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它的传输协议为全透明,使之能适合所有现成的标准协议主要解决传统传输(光纤和微波)所无法解决的传输问题。是传统传输系统的必要补充和发展方向。
在以下情况之一,可选择采用无线光传输系统
(1) 光纤不能到达,或难于到达
(2) 微波干扰严重,而且需要申请频率许可证
(3) 高速率时微波成本太高
(4) 用户需要在几天内快速接入
(5) 临时或应急通信
物联网技术由三个方面构成:
1、应用技术:数据存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平台服务、信息呈现;
2、网络技术:低速低功耗近距离无线、IPV6、广域无线接入增强、网关技术、AD HOC
网络、区域宽带无线接入、广域核心网络增强、节点技术;
3、感知技术:传感器、执行器、RFID标签、二维条码;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无线传感网络(WSN)和射频识别(RFID);
计算机专业应主要学习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运营、维护、管理、服务等领域知识。
参考资料:全国物联网技术工学一体化教育工程
无线通信就是不用导线、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而是用空间来传递电磁信号的通信方式。 目前无线通信的应用主要有:无线电台、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宽带、航天器与地球之间的遥测、遥控及通信等等;无绳电话机也应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广义地讲,电视、空调的遥控以及广播、电视也属无线电通信的范畴。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有6种,分别是:
1、微波传输
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综合成本低,性能更稳定,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图像传输清晰度不错,而且完全实时;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维护费用低。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如果在大城市使用,无线电波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如果有障碍物,需要加中继加以解决,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比较严重的雨衰现象。不过现在也有数字微波视频传输产品,抗干扰能力和可扩展性都提高不少。
2、双绞线传输
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相对复杂、场合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其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其缺点是: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3、视频基带传输
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
4、光纤传输
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无线传输技术网络传输
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只要有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5、宽频共缆传输
视频采用调幅调制、伴音调频搭载、FSK数据信号调制等技术,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三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比较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左右;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很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其缺点是:采用弱信号传输,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如果干线线路有一台设备有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没图像,另外宽频调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电源供电(但目前大多监控点都具备AC220V交流电源这个条件)。
6、无线SmartAir传输
SmartAir技术是目前通信业界唯一的单天线模式千兆级无线高速传输技术。其采用多频带OFDM空口技术,TDMA的低延时调度技术,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等高级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到达1Gbps的传输速率。
无线属于接入技术,负责接入移动终端;网优负责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工作。 无线信号通过基站设备处理后,经过传输设备进入到核心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光通信的原理是光反射原理。现代的光纤通信就是运用光反射原理,把光的全反射限制在光纤内部,用光信号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中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的。直到今天,信号灯、旗语、望远镜等目视光通信的手段仍在使用,但是这一切还是最原始的光通信,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光通信。
扩展资料:
我国十分重视光通信器件的研发,通过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安排专题,组织技术攻关,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光通信器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随着光器件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光通信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光电元器件的重要生产销售基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通信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指的是利用无线射频(RF)技术组建局域网。它包括红外(IrDA)、蓝牙(BlueTooth)、IEEE802.11等技术。 IEEE802.11也常常被称为Wi-Fi(Wireless Fidelity)。本文将主要介绍Solaris对IEEE802.11的支持。
相比Solaris 10而言。OpenSolaris的一个新增特性就是添加了对WLAN的支持。这包括:
核心中添加了对IEEE802.11协议的支持
一组足以覆盖当前流行的IEEE802.11无线网卡的驱动程序
GUI及命令行配置工具
1、做为外行,我不理解的是 传输设备是如何采集各变电站的数据的?
传输设备不采集变电站的数据,变电站自身有设备采集数据,通过传输设备发送出去的;
2、传输设备采集哪些数据呢?仅仅是发电量与用电量吗?
传输设备不采集数据,变电站的设备通过自定义的协议,通过地下的传感器及数字采集设备将采集的设备数据按照协议封装,发送出去;采集的数据包括发电量、用电量、告警信息、损耗、温度等等信息;
3、除了光传输技术,还有其它方法能够替代吗?
传输除了光传输技术,一般电话拨号也可以替代,卫星通信、4G等;但是光传输技术在成本和带宽上性价比是最好的;光纤的成本比铜线要低,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要高很多;所以光传输技术是当前最好的,也是最流行的;
更多扩展补充
扩展
非常感谢你的回答,再多问一下,那变电站也有很多应用数据交换设备的,这些设备的应用作用又是什么呢?
补充
这些设备主要是数据交换的作用,服务器控制设备、底层传感器将数据传上来等;还有各个计算机、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就是通过这些交换设备进行的;
扩展
谢谢。以后多请教你
1)核心无线技术包括:
a) 感知: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精度等,可参考Auto-ID实验室的技术成果);
b) 传输:无线传输技术(低功耗、自适应、传输协议);
c) 应用:数据处理(分布式、云计算、数据挖掘)、上层业务解决方案、信息安全
2)难题:技术的合理应用、没有标准、缺乏市场的需求刺激
另:物联网不是一个产业,更可以说是一种服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