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网今天精心准备的是《欧楷》,下面是详解!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其中欧楷是正楷的一种流派风格。是以楷书唐四家之首欧阳询为重要代表人物的一种书法传承。运笔讲究法度,字体险峻秀美,是正楷流传千年的主流。
欧楷常用笔法简介:
欧楷作品欣赏:
初学楷书大体应该使用兼毫毛笔 欧楷个人认为用七狼三羊比较合适
毛笔大小要根据写字的大小来决定 初学不宜写太小的字 不适合掌握点画 但也不能过大
建议2-3厘米长的笔吧
拙见
欧体清秀,颜体敦厚,看自己喜欢哪种。
1、颜体风格大气 ,我非常喜欢 所以写硬笔的时候字有些宽 结构把握不准。如果你希望能够练软笔的情况下也能写出一手俊秀的硬笔书法,我推荐你练欧体现在的人们练颜体的比较多,欧体比较少。
2、注意:万万不可两个同时练。因为风格不同,如果不把握好的话,很容易混淆了两种写法还有:最好临摹一些碑上的没有经过美化处理的字帖,那样写出来更加真实自然p.s 关于您问的入门情况:欧体笔画较难掌控,如果入门可能比颜体稍微难一些。
3、但是先难后易还是先易后难是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颜体的笔画浑厚饱满,欧体的笔画俊秀自然,我的书法老师推荐我用颜体是因为本人的性格比较活泼,而他推荐那些性格比较谨慎内敛的同学学习欧体。所以这都是看个人情况而定的。
大小号主要依据笔头和笔杆的尺寸来确定,有小楷笔(小楷)、中楷笔、大楷笔(中楷、大楷)、长锋笔(行草)、长杆提斗笔、抓笔(大字和特大字)等
一般来说,晋唐多用硬毫,宋之后羊毫又很风行,不过选用毛笔还需要以个人所习书体来决定:如果喜欢颜体、魏碑等体势较肥的,以用厚锋的羊毫便于表现;喜欢清劲瘦挺的欧体和瘦金体的,宜用硬毫或瘦锋的羊毫为适当;如果喜欢行草字的,则以长锋为宜;如果写宽笔雄健的魏体字,可用短锋及笔腹浓厚的羊毫笔。大小号主要依据笔头和笔杆的尺寸来确定,有小楷笔(小楷)、中楷笔、大楷笔(中楷、大楷)、长锋笔(行草)、长杆提斗笔、抓笔(大字和特大字)等
毛笔按不同的分法,种类有很多,比如兰竹、白云、鹤颈等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等等。每一种里面又有一些分法,单从外观大小上来看,通常以大、中、小来划分,也有一部分是按照一二三号划分的。
一忌心浮气躁。楷书讲究端正标准规范,欧楷尤甚,其对笔划精致准确程度的要求,使的书写者必须平心静气、全身心的投入,一丝不苟的去书写,心理稍有波动,动作就会变型,笔划就达不到精美的要求。习欧的人多有这种感觉,在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或者某一时间,心无旁骛时,能把写字的状态调整的很好,字能临的很到位,而在情绪波动、心有杂念时,则状态下滑,越写越烦,越临越不象。如果说书法能够表情达意的话,那么欧楷表达的应该是泊淡镇定、静雅和缓的心境,心浮气躁根本就写不好欧楷。
二忌骄傲自满。“朝学执笔,暮已自夸”是学书人、习欧人的大忌。学无止境、"书海无涯",书法就象那费尽千辛万苦才攀到山顶后看到的山后的那一片汪洋大海,我们绝大多数习欧者就如同还处在山脚下的攀登者,距顶峰尚有十万八千里,连大海的影子还没有看到呢,需要你付出终生的精力去攀爬、去竞渡,容不得有半点骄傲懈怠,你也没有理由自大自满。虚怀明志、奋力攀登,才是正理,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顶峰,才有可能接近理想的彼岸。田老师的欧楷水平都达到了被誉为中国第一的程度了,尚且虚心好学,日练不缀,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者呢!
三忌浅偿辄止。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执着和坚持,遇难退缩、浅偿辄止难能成功,学习欧楷也是如此。有的欧楷爱好者,尽管也在好好临贴,一遍二遍临不象,等到第三遍临象了,就认为自己把这个字学会了、学好了,马上改临别的字。结果就导致出现一种情况:明明这些字临贴时写的不错,可一写完整的作品,马上都不会写了,功夫浅薄的毛病立即显现。因此说,习欧的朋友一定要树立磨穿铁砚的精神,对每个字要不烦其厌的临,成百上千遍的写,直到达到了然于心、了然与手,“心忘于手,手忘于书”的熟练程度,从而写多遍都能与字贴十分相象。这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看似慢,实则收效快。
四忌一曝十寒。许多跟田老师学习欧楷的朋友都有这种感受,一旦喜欢上欧楷,就象抽大烟上了瘾,欲罢不能,使写字成为一种全身心付出的爱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不拿笔写一会字,手就痒,就感觉不自在,有这种状态是学好欧楷的最基本的前提。而有的人则就是把写字当成一种“活计”了,想起来就写几笔,想不起来就让毛笔多少天都闲在那儿睡大觉,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刚刚取得点进步,就撂荒了。进一步,再退一步,总是原地踏步走,几时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啊!
五忌嫉贤妒能。学习欧楷不仅要向字贴学,也要向水平高的人学,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拿来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书写能力。嫉贤妨能、恶语相向不会对别人有任何影响,反而只能扰乱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总是处在一种愤懑、忌恨情绪中,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练字。所以说,习欧者,要有见贤思齐、虚心好学的意识和品格,尊师重教、尊贤敬能,虚心向水平高的人学、向其他同道学,不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
六忌见异思迁。学书不专一,流行什么学什么,认为什么好就学什么,今天学这个体,明天学那个体,结果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样样懂、样样松,到头来一事无成。我们好多爱好书法的朋友学了几年、十年、乃至几十年书法,仍没有什么大的出色,就是缘于学书不专一,把精力和时间都分散了,那一种书体都没有学精学透就半路改道,改来改去,总是半瓶醋。习欧者,认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下去,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毅力,精中集力,下苦功把欧楷的弄通学会,把精华学到手。
七忌粗枝大叶。欧楷作为典型的“工楷”,对笔划结构要求相当严格,两位田老师把欧楷研习到了精细入微的程度,何处该实接、何处该虚接,那笔粗,那笔细,何处宽、何处窄,研究的相当到位,非常有分寸。比如,为数不少的习欧者认为“书”字中的诸横间距相等,而蕴章老师在《欧楷解析》提出,“书”的第一横与第二横的间距就是要相对比其他横的间距宽一些,古碑贴是这样写的,这样写看起来才舒服。英章老师在五届特训班上对“折”笔在三种情况下的不同写法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其探索的细致程度真是令人叹服。如果不是老师提醒,许多人临贴不会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地方。平时大大咧咧的,临贴时总是照葫芦划瓢,认为差不多就行了,那是不可能学好欧楷的。“细节决定成败”,雪松、夏梁等高手写字时,特别重视细微之处,有时候为了把笔划写出尖,使出了“细钱穿针眼”的精细劲,只有这样,他们的字才显得与众不同,才显得格外有精气神。
八忌急于求成。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到其技法上,也是一门相当费时间、吃功夫的技艺,欧楷尤其如此,需要习之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有渊博的学养,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夫,不可能成功。正所谓“三年画十年字”,书法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学习者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取得成功。那些学书两三年就成为书法家的人,不过是欺世盗名罢了。习欧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顶住各种诱惑,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决不能还没学会走就想跑,还没有掌握欧楷最基本的东西,就想去创新。应把写好欧楷作为毕生的追求,通过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和磨练,使对欧楷的认识和书写技能达到足够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九忌枉自菲薄。有的学欧的朋友一时间进步不大,便要么认为自己年龄大,功夫浅,不可能有成效;要么认为自己手笨心粗悟性差,不适合学书法,在这些意识的驱使下,逐渐失去对书法的爱好,逐渐放弃学习欧楷,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书不论年龄,尽管我们也提倡书法从娃娃抓起,但是那是为了更好的普及书法知识,提高全社会的书法水平,并不是说岁数大了就不可以学书法,就不可以学好欧楷,就不可能成功。林散之四十岁才学草书,七十多岁才誉满天下成为一代“草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位学欧人都要从最基本的笔划开始学起,都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低迷彷徨的酝酿起初期。书法靠的是勤学苦练,尽管习书人有悟性高低之别,但是没有天才与蠢材之分。书法上没有天才,人人机会平等,起点都一样高,每位习欧人完全应该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欧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成果。
十忌内向封闭。书法需要交流,需要别人指点迷津,给你纠正错误,如果只是自己埋头练,往往受认识水平、欣赏能力所限,察觉不出自己的偏颇之处,而且还会因为一直按错误的方法去写,不断巩固自己的错误。如果不去跟别人交流,也学不到别人的好经验、好方法,徒增加许多自己摸索的时间,额外耗费许多精力,进步也就不会很快。所以说,我们习欧者应该多参加一些笔会,多参与一些书法研讨活动,“三人行其必有我师”,通过交流,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促进书艺的不断提高。
建议先练欧楷的(九成宫),练习欧楷使用兼毫毛笔,七紫三羊的兼毫毛笔为最佳。还有主要是个人喜好哪种字体,练习起来会事半功倍的。
我在研究欧楷行书化,按照欧楷的笔法和间架结构(包括中锋运笔,欧楷勾法都保留),快写,连写,继承欧楷中的行书部分,形成一套自己的行楷写法,以便研究、巩固欧楷,也作为楷书不过关时期的实际应用。就要像我们练习骑自行车一样,由慢骑,到快骑,再回到慢骑之车技(骑车的最高境界),最后回到欧楷的车技阶段。
个人觉得,跪笔弹锋有一种描字的嫌疑,不知大家有没有别的可以一笔写出直钩的方法,也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个人觉得,跪笔弹锋有一种描字的嫌疑,不知大家有没有别的可以一笔写出直钩的方法,也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跪笔弹锋和描字根本就不沾边。
写的时候你先写好一个垂露竖,然后再加一个钩就成了。
分解动作为:驻、跪、弹。
具体点讲:
写完垂露竖,笔尖停在竖的末端叫“驻”(笔尖不能离开纸)。“驻”的要点是笔尖停在竖的末端,要停住,不能动(即使跪笔的时候也不能动)。
驻笔的准备动作完成后,向左上方压下笔尖,这个步骤叫“跪”。跪笔的要点在于跪的同时,仍然要保持笔尖不动(跪笔下压笔尖的动作是通过整个肘、臂的下沉实现的,其间手和笔不能活动)。
跪笔的动作完成后,笔尖随即向左上方弹起,同时向正上方提笔(“所谓的”上方”是指纸张所在平面内的上方,即竖笔行笔相反的方向,而不是与纸张所在平面垂直的“上方”,出锋的方向和提笔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是写出内角弧度的关键,多写会有体会)。
竖是一笔写成的,钩也是一笔写成的,只是中间有一个转折(转折的过程笔并没有断,因为笔尖始终没有离开纸张)。不存在描字的问题。
他们都是当代楷书的领军人物,从官本位来讲,卢中南是中国书协理事,田英章是书协会员。 从书法技术来讲,卢中南的字更飘逸,并融入颜体等成分。而田英章的字结构森严,但是比较刻板。 字写道这个水平,不能说谁差,看你自己喜欢谁的风格。大字要写好,要的窟窿少。欧体是天下第一楷,中宫收紧,左边紧右放。如今榜书已经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写大字就看功力。 都是欧体,欢卢中南的字比较丰富,我见过他的大字,颜味十足,写的很地道。田英章的比较刻板,到了这个境界比的可能是修养和心境,是个人的性格和影响力。 因此相对而言,卢中南的字更大气,更包容。
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