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道作业题是林得惫同学的课后练习,分享的知识点是AD_AS曲线,指导老师为桑老师,涉及到的知识点涵盖:AD曲线与AS曲线的联系与区别?如题,_-AD_AS曲线,下面是林得惫作业题的详细。
补充楼上的一下,AD曲线和AS曲线最大的差别就是,AD随着横轴价格P的增加而减少,图像是往下走的,而AS曲线则是随着横轴价格P的增加而增加,图像是向上走的,AD和AS的交点,就是社会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供需平衡.
这个不是英语问题吧。但是我可以回答一下,AD是总需求,AS是总供给,两者正好相对,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社会均衡产量和价格。如果用马克思哲学来讲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is lm曲线 是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以利率和国民收入为内生变量描绘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可以说,除了利率和国民收入,其它条件都作为模型的外生变量,都是既定不变的,包括价格水平、政策变量如税收、消费倾向、进口倾向等等.其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曲线的移动.
ad as 曲线是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描绘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总量变动关系.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汇率、货币供给量、技术水平等等都是假定不变的.同理,这些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曲线的移动.
1. 4500-1500P=1500+500P P=0.667 Q=1833.333 2. P=0.5714 Q=1285.7143 3. P=0.5714 Q=1285.7143
答:
供给曲线为AS=500,总需求曲线为AD=600-50P
1)
供给平衡时,AS=AD
所以:500=600-50P
所以:50P=100
解得:P=2
所以:平衡价格为P=2
2)
总需求上升20%时,AD=(1+20%)×(600-50P)=720-60P
平衡时:AS=AD
所以:500=720-60P
所以:60P=220
解得:P=11/3
所以:新的平衡点为P=11/3
这个问题细细讲起来比价复杂,我就说个大概吧
1.提高税收的影响
IS曲线表示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当税收提高时,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将引起居民消费的减少(因为C=c*(Y-T),即消费量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入的乘积,T增加C就减少),IS曲线左移.
LM曲线是货币市场的均衡,在这里税收不影响货币市场,LM曲线不移动.
AD曲线是总需求,同样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进而引起消费的减少,AD曲线将左移.
还有AS曲线,税收的增加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将减少生产,AS曲线左移.
2.价格调整
根据AD-AS模型,短期内,增加税收并未影响商品价格,但此时消费已经减少,AD曲线已经左移,在AD-AS曲线上,此时的价格水平就会引起一个产出过剩,那么就会导致商品价格P的下降,同时会使AS曲线左移,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均衡.
看不懂可以再问我
提示:AS与AD曲线开始的交点代表充分就业状态 能代表实际情况的常规总供给曲线AS是非线性的。(向右上倾斜) 1 左下方的点代表较为严重的萧条状态;由于存在着大量的失业和闲置的生产能力。所以当y增加时,P会稍有上升,AS曲线的斜率相对平缓。(在较...
提示:这个问题细细讲起来比价复杂,我就说个大概吧 1.提高税收的影响 IS曲线表示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均衡,当税收提高时,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将引起居民消费的减少(因为C=c*(Y-T),即消费量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可支配收入的乘积,T增加C就减少...
提示:IS—LM与AD—AS模型比较: (1)IS-LM模型 ① IS 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 LM曲线描述的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 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 投资(I)...
提示:IS-LM曲线推导出的是“总需求曲线”(AD)埃 而推导“总供给曲线”,用的是粘性价格(和工资)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模型,也就是说,总供给理论的基础是:总收入的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理论和总供给理论的基础根本不是一回事,即是它们表现的...
提示:选择B哦 AD曲线上移 增加价格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