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比类: “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什么是取象比类 : 就是在研究万事万物在相互联系作用时,从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组事物取出自身状态、运动变化的性质“象”,然后“比类”将万事万物按照自身性质分别归属到原来取出的性质所在的项目,来研究它们的相互作用。
取象比类是这各种模拟、比拟之后的再模拟、再比拟:取象比类,简单来说就是“取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媒介,通过归纳出来的各类“象”的相同、相联、相关的征象,来进行类比推理。
换句话说,取象比类就是把自然界接触到的相关事物罗列出来,研究它们的共性,再通过其共性来类比、推演某一未知事物的方方面面情况。
取象比类,有点类似我们今天所说 的“类比推理”,但又不尽然。而其妙处,正在于“不尽然”。因为类比推理,从逻辑学上讲,得出的结论是经验结论,不够科学,所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人很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取象比类,它虽然看上去相似类比推理,但是它最核心的偏偏不是类比推理,而是饱含着“通神明之德”的灵性在里面。
取象比类 : 即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无形的项目之中,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这种事物属性的归纳方法,称为比类取象。
取类比象: 五行就是典型的取类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