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时间:2023-11-30 01:24:43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1]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已于今年7 月顺利实施。目前,双方正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完成《投资协议》的谈判,确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使双方业已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也对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包括:中国和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包括:中国和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和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东盟自由贸易区包含哪些国家?

包括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

介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发展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1、货物贸易自由化通过降税模式的确定、原产地规则的确定和非关税措施的采用,有效消除贸易障碍,简化通关手续,免除检测和测试的重复等,促进货物贸易自由化;
2、服务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自由化的基本原则是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彼此间服务合作,减少服务业贸易限制,在服务业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可以适当放宽服务贸易限制,特别是加强旅游服务、分销服务、商务服务方面的合作,对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业将按照GATS规范和WTO承诺稳步推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规定大致应包括: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非歧视待遇、设立营业处的条件、数量限制、保留条款和限制条款等。由于电信和金融是比较敏感的服务部门,在协议内容中,可以参照NAFTA单独对金融和电信列出产业附则和承诺清单。
3、投资便利化
促进区域内资本流动和增强区外FDI的吸引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框架协议的目标。中国和东盟将在增加投资规则和管理的透明度、建立有利于资本自由流动的投资制度等方面加强合作。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适用范围为直接投资、投资限制与股权规定受各国国内投资相关法规约束。投资自由化的进程要较APEC《茂物宣言》提出的目标提前。
自由贸易区可能给外资带来的利益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于市场型投资,建立自由贸易区无疑扩大了外贸企业的市场,在任何成员国投资的企业都能以较低成本进入成员国的市场;另一方面,提高了关联度高的产业资源整合能力,外资企业可在自由贸易区内配置企业资源,降价生产成本。
为了增强自由贸易区对外资的吸引力,自由贸易区投资框架协议除了在透明度、对外资在股权限制、本地含量要求、出口业绩要求以及利润汇出等方面放松限制,还应为区域内技术流动、资本流动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提供便利。
参照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AIA),为促进区域内投资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前对区域内所有成员国的投资者适用国民待遇原则,并向成员国开放所有产业,2020年起适用于所有投资者,并推动资本、熟练工、专家及技术的自由流动。为保护国家安全及公共道德、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障个人隐私权等可列入全面例行清单。农业、林业、渔业及矿业等可列入暂时例行清单,于2005年前开放,对于新东盟成员给予适当时间宽限。金融、电信、公共服务等可列入敏感清单,依WTO承诺逐步开放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适用于哪些国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文全称: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 也就是说: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 +中国组成一个自贸区。意在取消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业和投资市 场,实现贸易、投资的全面自由化。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