联。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父子读书处——湖南望城书堂寺,原有这样一副门联:

书香玉座;
堂构名山。

玉座,指欧阳询父子读书的石案。构,筑也。这副对联后来被扩展成为如下一副:

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
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

这种扩展,是将两联拆开进行的。由于新联的作者同原联的作者对欧阳询父子都怀有崇敬的心情,所以新联在内容上只是对原联的丰富和发挥。

有的扩展,原联并不拆开,所扩的部分就直接加在原联的后面。过去有一县令曾自题其署外大门曰: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因这个县令讲的是仁义道德,行的是男盗女娼,人们看穿了他的把戏,就在后面加上些话,使之成了这样一副对联:

爱民如子,牛羊父母,仓廪父母,供为子职而已矣;
执法如山,宝藏兴焉,货财殖焉,岂是山之性也哉?

这么一添,上联的意思就成了:好一个“爱民若子”!老百姓的牛羊、粮食都孝敬你这位“父母”官了!在你看来,他们不过在尽儿子的职责而已。下联的意思就成了:说什么“执法如山”!你那里珍宝、财货搜刮得一天比一天多,难道这就是“山”的本性吗!新联的意思同原联的意思在这里就截然相反了。这副对联,又有人添为: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这样添,与上一副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有将不是对联的话扩展成联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压制人民,钳制舆论。当时四川各地茶馆、酒店等场所,多贴“莫谈国事”字条,以免招来横祸。亦有同时贴上“各照衣物”者,乃因小偷多,服务员无力照顾,只好贴此一条,叫顾客自己注意。有人便以这两张字条为基础,扩展成如下一副对联:

各照衣物,此日国中君子少;
休谈国事,当今世上鬼狐多。

鬼狐,反指国民党特务。
也有将原有旧句据意翻空的。清代江苏丹徒药师庵,祀华佗。兵火后修复。李笠翁请赵曾望题联,赵说:“此有旧句云:‘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时闻。’不知可用与否?”笠翁摇头说:“‘一时闻’三字太不成话。”赵说:“就此意翻空如何?”笠翁笑道:“正欲得你翻空之笔。”赵于是撰联云:

颅岂能开,只缘奸贼当诛,欲代雷霆除大患;
臂何须刮,自是圣人无病,幸从明月附馀光。

上联由“未劈曹颅千古恨”翻空而来,下联由“曾医关臂一时闻”翻空而来。据《三国演义》说,华佗是因打算为曹操动脑颅手术而被杀的,他还与关羽刮骨疗毒治过箭伤。旧句和这副翻空联,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两人合题一般不外如下两种题法:
一是一人出上联,另一人出下联。1908年夏天某夜,湖南桃江14岁的熊亨瀚在院里乘凉。大家听他讲世界稀闻,点头称是,唯有一老夫子不信。他出了一个上联要熊亨瀚在一袋烟时间内对上:

一对烛审三场案,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

熊亨瀚见这老夫子歌颂封建衙门,略加思索后答道:

五大洲分两半球,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

这种题联方法,古今都比较常见。
一是一人一词轮流递转,逐步加添,直到适可为止。本书“艺术技巧”一章“层进”一节所引《笑得好·风雨对》与《嘻谈续录·不改父业》,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时不再引述,可参见。这种题写方法颇为有趣,至今还间有采用。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