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接线4个端口依次接A,A\,B,B\。
8拍实际上是这样的:A-AB-B-BA\-A\-A\B\-B\-B\A-A
这里面隐含了一个0的问题,就是比如第一拍A为1,则A\为0.则AA\通电。BB\不通电。
第二拍A,B为1,则A\,B\为0.AA\通电。BB\通电。依次类推,从而实现2细分,比如1.8度的电机就控制成0.9度的了。
扩展资料:
步进电机是一种感应电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电路,将直流电变成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电流,用这种电流为步进电机供电,步进电机才能正常工作,驱动器就是为步进电机分时供电的,多相时序控制器。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像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步进电机和驱动器的选择方法:
1 判断需多大力矩:静扭矩是选择步进电机的主要参数之一。负载大时,需采用大力矩电机。力矩指标大时,电机外形也大。
2 判断电机运转速度:转速要求高时,应选相电流较大、电感较小的电机,以增加功率输入。且在选择驱动器时采用较高供电电压。
3 选择电机的安装规格:如57、86、110等,主要与力矩要求有关。
4 确定定位精度和振动方面的要求情况:判断是否需细分,需多少细分。
5 根据电机的电流、细分和供电电压选择驱动器。
步进电机从其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Variable Reluctance,VR)、永磁式步进电机Permanent Magnet,PM)、混合式步进电机(Hybrid Stepping,HS)、单相步进电机、平面步进电机等多种类型,在我国所采用的步进电机中以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主。
步进电机的运行性能与控制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从其控制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归类于开环或闭环系统中。
1 反应式:定子上有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
2 永磁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大,但这种电机精度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
3 混合式:混合式步进电机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其定子上有多相绕组、转子上采用永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上均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其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按定子上绕组来分,共有二相、三相和五相等系列。最受欢迎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约占9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是性价比高,配上细分驱动器后效果良好。
该种电机的基本步距角为1.8°/步,配上半步驱动器后,步距角减少为0.9°,配上细分驱动器后其步距角可细分达256倍(0.007°/微步)。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实际控制精度略低。同一步进电机可配不同细分的驱动器以改变精度和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步进电机
1、内部引线不同:
二相电机引出线是4根;
四相电机的引出线可以是5根,也可以是6根;
2、工作方式不同:
二相电机定子上有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
四相电机永磁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大,但这种电机精度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
步进电机无法直接接到直流或交流电源上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驱动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通常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
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发热原理
通常见到的各类电机,内部都是有铁芯和绕组线圈的。绕组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铜损,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
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这叫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
步进电机一般追求定位精度和力矩输出,效率比较低,电流一般比较大,且谐波成分高,电流交变的频率也随转速而变化,因而步进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且情况比一般交流电机严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
二相四线步进电机接线方式:
一、并联接法:
以SL86S278A为例,
相电流是4.2A。假如:步进驱动器SL2680 驱动器的电流调到(4.2A*1.4=)5.8A 以下就可以。步进驱动器适宜调到4.5~5.5A 之间。这种接法适用步进电机高速运行。
二、串联接法:
1、以SL86S278A为例,
相电流是4.2A。接这款步进驱动器SL2680 驱动器的电流调到(4.2A/1.4=)3.0A 以下就可以。步进驱动器适宜调到2.6A 就可。
将步进电机的A-和C二个线头并接在一起有绝缘胶纸包好(也即是AC端)。将步进电机的B-和D二个线头并接在一起有绝缘胶纸包好(也即是BC端)。这种接法适用步进电机低速运行。
2、假如SL86S278A步进驱动器SL2680C 驱动器的电流调到(4.2A/1.4=)3.0A 以下就可以。步进驱动器适宜调到2.8A 就可。将将步进电机的A-和C二个线头并接(也即是AC端)接驱动器的AC端上, 将步进电机的B-和D二个线头并接(也即是BC端)接驱动器的BC端上。这种接法适用步进电机低速运行。
如果你分不清楚电机的A A' B B',可以向生产厂家要电机的接线图。也可以自己判断,把其中任意两根线短接时,电机很难转动,这两根线就是一相,你可以把它们看作A A',剩下两个看作B B',按照图示接入驱动器,如果方向和你要求的相反,把其中任意一相的两根线交换位置。
会有跳动.
空载的话,没什么危险.
只有不断换头了.
记住只换一相,否则就乱套了,自己也记不住.
步进电机一般都是要驱动器控制的。行程开关接线很简单。
一般行程开关都是接到驱动器的使能端。要看你是用哪家的驱动或者控制器。
一般国内的比较简单直接串到使能端就可以了。使用国外一些牌子驱动器比如德国Nanotec的,其可用软件设置一个参考开关。用户可以任意定义。采用上位机或者单片机控制。
你电机4根线的颜色是什么?你手头上有万用表的话,可以自己测试一下,1)首先把万用表打到测试二极管档位,红笔与其中1根个线接触,黑表笔依次与另外3跟线触碰,发出滴的一声的2根线是一组线圈,接驱动器上的A+,A-;另2跟线接B+,B-就好了;一般的电机是黑绿红蓝对应A+,A,B+,B-;希望对你有帮助。
你用的是什么型号的步进电机,如果是35、39或42的小步进电机,可以EZM322来驱动,其最大的细分可以到512细分,即每转一转需要控制脉冲512*200=102400个脉冲,这样可以在很低速度条件小,步进运行非常平稳,无任何振动和跳动现象。其他专用芯片无法实现512细分,而且在低速条件下振动比较大,当然这类芯片的成本比较低,关键在于对运行效果的要求是怎么样。
扩展
ezm322的接线式怎么接的,给什么频率的可以使他达到,每分钟6度。谢谢大神
补充
EZM322接线图,如果采用512细分,每分钟运行6度,需要6*102400/360=1706,即每分钟需要1706个脉冲,每秒钟需要1706/60=28,即28Hz 的控制脉冲频率。如果控制器发送的脉冲比较高,可以细分选低一点,尤其要运行高速时。
298可以直接接12伏电池,298内部有两组h桥驱动器,可以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正反转,接线一组h桥接一个直流号电机;也可以驱动一个二相四线步进电机,接线一个h桥接步进的A线圈,另外一个h桥接步进的B线圈。直流,步进接线都可以不分正负但上电电机转向不确定:二相四线电机线圈有AB两组,用万用表测得有阻值的两根为一组 最后想说的是298驱动步进电机时当电机不转动时要把电机的电断掉,因为电机线圈阻值很小,如果十二伏电压组电机通电时间长了电流可达好几安,这样会烧坏298或电机。如果步进电机不转时要有电流把电机轴锁住那就要用专用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或驱动器才行了,否则只能在软件
补充
控制通电时间了这样一来软件变得复杂了所以一般不这样做,软件复杂但硬件成本就很低,言而总之,总言而讠,满足控制要求就可以了
298的资料自己找下很文字难说得明白
打字很累……
扩展
专用的步进电机控制芯片是什么型号的,我要得效果是,让步进电机转就转,不转的时候必须要锁住才行
我买的2相4线步进电机
补充
型号有很多
用法大同小意
看下图,就是步进电机的时序及接线图。
2相4拍(按图解释):
第一拍(第一次的脉冲信号):1~3组成的线圈黄线加+电压,兰线加-电压;2~4组成的线圈橙色加+,蓝色加-电压。结果是:电机移动了一个步进角的;
第2,3,4拍类推,结果是:电机向一方向给移动了一个步进角的;如此重复1,2,3,4电机就不停的转。如果反过来执行4,3,2,1,那电机就会反转,第一拍和第二拍(每拍之间的)时间长短就决定了电机的频率从而影响到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