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鄱阳湖。
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鄱阳湖面积 3960平方公里。
洞庭湖面积 2740平方公里。
太湖面积 2338平方公里。
洪泽湖面积 1851平方公里。
巢湖面积 753平方公里。
淡水湖(Freshwater Lake)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淡水湖一般是外流湖;因为水源可以更新补充,淡水湖的水盐分很低。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淡水量最大的是贝加尔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3914km²),其次是洞庭湖(2625km²)、太湖(2338.1km²)洪泽湖(2069km²) 、呼伦湖(2043km²) 、巢湖(769.5km²)、高邮湖(760.67km²)。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库,也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区属江苏省。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区属于江苏省。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
过去认为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公尺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公尺,蓄水27.2亿立方公尺。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
扩展资料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面积2425km²,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
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km²,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太湖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
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这里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参考资料:淡水湖的百度百科
中国淡水湖大小排名(从大到小):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1、鄱阳湖
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1公里, 湖岸线周长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积780平方公里,容积20.7亿立方米。
一、中国十大淡水湖:
1、[江西]鄱阳湖3283平方公里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2、[湖南]洞庭湖2820平方公里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3、[江苏]太湖2427平方公里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
4、[内蒙]呼伦湖2315平方公里
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内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
5、[江苏]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
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
6、[黑龙江]兴凯湖1360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加小兴凯湖)
环湖多沼泽,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质。湖水混浊,透明度仅60公分。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富产鱼类。是国家(AAA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罕见的原生态湿地环境已成为摄影人心中的理想国及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
7、[山东]微山湖(南四湖)1266平方公里
微山湖位于苏鲁边界结合部,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4省38个县,流域总面积3170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我国10大淡水湖之一,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8、[新疆]博斯腾湖1228平方公里
博斯腾湖(英语:Bosten Lake),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又名巴喀刺赤海,蒙语称博斯腾尔,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库勒,古称西海。
9、[安徽]巢湖769.5平方公里
巢湖位于中新生代形成的巢湖断陷盆地南部,形成与更新世发育的河谷平原上,距今约一万年,属于河成型湖泊,当时面积约有2000km²。
10、[江苏]高邮湖760.67平方公里
高邮湖,位于江苏省高邮市。是江苏省内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连接江苏省、安徽省两省,又称珠湖、璧瓦湖,水域总面积为760.67km²,水位5.55米时。
二、十大咸水湖:
1、[青海]青海湖4583平方公里,海拔3193米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2、[西藏]纳木错1920平方公里,海拔4718米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3、[西藏]色林错1640平方公里,海拔4530米
色林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亦为大型深水湖
4、[西藏]当惹雍错1400平方公里,海拔4600余米
当惹雍错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三大湖。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
5、[西藏]扎日南木错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
扎日南木错(Zhari Namco)西藏自治区第4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
6、[新疆]阿牙克库木湖870平方公里,海拔3870米
阿牙克库木湖是海拔3876米的高山不冻湖,也是保护区内的最低点。湖面南北宽约10公里,东西长45公里。临湖东侧有突兀拔起的岩石山体,西北侧有座海拔4400米的金字塔状独立山峰与之相衬。
7、[新疆]乌伦古湖827平方公里,海拔468米
又名“布伦托海”,“福海”。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福海县城西北。“布伦托”,突厥语意为“灌木丛生”。
8、[新疆]艾比湖650平方公里,海拔189米
艾比湖是精河县境惟一大湖,也是新疆第二大咸水湖。位于会境北部35公里处,阿位山口东南。湖身呈椭圆状。湖面海拔189米,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最低点。
9、[青海]鄂陵湖610.7平方公里,海拔4268.7米
鄂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型高原淡水湖,又称鄂灵海,古称柏海,藏语称错鄂朗,意为蓝色长湖,鄂陵湖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西部的凹地内,西距扎陵湖15公里,与扎陵湖并称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
10、[青海]乌兰乌拉湖610平方公里,海拔5100米
乌兰乌拉湖是一个位于中国青海省格尔木县、治多县的湖泊,面积约为610平方千米。乌兰乌拉湖羌塘盆地北缘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及毗邻的沼泽地.
中国十大湖泊
青海湖
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
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 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
鄱阳湖
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洞庭湖
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面积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解放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
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或一部,
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据1985年统计,洞庭湖区面积占全省的1/14,人口占全省的1/9,耕地占全省的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的4/5,水产品占全省的1/3,油料、麻类、湘莲、生猪、家禽的产量也都占较大比重。
太湖
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
洪泽湖
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呼伦湖
内蒙古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米时,湖水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 呼伦湖还以“大、活、肥、洁”著称全国。“大”是湖的面积2339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
相当于呼伦贝尔盟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活”是湖内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和水大时的达兰鄂罗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于牧区,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粪便多流入湖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洁”是湖区各河流基本没有污染,是少有的一池碧水。
纳木措湖
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拨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措还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的朝拜纳木措,到纳木措转湖的年头。(八)色林错湖
是藏北草原仅次于纳木错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有18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是申扎、尼玛、班戈三县的交界处。远远望去,湖面碧蓝,远处山形若隐若现。公路就在离湖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想接近她却已无路可走。
博斯滕湖
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
南四湖
南四湖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位于苏鲁交界处,南四湖南北总长约120 km,东西平均宽5.2 km,流域面积31700 km2。上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2.5m,正常蓄水位34.5m,蓄水面积600 km2,设计洪水位36.5m,相应容积23.1亿m3。下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1.0m,正常蓄水位32.5m,蓄水面积585 km2,设计洪水位36.0m,相应容积30.78亿m3。
巢湖
只有800平方公里,不及呼伦湖和南四湖(可能甚至小于高宝湖),并不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中国湖
第一名、江西鄱阳湖。
第二名、湖南洞庭湖。
第三名、江苏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
第四名、内蒙古呼伦湖。
第五名、江苏洪泽湖。
第六名、西藏纳木错,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
第七名、山东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
第八名、新疆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
第九名、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
第十名、安徽巢湖。
第十一名、新疆乌伦古湖,维语称噶勒扎尔巴什湖,又名布伦托海、福海、大海子。
第十二名、西藏羊卓雍错,简称羊湖。
1、鄱阳湖
古称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雨季时面积达3914km2,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经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注入长江。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它南宽北窄,象一个巨大的葫芦系在长江的腰上,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超过了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总流量,是长江水流的调节器。
鄱阳湖烟波浩渺、水草丰美,湖中有大量长江流域的珍贵鱼类漫游,每年还有许多珍贵的鸟类栖息在这里,使得鄱阳湖的风景显得更加宜人。
2、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2625km2,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km2。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3、淡水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
4、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
太湖面积2425km2,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吴县洞庭东山和西山、宜兴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区的著名旅游胜地。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太湖流域总面积36500km2,人口3400万,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创造着约占全国1/8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乡镇工业发达,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淡水鱼业产值也占有较高比重。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5、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为1576.9km2。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是我国平原水库型湖泊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中国十大名湖:巢湖、鄱阳湖、 洞庭湖 、太湖 、武汉东湖 、嘉兴南湖 、杭州西湖 、扬州瘦西湖 、上海淀山湖 、玄武湖 、千岛湖。
1、巢湖,曾称南巢、居巢湖,俗称焦湖。长江水系下游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二市三县环抱,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平均宽15.1公里,湖岸线最长181公里多公里。
最大水域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最大容积48.10亿立方米,最大深度0.98~7.98米,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2、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4125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鄱阳湖旅游景区,主要指湖区内的景点及自然保护区整体。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
3、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4、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界北纬30°55'40"~31°32'58"和东经119°52'32"~120°36'10"之间,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5、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简称东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毛泽东一生钟爱东湖,将其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
6、南湖,旧称陆渭池,又称马场湖、滮湖,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南湖地处嘉兴市城东南部,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20°76′,北纬30°76′;景区占地面积约5.86平方千米,核心区占地面积2.76平方千米。
7、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8、瘦西湖(Slender West Lake)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
9、淀山湖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被誉为“东方日内瓦湖”,距上海市中心区60公里,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62平方公里,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
环湖散落着享誉盛名的朱家角古镇、上海大观园、东方绿舟、上海太阳岛、陈云纪念馆等5个国家AAAA级景区。
淀山湖总面积62平方公里,相当11.5个西湖,而且水质清澈,有千岛湖的湖岛相连纵观,又有兔耳岭石草相互称景之美。适宜开展水上运动,亦是上海赛艇、龙舟、帆船等水上运动的训练中心。2006年,淀山湖被评为第六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10、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现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十大名湖
1、江西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
扩展资料
淡水湖(Freshwater Lake)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淡水湖一般是外流湖;因为水源可以更新补充,淡水湖的水盐分很低。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淡水量最大的是贝加尔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其次是洞庭湖、太湖、呼伦湖、洪泽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排名如下:
1、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2、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3、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
4、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
5、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省城合肥的南部,是合肥市代管的县级市。其西南滨巢湖周边分别与肥东、全椒、含山、庐江、无为接壤。
扩展资料:
1、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一般是外流湖;因为水源可以更新补充,淡水湖的水盐分很低。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淡水量最大的是贝加尔湖。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库,也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
3、苏必利尔湖意为“上湖”。该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与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所环绕。
4、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Buryatiya)和伊尔库次克州(Irkutsk)境内。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
参考资料:五大淡水湖
1.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276亿立方米。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时湖面面积32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蓄水量约27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洪水期与枯水期面积、蓄水量差异悬殊。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米,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米。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涨,水面迅速扩大,烟波浩渺;但到了冬季,湖水剧降,洲滩裸露,湖面仅剩几条蜿蜒的水道。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观。
多年平均水位12.86米;最高水位22.59米出现在(1998年7月31日),面积达4070平方公里,蓄水量300亿立方米;最低水位5.90米出现在(1963年2月6日),面积仅146平方公里,蓄水量4.5亿立方米。
2.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
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2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米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水位变幅达13.6米,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3.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区属江苏省。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区属于江苏省。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过去认为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米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米,蓄水27.2亿立方米。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4.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5. 微山湖
微山湖位于山东省的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于中国山东、江苏交界处的微山县,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微山湖南北全长230公里,宽6.8公里至27.6公里,周长451公里、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可控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最大库容量47.31亿立方米。
平均水深1.7米,汛期最深为3米。流域面积31700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南北,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狭义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的下级湖,同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构成广义微山湖。
扩展资料
淡水湖(Freshwater Lake)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淡水湖一般是外流湖;因为水源可以更新补充,淡水湖的水盐分很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淡水湖
淡水湖排名: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1、鄱阳湖
古称震泽,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润,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赏,这里的水产丰富,太湖大闸蟹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