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的笔顺是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是四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ì,偶数(阴数)。基本含义为数字“4”。像四分的形状。所有与四相关的字,都采用“四”作边旁。五笔86:LH。五笔98:LHNG。仓颉:WC。四角号码:60212。UniCode:U+56DB。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四”的组词有:四周、四射、四肢、四时、四处、四围、四野、封四、四书、四伏、四则、四乡、四出、四部、四面、四化、四起、四体、四郊、四方、四近、四外。
1、四周,拼音sì zhōu,意思是周围。《睢县文史资料·袁家山》:“庙建于土山之上,故称袁家山(袁可立别业),……凉亭地下有深洞,当作船舱。四周有水环绕,当作海水。
2、四肢,一般指的是人的双手和双脚的统称。唐白居易《和微之诗·和晨兴因报问龟儿》:“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
3、四围,指四周;周围。见唐 牟融 《登环翠楼》诗:“云树四围当户暝,烟岚一带隔帘浮。”
“四”的笔顺如下:
四:[ sì ]
部首:囗
笔画:5
基本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 :~方。~边。~序(即“四季”)。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相关词汇:四川 、四周 、四季 、四射 、四肢 、四时 、四出 、四体 、四郊等。
扩展资料:
康熙字典解释
【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
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闲知汀州府。
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讹娥易,非四之本义也。
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
"四"在田字格里的笔顺是
(如图所示)
五 横
四【sì】
释义: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
~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组词:四周 四季 四川 四射 四肢
"四"在田字格里的笔顺是
(如图所示)
五 横
四【sì】
释义: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
~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组词:四周 四季 四川 四射 四肢
“四”字的笔顺: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读音:[sì]
释义:数名。
组词:
1、四对[sì duì]:指旧体诗文中的四种对仗。
例句:这四对组合在场上缺乏斗志和求胜欲,故意多次不接界内球,故意将球扣下网,甚至发球下网。
2、四分[sì fēn]:向四方散开。
例句:溪坪的平均年度收入是只有300加元,比中国广泛的平均数少四分之一。
3、四面[sì miàn]: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例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4、四处[sì chù]:到处,附近各处。
例句:你兄弟竟逃走了,三四天没归家。如今打发人四处找他呢。
5、四天[sì tiān]:即四禅天。
例句:第四天我们一早就已到车棚里找到一处搭架子的地方钻到里面。
四的笔顺是:竖、横折、撇、竖折/竖弯 、横。
读音:[ sì ]
释义: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出处: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
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造句:
昆明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他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不知如何是好。
一如既往,我们将继续每星期四开会。
一、四字笔顺是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
白话版《说文解字》:四,阴数。像四分的形状。
三、相关组词
1、四至
[sì zhì]
建筑基地或耕地四周跟别的基地或耕地分界的地方。
2、四元
[sì yuán]
指科举时代州县、府、省和廷试四级考试均名列第一。
3、四海
[sì hǎi]
古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合称四海。
4、四处
[sì chù]
周围各地;到处:~奔波。往~张望。田野里~都是歌声。
5、四肢
[sì zhī]
指人体的两上肢和两下肢,也指某些动物的四条腿。
四的拼音是:sì
四的笔顺是:竖,横折,撇,竖折,横
汉字 : 四
读音 sì
部首 : 囗
笔画数 : 5
释义:
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4”象小旗,从上线的中间起笔,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第二
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通用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四字的笔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