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燕——
心理需要感觉来区分,也需要认识来辨别,更需要经历来考量。心理与心里不同,心理是心中的观点,即所谓的道理。心里是指内心,与所谓的感受有关,与外在的因素相对立。
心理由心里而生,自然与心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皆因为有了心里的气度与容量,才有了心理的过滤与沉淀,与采纳有关。
心里品尝的是生活的滋味,心理运筹的是生活的品位。心理总是比心里有谋略,皆因为心里需要心理的呵护。心里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由心理来疗伤或平衡。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是门是窗,心里知道,心理透明。
如果心里的感觉总是不适宜,必然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追求错误的东西。”心理强调的某种意愿难以抵达就位。如果与意愿僵持,受伤的依然是自己的心里。不妨放下固执,心里舒适坦然的感觉,会告诉你顺其自然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心理健康,才能保证心里安康!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任何时候都可能受到牵制、诱惑、与影响。心里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届时的由心理认知定夺而来。心理的调整是随着心里的承受与感觉而灵动的变化。不能忽视心里,更不能忽视心理。自己的意愿不能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
凡事都需要契机与良缘,若灵魂与灵魂不相吸引,心与心就难以交融,心与心没有交点,情与情就难以相互的給予。心理再美好,再唯美,都像是对别人而言,满足不了自己的心里感觉与需要。
需要改变的始终都是自己,因为你的心理与心里,你自己最了解,也最容易驾驭。当我们都在努力的尊重与适应对方,而不是企图操纵与改变对方的时候,心与心才会拉近,彼此有了心里的感应,便有了交融的切入点!
如果你的心理总是喜欢附炎趋势,做人很势力,你的心里必然比坦诚踏实的人多接受点世态炎凉的拷问与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