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在凌晨3点收到一个电话。22岁的年轻消防员埃里希在值班。
"喂,喂,这里是消防队。"电话的那端没人回答,可是埃里希听到一沉重的呼吸声。
后来一个十分激动的声音,说:"救命,救命啊!我站不起来!我的血在流!"
"别慌,太太。"埃里希回答:"我们马上就到,您在哪里?"
"我不知道。"
"不在您的家里?"
"是的,我想是在家里。
"家在哪里,哪条街?"
"我不知道,我的头晕,我在流血。"
"您至少要告诉我您叫什么名字!"
"我记不得了,我想我撞到了头。"
"请不要把电话挂掉。"
埃里希拿起第二具电话,拨到电话公司,回答他的是一个年老的男士。
"请您帮我找一个电话客户的号码,这客户现在正和消防总队通电话。"
"不,我不能,我是守夜的警卫,我不懂这些事。而且今天是星期六,没有任何人在。"
埃里希挂上电话。他有了另一个主意,于是问那女人:"您怎样找到消防队的电话号码的?"
"号码写在电话机上,我跌倒时把它给拖下来了。"
"那您看看电话机上是否也有您家的电话号码?"
"没有,没有别的任何号码。请你们快点来啊!"那女人的声音愈来愈弱。
"请您告诉我,您能看到什么东西?"
"我......我看到窗子,窗外,街上,有一盏路灯。"
好啊,埃里希想,她家面向大街,而且必定是在一层不太高的楼上,因为她看得见路灯。"窗户是怎样的?"他继续查问,"是正方形的吗?"
"不,是长方形的。"
那么,一定是在一个旧区内。
"您点了灯吗?"
"是的,灯亮着。"
埃里希还想问,但不再有声音回答了。
需要赶快采取行动!但是做什么?
埃里希打电话给上司,向他陈述案情。
上司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可能找到那个女人。"而且,他几乎生起气来:"那女人占了我们的一条电话线,要是哪里发生火警......"
但是埃里希不愿放弃。救命是消防队员的首要职责!他是这样被教导的。
突然,他兴起一个疯狂的念头。上司听了,吓坏了:"人们会以为原子战争爆发了!"他?担?"在深夜,在哥本哈根这样一个大都会里......"
"我恳求您!"埃里希坚持,"我们必须赶快行动,否则全都徒劳无益!"
电话线的另一端静默了片刻,而后埃里希听到答复:"好的,我们就这么做。我马上来。"
十五分钟后,二十辆救火车在城中发出响亮的警笛声,每辆车在一个区域内四面八方地跑。
那女人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但埃里希仍听到她那急促的呼吸声。
十分钟后埃里希喊说:"我听到电话里传来警笛声!"
队长透过收发对讲机,下令:"一号车,熄灭警笛!"而后转问埃里希。
"我还听到警笛声!"他答说。
"二号车,熄灭警笛!"
"我还听得见......"
直到第十二辆车,埃里希喊说:"我现在听不见了。"
队长下令:"十二号车,再放警笛。"
埃里希告知:"我现在又听到了,但越走越远!"
"十二号车掉回头!"队长下令。
不久,埃里希喊道:"又逐渐地近了,现在声音非常刺耳,应该刚好到了正确的路上。"
"十二号车,你们找一个有灯光的窗户!"
"有上百盏的灯在亮着,人们出现在窗口为看发生了什么事!"
"利用扩音机!"队长下令。
埃里希经由电话听到扩音机的声音:"各位女士和先生,我们正在寻找一个生命有严重危险的妇女。我们知道她在一间有灯光的房间里,请你们关掉你们的灯。"
所有的窗户都变黑了,除了一个。
过了一会儿,埃里希听到消防队员闯入房间,而后一个男音向对讲机说:"这女人已失去知觉,但脉搏仍在跳动。我们立刻把她送到医院。我相信有救。"
海伦索恩达──这是那女人的名字──真的获救了。她苏醒了,几个星期后,也恢复了记忆。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借口。
大吾自小便立志要当一名出色的消防员,高中毕业后,终于考上消防员的工作……
朝比奈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出发到火灾现场开始他第一次的拯救行动,可是理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他竟被吓得宁愿放弃消防员的工作……
七名被困在大火中百货公司的男女、拯救天桥上摇摇欲坠的私家车内的一对父子、运油车大爆炸、等等、等等……这一切,究竟如何影响消防员的一生?本书人物出色,故事充满迫力,也充满了生与死的危机、转机。
1、一个夏天的晚上,我经不住蚊子“热情”的叮咬,便点了一盘蚊香放在床旁。当我睡得正香的时候,掉下来的床单不知不觉中已被蚊香点着了,浓烈的烟味把我呛醒,我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顿时惊慌失措,只好大声叫妈妈。
妈妈听到惊慌的叫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到我房间时,看到床单和被子都在燃烧,赶紧提水救火。最后,经过我俩的齐心协力,终于把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好险哪!
可是,就在去年,大湖邮电所楼上的一住户家里真的发生了火灾。当人们发现时已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幸亏消防战士及时赶到,才把大火浇灭。怎么会起火呢?
原来这家主人在用电炒锅炒菜时忽然停电了,忘了关闭电源便出门了,来电后电炒锅过高的温度引燃了桌子而导致这场火灾。若不是消防战士来得及时,整栋楼房都将逃不脱厄运!知道了起火的原因,望着“家徒四壁”的家,主人真是后悔不己啊!
如果突发火灾,不要慌张,要冷静镇定,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并做好自我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少火灾的发生,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让我们远离无情的火灾吧!
2、08年2月,乌鲁木齐市德汇商场发生了大火,正是过年时间,消防干部和战士接到了命令,都返回了部队。一个消防干部也同样接到了命令,他的母亲给他下了碗面条,他接到手机上的指令,说有任务,我要回队了。
他的父亲知道孩子的工作性质,但好象预感什么,说吃了再走吧。但他说没时间。肩上承担着人民的责任,让他奔向工作岗位。“没时间”。这是他留给亲人的最好一句话。
在那场大火中,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他的丧礼上,有许多不认识他的人积满了灵堂,都满含眼泪目送他。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应该敬仰的呀!
3、城里发生火灾时,经常有小孩子被困在屋子里,人们无法把他们救出来,因为这些小孩子吓昏了,躲在屋子里不敢出声,而浓烟烈火又使人看不清他们藏在哪儿。因此,伦敦训练了一些消防犬。
这种狗和消防人员生活在一起,一旦房屋失火,消防队就派狗进去把小孩拖出来。伦敦有一只消防犬曾救过……12个孩子,名叫博布。
有一次,一幢房屋失火了。当消防队到达时,一个女人跑过来,对他们哭诉道:屋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没出来。消防人员便派了博布去救。博布奔上楼梯,冲进浓烟里。
过了……5分钟,它从烟火中跑出来,嘴里咬着小女孩的衬衣,把小孩子拖出来了。母亲立即向女儿扑了过去,看见孩子还活着,高兴得哭了。消防人员抚摸着博布,检查它的身体看看有没有烧伤什么地方。可是博布又冲进屋里,很快又衔了个东西跑出来。
人们仔细一看,不禁哈哈大笑,原来博布衔回一个大玩具娃娃。
4、据说康熙制伏火魔有两个高招儿,一是加强值班巡逻;一是对皇宫建筑进行防火改造。每天傍晚夕阳落山之时,防范火班的大臣便带领太监对三宫六院进行巡逻,熄灭灯火,关闭门户,并轻轻呼唤"小心火烛"。
防范火班的人员通宵达旦地巡逻,检查火烛,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太和殿原本是宽九间、纵深五间的,周围还有挑檐外廊,这叫做九五之尊。后来高明的工匠总结历代火灾教训,把太和殿左右的廊子封闭了起来,加了两道防火墙,多出了两间房,就成了11间。
这样一来,太和殿防火性能也大大加强了。此外,康熙下令把三大殿中间的中和殿规制缩小,加大了太和殿同其他建筑的防火距离,安全系数增强了。与此同时,康熙还下令,皇宫之内一律禁止吸烟,违者削籍(相当于现在的开除公职)。康熙当政,慎于防灾,终于造就了太平盛世。
5、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有20余处望火楼;甚至在一些村镇都建有望火楼。
望火楼到了清朝又叫“警钟楼”。1908年,上海的救火联合会集资兴建了当时我国最高的一座警钟楼,高约为35米。除了建警钟楼外,许多城镇还利用城门楼、钟鼓楼来了望火警。这些城楼、钟鼓楼大多建得很高,站在上面,可以把全城看的清清楚楚。
在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上有一座1909年建成的济水塔,当时是武汉最高的建筑,顶层用作了望火警。这“警钟楼”上有口钟,是专门用来报火警的。这钟可不能乱敲!
城里依照街巷的分布划分了9个区域,发现哪里失火,首先要先敲钟30下,然后,再按那个失火地区的编号敲几下,通知人们前去那里救火。
除了敲钟外,塔顶还要挂红旗,通告人们发生了火灾。当然,晚上就必须挂红灯笼了。
消防员的工作是伟大的,他在危难时刻是你的救星,他会救你脱离苦海,他会在你无助无援的时候出现在你面前,他是冲向火海为你抢救生命财产的人,他是消灭火灾不求你回报的人,他是你出现紧急情况第一个想到的人.......消防员伟大!向他敬礼!!!!
不属于的,例如这样的才是哄谁呢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刘胡兰的故事
1946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参考来源:红色故事
有一次我们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们在6楼正在工作,突然就发现窗户外边冒出来了一股黑烟,然后整个大楼里面就想起来了,让我们赶快下楼的,通知说是12层着火了。
消防安全
每当我看到电视画面上房屋被熊熊大火吞没的场景,就会想到“水火无情”这四个字。我们通过什么使火成为造福我们的工具而不是生命的“杀手”。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野外放鞭炮、烧烤,一些旧房子的老化的电线,这些都能使火灾有机可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会有巨大损失,直接影响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万一发生火灾被大火围困时,应先拨打119电话告诉所在的位置,再千方百计想办法自救,如果火不是很大可以浸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冲出去,这时一定要当机立断不要犹豫不决。如果周围烟雾很大,就必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猫腰贴地跑出去,因为烟雾中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这样做可以尽量减少烟雾的吸入量以免中毒倒下。如果被困在楼上可以利用下水管或者将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拴在固定的物体上再顺着绳索或布条滑下来逃生。
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时刻牢记安全消防知识,积极参加消防活动或演习,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大吾自小便立志要当一名出色的消防员,高中毕业后,终于考上消防员的工作……
朝比奈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出发到火灾现场开始他第一次的拯救行动,可是理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他竟被吓得宁愿放弃消防员的工作……
七名被困在大火中百货公司的男女、拯救天桥上摇摇欲坠的私家车内的一对父子、运油车大爆炸、等等、等等……这一切,究竟如何影响消防员的一生?本书人物出色,故事充满迫力,也充满了生与死的危机、转机。
新闻里找,有两个消防战士在火灾发生爆炸巨浪冲击后同时牵手跳楼,伤重不治身亡。
据新华社、《上海商报》报道5月1日14时许,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一高层居民楼突发火灾。两名消防员在扑救过程中牺牲。事故还造成一名消防员轻微灼伤,火灾中无居民伤亡。
入火场10分钟即出事
1日14时许,上海徐汇区龙吴路2888盛华景苑小区一住宅楼13层突发火灾。盛华景苑小区位于徐汇区龙吴路近银都路。据悉,该小区于去年9月才向业主正式交房,绝大部分住户今年年初才陆续搬入。
上海徐汇消防支队关港中队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超过10辆消防车抵达火灾现场。当时,住宅13楼冒出滚滚浓烟,不少居民见状后在附近围观。有四五名消防员冲入楼内救火。然而大约10分钟后,悲剧发生。大家眼看着两名消防战士从13楼窗口摔出,坠至2楼平台上。随后,消防员和保安将两人抬下,但不幸的是两名战士送医抢救均无效身亡。
小区居民王先生拍摄下了火灾的全过程。据他回忆,14点25分左右,他发现小区的24号楼有冒烟起火的迹象,随即拨打电话报警。通过王先生拍摄的画面,可清晰地看到战士坠楼的过程。
上海市消防局透露,两名消防员在扑救火灾过程中,受轰燃和热气浪推力影响,从13楼坠落。
两人牺牲一人受伤
据了解,火灾中牺牲的两名消防员均为90后上海本地人。他们是钱凌云,1991年出生;刘杰,1994年出生,同属徐汇消防支队关港中队,同是2012年12月入伍,上等兵警衔。在后续火灾扑救中,还有一名消防战士轻微灼伤,被送至第六人民医院救治,已无大碍。火灾中无居民伤亡。上述3名消防员同为徐汇关港消防中队消一班战士,同住一个宿舍。
当消防员坠楼牺牲的画面在网络上传开后,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点起了送别的蜡烛,表达悲痛之情,向牺牲的两名赴汤蹈火战士致敬,送别英雄。
衡阳消防员。在2003年湖南衡阳“11.3”特大火灾坍塌事故中,衡阳公安消防支队160名官兵面对血与火的考验,毫不畏惧,奋力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不幸11人英勇负伤,20人以身殉职,写下共和国消防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