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的用法

时间:2023-12-04 01:38:28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为了便于掌握句号等11种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用法,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所颁《标点符号用法》 ,将其编成便于诵读与识记的歌诀。
内容一
折叠一、句号
句号是个小圆圈,表示句字意思完,
陈述句未要使用,祈使用它气舒缓。
折叠二、问号
问号须加有疑处,不看"谁""哪""为什么",
只有反问是例外,其他一概不照顾。
折叠三、逗号
分句之间表间隔,句内用它意未尽,
主谓、动宾关系明,状语后边作停顿。
折叠四、顿号
句内词语若并列,停顿使用"瓜子点",
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
折叠五、分号
各项内容分行列,分句之间表并列,
其他复句用分号,好把第一层次显。
折叠六、冒号
冒号形式两圆点,提起下文与总结,
一个句子用一个,套用来两个应避免。
折叠七、引号
强调、引用、特殊义,引号"关门"作标志,
引文末尾怎标点?独立使用放里边。
折叠八、括号
句内句外分两种,括号位置不相同,
注释词语紧相连,释句放在句后边。
折叠九、破折号
解释、拖音、换话题,事项分承来排列,
解说若在句中间,可以前后都出现。
十、省略号
省略号儿六圆点,句、问、叹号可留前,
"等"或"等等"若使用,"六点"不能再出现。
折叠十一、书名
书报刊物文章名,使用标点"两头尖",
会议、节日、车船号,可用引号莫纠缠。
内容二
标点符号用法歌诀
写文章要会标点,
切记规则莫等闲。
句中停歇顿、逗、分,
句尾通常句、问、叹。
冒号作用有两种,
提示后,总括前。
解释说明用破折,
或者表示话题转。
省略号,表删节,
语意未尽思绪远。
直引他言用引号,
名言为证新意添。
引中引,书中书,
外用双引内用单。
括号注释非正文,
顺承上文来标点。
说完规则说文面,
书写要求规定严。
每行首格位置显,
标点一般不能占。
引、括、书名前一半,
可占首格有特权;
这前一半要记住,
勿现每行最末端。
省略破折最自由,
占两格,一体连,
只要不分为两半,
写在哪都不受限。
小小标点大门面,
用好写对很关键,
愿您熟记巧应用,
以助文章更耐看。
内容三
标点位置
标点位置应规范,不能随意乱安放;
常用符号十六种,各有自己小地盘:
句问感叹句末住,顿逗分冒句中安;
七种点号各一格,不在行头占地方。
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各把一格占;
前边不许留行后,后边不准到行前。
破折省略占两格,不可割成两半段;
专名着重标字下,间隔连接词语间。
内容四
文言标点
文言标点虽较难,关键词语可帮忙:
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一般在中间;
邪乎经常表疑问,曰后冒号哉后叹;
者也作用表停顿,或逗或句看情况。
对偶对比排比句,也是断句好地方;
标点完毕细查看,不要漏断或误断。
内容五
标点口诀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内容六
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
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 " " 引号 ]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 ( ) 括号 ]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 ------- 省略号 ]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 -- 破折号 ]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 - 连接号 ]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 · 间隔号 ]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 《 》 书名号 ]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 · 着重号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 。 句号 ]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 ? 问号 ]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 , 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 、 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 ; 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内容七
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说完用逗号,话说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注释进层破折号,书文名称书名号,
意思省略省略号,表示停顿用顿号。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怎么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主要考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标点的使用,尽管标点符号很多,容易用混,但只要理解好下面所讲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对标点符号类题目。

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在第二卷,尤其作文,运用标点的能力也会影响得分。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问号用法: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冒号的用法: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引号的用法: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破折号的用法: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2、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则不能省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了。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则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如: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3、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分: 双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句内括号中的内容在诵读时不读出来,而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要读出。
省略号的用法: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书名号用法: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括号的用法:

1、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词或句子后面。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括号内的语句之间可加标点,但末尾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直接用括号收住。 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在句末标点后面;它的内部可用标点,句末标点可用可不用,要用时要标在括号内。 如:“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0种,分点号和标点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扩展资料

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用法,怎样用

一、逗号看似简单,但是它的用法可以找出十来种。比如:

1)用做介绍语的断句。它是在介绍性的词、短语之后使用逗号来分隔主句。例句:For the studen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ass the oral exam.

2)列举。逗号可以用于分隔一系列的简单内容,如:I like apples, pears and many other fruit. 再体会一下这个例子:We played the technicians, Lin, and Yao. 以及We played the technicians, Lin and Yao. 是不是有所不同?第一种情况play的对象3个都是特指的,而第二种情况则是 Lin and Yao都是technicians,实际上play的对象只有2个人。

3)分隔衬托同位语的词或短语。比如The Pakistanis, like the Australians before them, have expos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ngland batting order. 在这里The Pakistanis跟like the Australians before them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东西。

4)逗号也可以用来表示省略“and”或平行结构标志。比如:When it comes to eating, people differ in their tastes. 这个时候如果省去逗号则是错误的。

二、破折号主要是用来衬托强调后 面的内容。When the car was finally delivered—nearly three months after it was ordered—she decided she no longer wanted it. 在这种情况下, 也是可以用逗号还替代这两个破折号的,但是在语气上就没有破折号那么强烈了。

三、括号跟破折号不同的是,它可以用来补充说明不重要的内容。比如:

The president (and his assistant) traveled by private jet.

有时候括号也容易被误用,这个时候通过将括号中的内容去掉再读一遍,如果仍然可以准确表达意思,那就说明括号的使用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比如:

The president (and his assistant) were expected to arrive by 10:00 a.m. 这里的括号使用就是错误的,因为句子想要表达的是president以及his assistant都会到达。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式变化多样,帮助作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标点符号怎么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主要考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等标点的使用,尽管标点符号很多,容易用混,但只要理解好下面所讲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对标点符号类题目。

标点符号常见考法是以选择题形式出题,考查内容较为固定,点号的连用、后括号的位置、引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等都是重点。在第二卷,尤其作文,运用标点的能力也会影响得分。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8、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9、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关系处也用分号。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问号用法:

1、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如: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选择问句中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如:你是坐飞机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注意]要区别于:告诉我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3、如果连续几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如: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4、倒装句中,问号放在句末。 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怎么啦,你?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冒号的用法: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注意]这些表提示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3、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4、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如: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5、表领起的插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6、“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7、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引号的用法:

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号。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如果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又用双引号,以此类推。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5、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破折号的用法:
1、破折号表示解释时,不能和表示解释的词同时使用。 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与“即是”重复,只能留其一)
2、破折号和冒号的区分:
(1)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果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应用破折号。 如: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2)凡是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号的则不行。如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第一个则不能省去,否则意思就不明确了。
(3)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末,而破折号则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如: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起帮凶作用。
3、破折号和括号的区分: 双破折号的作用与句内括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释或补充;但句内括号中的内容在诵读时不读出来,而两个破折号之间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须要读出。
省略号的用法: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2、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书名号用法: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规章制度等)、报刊、歌曲、电影剧作等。
2、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括号的用法:

1、句内括号:注释句中的某些词语,紧贴在被注释或说明的词或句子后面。如所注词语后面有标点,要标在括号的后面;括号内的语句之间可加标点,但末尾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直接用括号收住。 如:推行“三证”(即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 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2、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在句末标点后面;它的内部可用标点,句末标点可用可不用,要用时要标在括号内。 如:“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晋代郭璞的《江赋》(见《文选》卷十二)。

报刊内图片说明文字的标点符号用法

楼上都什么鬼回答啊……

《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用法范例的“句号”一栏明确提到: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标点符号《》、〈〉、「」该怎么正确使用呢?

《》名称是「小书名号」,这个句读符号是现代汉文所使用的专名号之一,也是现代汉文所使用的引号之一。它被用於引用以音像、图像、影像、文字等为介质的出版物或文化载体的标题(书籍名、歌曲名、画作名等),古代汉文(例如诗歌、横斜或竖写的不加句读的文言文等)用波浪线(在所引用内容的汉字的正下方紧贴汉字标波浪线)。
〈〉名称是「大书名号」,这个句读符号是现代汉文所使用的专名号之一,也是现代汉文所使用的引号之一。它被用於小书名号内引用以音像、图像、影像、文字等为介质的出版物或文化载体的标题(书籍名、歌曲名、画作名等)。
小书名号《》和大书名号〈〉的正确用法是全部所引用内容的汉字的两端外使用小书名号,若小书名号内还有被引用的内容,则在小书名号内被引用内容的汉字的两端外使用大书名号,若大书名号内还有被引用的内容,则在大书名号内被引用内容的汉字的两端外使用小书名号,以此类推,直到引用完毕。
例如:镇政府《关於落实县政府〈关於落实省政府《关於棉花收购的通知》〉》
注: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使用大小书名号的用法相同
「」名称是「小引号」,这个句读符号是现代汉文所使用的引号之一。它被用於引用句子、标示特殊内容(特殊称谓、特殊含义、特殊词汇等)。另有大引号『』,其交汇使用的方法与书名号相同。
注: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使用大小书名号的用法不相同,大陆地区汉文横写用单引号代替大引号,用双引号代替小引号,而竖写则大小引号互换(现仅用於论文)。

各种标点符号的如何使用?

http://www2.upweb.net/index208-img/index.php?3585

疑难点:
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
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吴晗《说谦虚》)
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须放在引号外面。例如: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符号。
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例如: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语文建设》1991年第7期第32页)
破折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例如:
(1)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牛郎织女》)
(2)林先生猛地抬起头来,正和那老婆子打一个照面,想躲也躲避不及,只好走上前去招呼她道:“朱三太,出来买过年东西么?请到里面去坐坐。——阿秀,来扶朱三太。”(茅盾《林家铺子》)
(3)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的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夏衍《包身工》)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
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在“某某说”的后面的点号的使用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
(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中华散文》1999年第2期)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朱自清《背影》)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例如:“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中华散文》1999年第2期第28页)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例如:“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例如: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我也是从那走过来的,其实标点不会站多少分 ,中考 的范围也不是很大,掌握 一些基础的,比如""和.到底是应该把句号放在双引号里面,还是外面,就经常考,就算现在上了高中也是重点。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在写人物对话时,不少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不能在提示语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使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句子就失去了感染力。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睛都看花了,你能说得清吗?”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话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哪儿还有一条鱼哩!”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手,走出了商场。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口诀记忆法:

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说话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标点符号怎么使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略)
2、问号(?)(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关系,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你干得了吗?
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都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 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我不知道他去火车站到底接谁。
请你问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3、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A、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B、语气很重,很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也用叹号。
例:祥林嫂,你放着吧!
例:小王,快来!快来!
例:哪里有唱得这样感人的!
例:怎么会讲得这么糟呢!
C、兼有两种语气的,例如兼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通常应该根据句子的基本句式属于哪一种,根据这个句子用在哪个特定的地方所着重表示的语气,选用一个合适的点号。
例:这件事太难了,我该怎么办呢?
例:快去吧,这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逗号:逗号是句中点号的重点。在单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以下七种情况。
(一)、表示句子里边的一般停顿。
例: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二)单句的一般成分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在下几种情况下,这些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A 主语、谓语的情况特殊
第一、主语(复杂的短语作主语)和谓语比较长,主语和谓语中间通常要用逗号。
例: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第二、主语虽然短,但需要强调,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她,就是这次比赛中唯一的女冠军。
第三、主语后面带有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后面要用逗号。
例:你啊,还是这个老脾气。
第四、谓语是主谓短语,主语后有时要停顿,要用逗号。
例:你的申请,厂长已经同意了。
B 变式句中间要用逗号。
第一、谓语前置的句子。
例:出来吧,你们!
第二、定语后置的句子。
例: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第四、状语提到主语前头的句子。
例: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禾已经准备好了。
例:忽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十分急促的铃声。
C 宾语较长,特别是当主谓短语或者动宾短语作宾语时,前边往往要用 逗号。
例:我知道,你是为中国战士的鲜血而痛惜……
例: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打半个小时简化太极拳。
例:司机答应,把这批大学生尽快送到火车站。
(三)、某些复指短语后头或组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张敏,我们的班长,昨天突然病了。
例:这位是总务主任,我们的管家人。
(四)句子中除了一般成分外,还有独立成分。这些独立成分和一般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例:我们,包括领导同志,明天都要去植树。
(五)、较长的并列的词语之间,一般要用逗号。
例:政治的黑暗,阶级的矛盾,人民的疾苦,在他的作品里都充分反映出来。
(六)、反复的词语之间要用逗号。
例:水,水,我要喝水。
(七)、转折连词后可用逗号,以突出转折的意思。
例: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八) 、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当词语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的并列时,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文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历史进步的结果,人类智慧的结晶。
例: 你这话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斗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九)名词加了语气词“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在复句中,逗号主要用于下边两种情况。
(一)分句和分句之间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用逗号。
例: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闰土了。
( 二)少数关联词语后面必要可用。
例: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
2、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 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
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
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五)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六)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 三五天 十五六顿 十之七八
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3: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想来指导;想,要*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注意: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 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4、冒号: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
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七)总括上文,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
(一)冒号是句内点号。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我认为这首诗很好。(没有冒号,使用正确)
(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例:姐姐来信说:“最近上海天气很热。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
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例: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