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的笔顺: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跳
读音:
[tiào][táo]
释义:
[tiào] 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 :~跃。...
[táo] 古同“逃”。
跳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1、拼音:tiào;táo(通“逃”)
2、部首:足
3、笔画:13画
4、释义:越过、一起一伏地动。
5、出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跳,蹶也。从足,兆声。一曰跃也。(翻译:跳,蹶起。字形采用“足”作边旁,采用“兆”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跳”是跃过。)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跳跃
1、拼音:tiào yuè
2、释义: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
3、引证解释: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我们走向正规军不能采取跳跃的方式,不是一下子可以成功的。
二、心跳
1、拼音:xīn tià
2、释义:常指心脏因兴奋或紧张而加快跳动。
3、引证解释:闻一多《死水·静夜》: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三、蹦跳
1、拼音:bèng tiào
2、释义:双脚离开地面向上前方跳跃。
3、引证解释:刘绍棠 《摆渡口》:白茫茫的天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两岸无数的星星在蹦跳着。
四、跳蚤
1、拼音:tiào zǎo
2、释义:昆虫,身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
3、引证解释: 沙汀《航线》:胖子下手正弓着腰在小衣襟上对付跳蚤。
五、跳动
1、拼音:tiào dòng
2、释义:一起一伏地动
3、引证解释: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南京路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
一、跳笔顺如图:
组词:
一、跳月[tiào yuè]
中国苗、彝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娱活动。节日里,青年男女在月光下歌舞作乐,故名。
二、跳鞋[tiào xié]
跳高、跳远时穿的鞋,和跑鞋相似。是钉鞋的一种。
三、跳级[tiào jí]
学生越过本来应该经过的班级,如由一年级升到三年级。也说跳班。
四、跳高[tiào gāo]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有急行跳高、立定跳高两种。通常指急行跳高,运动员按照规则经过助跑后跳过横杆。
五、起跳[qǐ tiào]
跳高、跳远、跳水等开始跳跃时的动作。
“跳”的笔顺如下:
拼音:tiào
部首:足
释义:
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舞,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越过:跳班。
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
扩展资料
跳的组词释义:
1、跳跃 [tiào yuè] 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
2、跳槽 [tiào cáo] 牲口离开所在的槽头到别的槽头去吃食。
3、心跳 [xīn tiào] 心脏跳动。特指心脏加快地跳动,多因剧烈运动或感情激动、内心恐惧等引起,也可由疾病引起。
4、跳闸 [tiào zhá] 电闸断路,叫做跳闸。
5、起跳 [qǐ tiào] 跳高、跳远、跳水等开始跳跃时的动作。
6、跳舞 [tiào wǔ] 舞蹈。
7、蹦跳 [bèng tiào] 跳跃:他高兴得跳起来。
8、暴跳 [bào tiào] 猛烈地跳脚,形容大怒的样子:稍不如意,就跳起来。
9、跳板 [tiào bǎn] 搭在车、船等的边沿,便于人上下的长板。
10、跳动 [tiào dòng] 一起一伏地动: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我就不会停止工作。
跳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1、拼音:tiào;táo(通“逃”)
2、部首:足
3、笔画:13画
4、释义:越过、一起一伏地动。
5、出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跳,蹶也。从足,兆声。一曰跃也。(翻译:跳,蹶起。字形采用“足”作边旁,采用“兆”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跳”是跃过。)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跳跃
1、拼音:tiào yuè
2、释义:两脚用力离开原地向上或向前跳。
3、引证解释: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我们走向正规军不能采取跳跃的方式,不是一下子可以成功的。
二、心跳
1、拼音:xīn tià
2、释义:常指心脏因兴奋或紧张而加快跳动。
3、引证解释:闻一多《死水·静夜》: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三、蹦跳
1、拼音:bèng tiào
2、释义:双脚离开地面向上前方跳跃。
3、引证解释:刘绍棠 《摆渡口》:白茫茫的天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两岸无数的星星在蹦跳着。
四、跳蚤
1、拼音:tiào zǎo
2、释义:昆虫,身体小,深褐色或棕黄色。
3、引证解释: 沙汀《航线》:胖子下手正弓着腰在小衣襟上对付跳蚤。
五、跳动
1、拼音:tiào dòng
2、释义:一起一伏地动
3、引证解释: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远方的天边有一片红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动,那是南京路一带霓虹灯光的照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
共13画,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拼音:tiào,táo
释义:
tiào,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越过;一起一伏地动。 [
táo ,古同“逃”。
组词:
暴跳如雷 bào tiào rú léi,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跳梁小丑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出自《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心惊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例句:
第二天另一伙在城里暴跳如雷。
心惊肉跳,再也走不动了。
跳
笔画数:13;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41534
笔顺: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捺横折撇捺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 、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一个物体向下俯冲。
定义在原有棋子的同一条直线上,间隔一路下子的着法。
扩展资料
〈动〉
(1) (形声。从足,从兆,兆亦声。“兆”意为“远”。“足”与“兆”联合起来表示“跃向远处”。本义:向远处跃进。说明:“跳”的本义,相当于现代田径比赛中“跳远”动作)
(2) 同本义
跳,…一曰跃也。——《说文》
特跳此者。——《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狂生跳掷叫号
(3)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又如:跳蹋(由生气或着急而顿足);跳索(杂技中的一种绳技);跳鳞(跳出水面的鱼);跳踯(上下跳跃)
(5) 越过障碍。
(6) 如:跳墙;跳过篱笆;跳读(跳越章节读书);跳墙蓦圈(指偷盗的行为);跳门限(另换门庭);跳河(越过河;投河)
(7) 内动;一起一伏地跳。
(8) 如:心跳;眼皮跳;跳跃(跳动);跳踉(跳跃;跳动);跳峦(喻指起伏的山峦);跳萧(扑腾,跳动)
(9) 上冒;冒出。
(10) 如:跳显(显露;显示);跳浪(冲动,激动);跳蹙(形容水势汹涌奔腾);跳波(翻腾的波浪);跳沫(飞沫);跳花(溅起来的水花);跳石(矗出水面的石头)
(11) 通“逃”。逃走
汉王跳。——《史记·高祖纪》
(12) 又如:跳驱(疾速奔驰);跳追(疾速追逐);跳攻(快速奔袭) [3]
注释
也用跳来形容人很活跃。
参考资料跳(词语释义)_百度百科
“跳”字的笔画顺序:
读:竖、横折、横、竖、横、竖、提 、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拼音] [tiào,táo]
[释义] [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越过:~班。~棋。~槽。 3.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táo]:古同“逃”。
部 首 足
笔 画 13
五 行 火
五 笔 KHIQ
“跳”字的笔画顺序:
读:竖、横折、横、竖、横、竖、提 、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拼音] [tiào,táo]
[释义] [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越过:~班。~棋。~槽。 3.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táo]:古同“逃”。
部 首 足
笔 画 13
五 行 火
五 笔 KH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