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猪(老鼠猪)——中华名猪(17)
五指山猪,又称老鼠猪,主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五指山猪多分布在海南岛交通不便,比较偏僻的山村。仅白沙县南开公社、东方县公爱、天安、东方公社有少量种猪。
五指山猪体形小,体质细致紧凑。头小而长,耳小而直立,嘴尖,嘴筒直或微弯。胸部较窄,腰背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短,被毛大部分为黑色或棕色,额头部位有白三角或流星,腹部与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性情稍趋温驯,反应灵敏,善于奔跑。
五指山猪原产于海南岛山区。海南山地在岛的中部偏南,属热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达2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过去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农业生产亦很不发达,主要种植玉米、早稻和甘薯,少数平坝区才能种植水稻。因粮食产量低,没有充足的饲料喂猪,主要靠放牧饲养,即早晨放其出圈,任其在野外奔跑觅食,傍晚回来宿圈前,喂给煮熟的甘薯、剩饭残渣或其他精料,作为补充,条件好的地方早晚补喂二顿,农忙季节,常不喂给饲料。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山猪的生长缓慢,性格粗野,善奔跑。
五指山猪成年母猪体长50~70厘米,体高35~45厘米,胸围65~80厘米,体重30~35公斤,很少超过40公斤。五指山猪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猪。过去因其体型小,增重慢,饲养周期长,被作为淘汰对象。但其具有抗逆性强,瘦肉率高,肉质好等优点。五指山微型猪生长极为缓慢,近交系6月龄体重小于香猪(16.02±2.01千克)和西双版纳小型猪(20.79±1.24千克),成年猪(24月龄以上)小于同龄西双版纳小型猪(39.66±3.3千克),是育成实验动物的良好品种。
肉质香味浓。分析测定结果可知,五指山猪屠宰率稍低,只有65.12%,但高于其它微型猪,而且皮薄,只有2毫米,瘦肉率超过45%,达到47.38%,心脏、胃及肠比重较大,适应于较大的运动量和纤维较高的饲料。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远比其它猪种高。
海南省农科院以海南当地的野猪和五指山猪等猪种为资源,经过多年潜心选育,培养出一种野味型新型猪种,“野乌金”为该品种猪的注册商标。“野乌金”是一种具有稳定野味品质的新型优良猪种,它不同于利用野猪随机地改良猪肉品质的所谓“特种野猪”或者野猪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