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北宋以来的《转天图》或《五公经》,由天台山志公、化公、朗公、唐公、宝公五公菩萨共撰转天图经“翻为长短句,歌三十六首”,“论下元甲子,未来之事,令众生知悉”。
此书是一位清康熙年间的隐世预言高人假借五大菩萨之口,对未来末劫进行预言。中国的大多数预言是对历朝历代的预言,而唯有《五公经》是专门讲述世界未劫的。此部预言在民间影响甚大,在清朝和民国时很多祠堂都会备一本。
此书出在清朝年间,先皇康熙在癸卯年八月十五日子时做梦,梦见有一僧人名叫瞿悉达,神魂游于娑婆世界,将一本经交给他。康熙阅读此经后大悟,即将帝位传给雍正。他带着首臣汪世清齐往天台山修行。特留下此经救度末劫。
对紫微圣人的预言是其重点。此经多次对圣人名字进行暗示。五公经对圣人名字的预言有多个版本,但都是真的,因为文中已说明,五公经是五个菩萨都说了,每人所讲的版本有不同很正常。五个菩萨所吟诵的预言诗混在一起,看起来不尽相同。对比看看就知道了,内容大同小异,但小异处意思也是相近的。这些不同的说法正好可以相互验证,完善预言的所指。其实,当时让五个菩萨都各说一个版本,预言家就是为了丰富预言暗示,使预言指向更加明确,不再让人如坠云里雾里,在解读预言时不会模棱两可,而让伪圣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