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就是东升西落或绕着地球运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的轨迹便是黄道。
以北京(40N,116E)为例,每年的3月21日(春分)和9月23(秋分)当日的太阳是从正东方升起,十二个小时后再从正西方落下。但3月21日以后至9月23日前,每天的日出方位是东北方,日落方位是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此时地表物体影子朝正北。
9月23日以后至次年的3月21日,日出方位是东南方向,日落方位是西南方向,正午太阳仍然位于正南方天空,因此也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常来说,对于中国区域,早上太阳光从东边射来,中午太阳光从南边射来,傍晚太阳光从西边边射来。早上的太阳方位角在9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正中午的太阳方位角在180°(正南方),傍晚的太阳方位角在270°左右(但一年当中,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变化)。
扩展资料
对于陆地卫星系统而言,如美国的Landsat TM/ETM+,该卫星的过境(中国)时间大概是早上到中午之间,因此其太阳方位角一般在90°和180°之间。
对于地球上任何位置,当太阳处于春分点或秋分点,即太阳赤纬是0°的时候,初升的太阳方位角是90°整,正午太阳方位角是180°,落日的时候太阳方位角是270°。
对北半球而言,当太阳赤纬大于0°的时候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此时太阳方位角小于90°,中午180°,落日时太阳方位角大于270°。当太阳赤纬小于0°的时候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此时太阳方位角大于90°,中午180°,落日时太阳方位角小于27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方位角
因为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人是生活在地球之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这种运转,而是感到所有的天体都是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觉得是太阳等天体自东向西绕地球转了一周。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看到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同位置同一时刻的昼夜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正午,有的是子夜,有的正经历昼夜交替的早晨,黎明或傍晚。当某地太阳升起到一天中最高位置时,太阳只射在该地所处的经线上,这时就是当地的正午。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地区,太阳终年斜射,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还会出现太阳终日不落或终日不出的现象,即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都是黑夜,这就是极地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在南北极点,有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昼夜交替
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自西向东自转。由于人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往往感觉不到地球的这种运转,而是感到所有的天体都是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觉得是太阳等天体自东向西绕地球转了一周。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总觉得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为什么太阳天天都是从东面升起来的
因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己围绕地轴转动)是逆时针的。
道具:手电筒,地球仪(或者篮球、足球、西瓜等球形物体)。
把地球仪放在桌子上,用手电筒从侧面照射。逆时针转动地球仪(逆时针指的是,你从上往下看的时候,和钟表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你可以放一个钟表在旁边)。
现在请观察,是不是右边的部分先被光照射,然后慢慢往左移动。(上代表北,下代表南,左边代表西边,右边代表东边)。
也就是说(思路回到现实的地球上来,回到我们的村子和城市来),总是东边的地方先见到阳光,然后西边才见到,所以人们看到的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的。
地球围着太阳自西向东转,那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就是自东往西转,所以太阳总体来说是从东方升起。注意这个总体,不是全部(发生极昼的情况),也不是绝对(夏季从东偏北的方向,冬季从东偏南的方向)。
太阳从东边升地球绕着太阳顺时针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顺时针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 现象.
太阳如何从西边升起:
1、在金星上,由于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因此太阳从西边出来。
2、当地球自转方向变成自东向西时。
3、日出时,从镜子里看到的现象好像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说,从南极的太空中看来它是顺时针自转,从北极的太空中看来它是逆时针自转。不过由于黄赤交角(地球赤道面和太阳系平面的夹角),太阳并不总是在东方地平线上的一个点升起来的,而是每天都有一点点变化,从东南到东北,每年一个来回。你注意过吗?
你好!
这个首先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的转 ,所以在地球上东边的人总比西边的人早看到太阳。
至于地球为什么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的原因如下:
地球在自转”不等于“地球自己转”,康德——拉普拉斯关于地球自转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星云假说”误导了地球科学。地球无故不会转,它内部没有动力!现地球之所以24小时自转一周,是因为它在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日公转,且途中遇到太阳风的侧面推力,使高空产生等离子西风环流,高空西风又推动地面西风和向东涌的洋流,进而推动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一、地球在自转≠地球自己转
今天人们所说的“地球自转”,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绕日运行的姿态,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而言,每24小时旋转一周;相对于恒星的位置而言,每23小时56分旋转一周,这是现行时间标量的依据,是太阳日和恒星日日长的由来,也是地球出现朝、昼、暮、夜的原因。“地球自转”这一概念揭示的是“地球在自转”这一自然现象。其实,古希腊的费罗劳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过地球自转的猜想,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然而,地球为什么会自转?自转的原因是什么?自转的动力从哪里获得?为什么选择现在的方向、姿态、速度自转?这些都是现代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它不是要求去重复说明“地球在自转”这种已被证实的自然现象,而是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现象背后的原因,要求弄清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及其制约因素。
“地球自己转”已经是在说明地球自转的原因,它要肯定的是:地球自转的动力在于“自己”,在于地球内部而不是外部,在于自身具有的内力而不是外力。否定“地球自己转”并不是否定“地球在自转”这一现象,而是否定地球内部有推动自己旋转的动力,如同水磨旋转的动力并不在于磨体内部一样。故“地球在自转”不等于“地球自己转”,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把两者等同起来,便是一种“误等”。
二、“误等”误导了分支科学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把“地球在自转”的现象归结为是地球自身的行为,并未更多地意识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也没仔细质疑过“地球自己转”的动力来源。一代代人大胆地在“地球自己转”这一基础上,开垦着一块块分支科学的园地,其中地质力学、大气动力学等,把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角动量、惯性、科里奥利效应等,引为自身的力源;天体物理学用“地球自己转”的原理,去解释其它行星、天体的运动;哲学家们据此概括出“事物运动的动力都存在于事物内部”这样的普遍规律;还有的分支学科运用这一原理“圆满地”解释过其它自然现象。在这样的气氛下,谁若撬“地球自己转”这块基石,难免会触动一系列分支学科发生连锁地震,科学界必群起而攻之。
问题是,由“误等”误导的这些科学分支已经走到非常困难的境地。如气象学一直以为,风就是由于“地球自己转”而产生纬向环流的,而金星243天才自转一周,它却有比地球更大的纬向风,又作何解释?地质力学认为,山脉是地壳跟不上“地球自己转”的转速而向西滑动堆挤而成的,那么金星自己几乎不转,它地表上两条巨大的山系和大峡谷是怎么来的?另外抱给你一个地球,把它放在太空同样的轨道上,它会自转吗?到底地球自己转还是不转的问题,已经尖锐地提到现代科学的面前,无法回避。
希望对你有用!!!
你好: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 在地球上面看太阳就是东升西落。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自西向东自转,由于人是生活在地球之上,往往感觉不到地球的这种运转,而是感到所有的天体都是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觉得是太阳等天体自东向西绕地球转了一周。所以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总觉得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