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金粉世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刘亦菲的美貌,这个在2003年播出的电视剧曾经风靡一时,但是你知道吗,早在民国时期,金粉世家就已经开拍了,而她的女主角周曼华,是一个当时的大明星,论起来姿色也丝毫不差于刘亦菲。
周曼华,出生于1922年的北平,原籍上海浦东。周曼华的父亲是一个裁缝,少年的时候是在上海长大的,那个时候电影已经开始有了小小的发展,尤其是在这影视基地上海,小小的周曼华对电影更是痴迷一样的喜爱,而巧的是她有一个舅舅正好在电影公司上班,看到自己的外甥女如此的痴迷就把她介绍给了影视公司。1935年在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热血忠魂》中饰演儿童角色,后又参加《夜会》、《女权》等影片的拍摄。抗日战争爆发后,随上海影人剧团去重庆等地演出。1938年回上海,在大同、国华等影片公司主演《红杏出墙记》、《金粉世家》,后在“中联”、“华影”拍摄影片多部。1948年移居香港。50年代在泰山、邵氏、新华等影片公司主演《妇人心》、《碧血黄花》等影片,并曾在台湾拍摄影片。1962年息影。共主演影片七十余部。1993年获台湾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
周曼华有两个雅号,一个叫做“冬瓜美人”,一个叫做“剪刀西施”。称她为“冬瓜美人”,是因为她有一张丰腴的冬瓜脸(其实是鹅蛋脸);称她为“剪刀西施”,据说她的父亲原是个裁缝师傅。其实,“冬瓜”和“剪刀”只是修饰语,无非是要表明:周曼华是个西施般的美人!这些有趣的绰号都是怎么来的呢,等我们了解完了她的一生也就知道了。
周曼华原名周桂英,曼华的名字是从影后剧作家范烟桥给起的。少女时代的周曼华是在上海浦东乡下度过的,这个乡下姑娘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是个“小影迷”。周曼华有个舅舅在明星影片公司任职,看到外甥女对电影这样痴迷,就介绍她进公司当演员。之所以叫她裁缝西施大概就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裁缝,但是西施这个确实真的,她还长了一张绝美的面庞,虽然叫她冬瓜美人,但是这些都只是修饰词,她真正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的,但是刚刚进影视公司的时候她还只是从跑龙套的角色开始。
她饰演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来自于《人伦》,她只是在片中充当“跑龙套”的角色,还谈不上什么角色创造。接下来,她又在《夜会》、《女权》、《母亲的秘密》中充当配角。但是她长大的那个年代恰巧是整个中国最动荡的时候,当《母亲的秘密》拍到一半时,“八一三”的战火骤起,明星公司不得不宣告解散,周曼华最初跟着一个影人话剧团,到内陆巡回演出话剧。当时的影人剧团拥有十二名女演员,共同结成姊妹,吴茵是大姐,白杨是九妹,周曼华是十妹。半年之后,由于剧团内部有矛盾,演员先后离去,周曼华又回到了上海。这时候,上海的国华影业公司刚刚成立,女主角只有周璇一人在支撑,正在招兵买马,于是她就应邀签约进了这个公司参加拍片,继续自己的拍电影生涯。
真正让周曼华走进大众视野的成名作是《新地狱》,这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喜剧片,“国华”的主要演员(周璇、周曼华、舒适、龚稼农、白云、徐风)全部出动,收获了很大的好评。使此片赢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
当时的孤岛上海,除了盛行古装片之外,在那个时候,言情的电影还没有完全的发展开,周曼华先是接受金星影片公司的邀请,拍摄了一部《秦淮世家》(周曼华在片中饰唐小春),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言情小说也纷纷被搬上了银幕。于是“国华”经纪公司就瞄准了势头,三部关于言情的好剧本,将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顾明道的《惜分飞》、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先后改编成电影上映,居然轰动一时。这其中就有代表她终身成就的影片,金粉世家。她的表演贴近生活,获得了观众的喜爱,于是名噪一时,这三部电影的上映让她的名气都快追赶上周璇了,而且和她合作的四个男演员(舒适、白云、徐风、吕玉堃)也都成了那家公司的当红小生。和周璇二人成为国华公司的“两根台柱”。
周曼华在国华公司一共拍摄了十五部影片,要论及她的代表作,应当首推《金粉世家》一片。《金粉世家》原是张恨水脍炙人口的小说,搬上银幕时,拍成上下两集,影片叙述一对豪门夫妇(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悲欢离合,情节曲折动人。周曼华扮演冷清秋适得其分,吕玉堃扮演金燕西熟极而流,再加上张石川通俗易懂的导演手法的演绎,一时风靡了不少小市民观众。在这个公司里,周曼华拍摄了整整十五部电影,在公司被合并之后她又出演了不少的影片,可以说她的一生就在电影当中度过。
蓝兰(左)与周曼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华公司并入“中联(后来改组为“华影”),这一时期,周曼华先后拍摄了《燕归来》、《白衣天使》、《春》、《博爱》、《白云塔》、《香闺风云》、《红粉知己》、《芳草碧血》、《晓风残月》、《红颜铁血》、《桃花潭水》、《不求人》、《结婚交响曲》、《英雄美人》等十四部影片。当年有位记者采访周曼华时,曾经询问:“哪些影片是您自己感到满意的?”周曼华回答说:“比较满意的是《不求人》和《结婚交响曲》。”《不求人》一片是根据潘予且的小说《别居记》改编的,由朱石麟编导。影片描写一对青年夫妇的小家庭生活的无奈,是一部喜剧片,曾经于1944年被评选为“最佳影片”;而《结婚交响曲》则是根据日本作家菊池宽的小说《结婚二重奏》改编的,由杨小仲编导,男主演是严化(香港著名影星姜大卫之父)。
1944年,周曼华和富商吴国璋结婚,婚后退出影坛,1950年,周曼华赴香港继续拍戏,主演了《女人与老虎》、《丈夫日记》、《闺房乐》、《摇钱树》、《女记者》等十多部影片。1953年,周曼华赴台湾定居,自己投资拍摄了《千金丈夫》等片。
1961年,周曼华感情上的事情有的时候自己也拿不准,这个对于言情多有经验的女人最终也和吴国璋感情破裂,宣布离异。翌年,和台北联邦影业公司的制片人张九荫共结秦晋之好。当她客串演出了李翰祥执导的《状元及第》一片之后,宣布告别影坛。
1964年,周曼华客串出演了李翰祥导演的《状元及第》之后,正式告别影坛,过起了安逸的富太太生活,日子恬淡舒适,还经常请胡蝶和童月娟上她家打麻将。
周曼华和张九荫的婚姻生活很幸福,张九荫对周曼华与前夫的女儿和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视同仁,中国男人很难做到这点。
周曼华是实惠又能干的贤妻,每天必定去菜市场挑选新鲜可口的蔬菜,不花冤枉钱,饭桌上花样时时翻新。
张九荫最爱干净,他去世后,周曼华亲自给他洗澡、净身、从头到脚里里外外给他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周曼华说:“我不要殡仪馆的人粗手粗脚,他这辈子对我这么好,做人要心比心。”
周曼华于2013年2月15日去世,享年91岁。
说起来可能会把你也吓一跳,周曼华一生中出演的电影有65部,而参与制作的电影有9部,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和现在的明星相比她简直就是一个劳模,但是这些电影中她的表演却是非常精致的,单单说这个金粉世家,原本讲述的就是民国时期的爱情故事,这个原本是张恨水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一对豪门夫妻的悲欢离合,而周曼华简直是把女主角金燕西这个角色饰演活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很系统的表演理论,所以每个演员都对自己的角色有不一样的看法,创新更是多,周曼华饰演的恰当其分,导演的设计简单易懂,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风靡角色。
很多名演员都有自己的小标签,但是这些标签不一定代表了她的全部,周曼华的标签或许就是美,美貌让她走进了电影公司,但是坚韧的学习能力,和天生的对于表演的灵活,让她和电影融为一体,我们透过这些电影还可以看到那个在岁月里永远欢笑着的姑娘。
来源:旗霓嘉影、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