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小虫虫有大智慧全集

时间:2024-01-30 14:35:11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 涂阳斌收集整理

【收集地:湖北仙桃(沔阳)】

1980年,我在湖北省沔阳县通海口小学初中部教初三语文,业余读《鲁迅全集》,发现鲁迅先生以及五 · 四时期的先哲们对民谣兴趣颇浓,在作品中多有记载,并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以刘半农先生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为最。我便在教学之余,收集了一些民间童谣。有些童谣,经过破译,还译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沔阳童谣说:

“乌龟辫,

打红线,

开茶馆,

卖汤元。

汤元蚀了本,

回来打连(niàn)滚。”

这歌谣起于何时,无从查考,但正好应了民国初年的事。袁世凯要做皇帝,改国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把袁世凯打倒。《论语·公治长》:“ 臧文仲居蔡”,注释说蔡就是国君之守龟,“乌龟辫”本是说小姑娘扎在头上的小纠纠辫,一解就可以解作“蔡锷变”了,“打红线”则成了“打洪宪”,“汤元蚀了本,”“元”似乎可以作“袁世凯”解了。袁世凯复辟,短短不过百日,蚀了大本,且屁滚尿流。

应验沔阳民间童谣,奇哉!怪哉!

(阳斌2000-3-18;识。)

(1)上学

三岁的伢,

穿红鞋,

摇摇摆摆上学来,

“先生先生不打我,

我回家吃口妈(奶)了来。”

(2)乘凉

扇子扇凉风,

骑马到广东,

有人来问我,

我是X家大(女)相公。

(点评:说者姓什么,X则是什么。)

(3)月亮哥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山卖笆篓,

巴篓巴,卖琵琶;

琵琶软,卖竹匾;

竹匾高,打把刀;

刀又快(锋利),好切菜;

菜又苦,好过十五;

菜又甜,好过年。

(4)牛来了

牛来了,马来了,

张家大姐回来了。

张家大姐好抽(huǒ)烟,

屁股烧了大半边。

(点评:这大概是最早的戒烟公益广告。)

(5)踩高跷

踩高跷,

过江河,

江河门口是哪一个?

(答)是我一个。

(6)小麻雀

麻雀儿,地里滚,

叫你的哥哥不买粉;

买了粉,奈不何擦,

叫你的哥哥去买麻;

买了麻,奈不何搓,

叫你的哥哥去买锅;

买了锅,奈不何烧,

叫你的哥哥去买刀;

买了刀,奈不何切,

叫你的哥哥去买篾;

买了篾,奈不何打,

叫你的哥哥去买马;

买了马,奈不何骑,

叫你的哥哥去买犁;

买了犁,奈不何耕,

叫你的哥哥去买针;

买了针,奈不何做,

看你的哥哥怄不过。

(点评:不学无术的小麻雀,

你能做什么?快学点东西吧!)

(7)麻子

从前有个人,

麻子笑死人。

大的像菠萝,

小的像秤砣,

最小、最小的像绿豆颗。

哎呀,真是吓(hě)死我。

(点评:从儿歌中看出天花对人危害之烈。)

(8)“热包头”(方言,即癞痢头)

热包额上稀,

热包过江西。

江西翻了船,

热包到湖南。

湖南失了火,

热包往夜壶里躲。

夜壶一歪,

热包跑上街。

街上打铳,

热包钻洞。

洞里放鞭,

热包上天。

天上打雷,

把热包锤几锤。

(9)五个年级

一年级的死,

二年级的埋,

三年级的挖坑,

四年级的抬,

五年级的哭着喊乖乖。

(点评:和“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异曲同工之妙。)

(10)宴会

猪捡柴,狗烧火,

猫子端饭笑死我,

驴子端菜跑不彻(cě),

牛马羊儿都上桌。

(点评:似乎是讽刺吃喝歪风。)

(11)颠倒歌

一个黄昏的早晨,

一个年轻的老人,

骑着一匹飞快的跛马,

拿着一把闪亮的锈刀,

杀了一个亲爱的仇人,

被瞎子看见了,

被跛子追上了,

被哑巴告密了,

被聋子听见了。

(点评:似乎有意在教孩子

学会改不合逻辑的错句。)

(12)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山上有敌人;

敌人不说话,

个个装哑巴。

机关枪一响,

敌人投了降。

(13)三岁的伢会放牛

三岁的伢,会放牛?

么牛?

水牛;

么水?

糖水;

么糖?

麻糖;

么麻?

苋麻;

么苋?

鞋子线;

么鞋?

缎子鞋;

么缎?

鸡蛋;

么鸡?

雄鸡;

么雄?

狗熊;

么狗?

豺狗;

么豺?

劈材;

么劈?

斧头劈;

么斧?

豆腐;

么豆?

黄豆;

么黄?

蚂蝗;

么蚂?

蝌蚂;

么蝌?

一条花蛇。

(点评:采用顶真回环的手法,

一口气教给孩子18种动植物名称。妙。)

(14)穿梭啰

铜孔铜孔穿梭啰,

伢儿大小一窝坨。

脚也大,手也大,

爹爹看了笑哈哈,

奶奶看了一嘴巴。

(点评:男孩女孩一起游戏,

裹小脚的奶奶当然不高兴,

因而一“嘴巴”。)

(15)击掌歌

打我的手,

黄瓜妞,

鸡子的屁眼射你的口,

看你的姑娘丑不丑?

(16)前排后排

前排——

后排——

大家一起站起来,

王母娘娘不敢来。

来了大家站起来,

一起把她拦起来。

(17)雁

雁——雁——,

排个八字我看一看。

今年接你吃剩饭,

明年接你吃白米饭,

后年接你吃红鸡蛋。

(18)粘米坨

沾米坨,

糯米坨,

不知粘到哪一个?

(点评:游戏歌,类似击鼓传花。)

(19)跑麻城

天上雾雾沉,

地上跑麻城。

要得麻城开,

请把××调过来?

(点评:游戏歌,唱“请把××调过来”时,

临时唱名字,

被点到的人要迅速反应过来,

奔向对方。)

(20)狮子蹲在大门口

前三杨,

后五柳,

狮子蹲在大门口。

(21)三岁的伢会栽葱

三岁的伢,

会栽葱,

一栽栽到路当中。

(22)打铳

三岁的伢,

会打铳。

一打打个野鸡公,

拿回来,

敬祖宗,

祖宗不吃,

费了伢儿的力。

(23)背背驼

背背驼,

换酒喝。

酒冷了,

我不喝,

还是要我的背背驼。

(24)牵羊儿

牵羊儿,

卖枣枣。

哪家园里有枣枣,

把个我的伢儿吃。

今年还你一箩筐,

明年还你一秋箱。(旧式三八台)

(25)拉锯、扯锯

拉锯,

扯锯!

羊毛出在陕西。

(26)打豆腐

——哪边高?

——这边高!

——哪边低?

——这边低!

——一升豆子打几块?

——打×块?

(点评:儿童用线或青草做游戏时,

边作边唱。)

(27)打铁

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一歇,

我不歇,

我要回去学打铁。

张打铁,

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半个月。

(点评:江汉平原一般在姐姐出嫁的

第二天派兄或弟送给姐姐剪刀一把,

意思可能是要姐姐和娘家“剪断”,

在婆家好好过日子。)

(28)天螺螺

天螺螺,

地螺螺,

你伸角我看,

我打鼓你看。

你要不伸角,

来生还是螺。

(点评:游戏歌,

唱此歌逗引蜗牛伸出双角。)

(29)推磨

推个磨,

咯个磨,

三岁的伢,

会推磨。

推的粉子白不过,

做的粑粑甜不过。

爹爹吃了十三个,

留两个,

给婆婆,

婆婆吃了心的磨不过,

半夜起来摸茶喝,

门闩撞了后脑壳。

(30)唱歌

三岁的伢,

尾(yǐ)巴拖。

三岁的伢,

会唱歌。

不是爷娘告诉我,

是我聪明伶俐会唱歌。

(31)月亮

初一一条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娥眉,

十五十六圆又圆。

(32)请七姐

正月正,

麦草青,

请七姐,

问年成。

一问年成真和假,

二问年成假和真。

正月十五闹花灯,

花灯闹得箩箩转。

去也箩,

来也箩,

箩得七姐笑呵呵;

去也耍,

来也耍,

耍得七姐骑白马。

七姐要来早早来,

不许深更半夜来,

深更半夜挢难过,

五更半夜口难开。

大门里走,

穿花鞋;

后门里走,

穿草鞋。

(33)你拍一,我拍一

你拍一,

我拍一,

宝宝年年得第一。

你拍二,

我拍二,

宝宝爱用小手绢。

你拍三,

我拍三,

宝宝喜欢爬高山。

你拍四,

我拍四,

宝宝天天有喜事。

你拍五,

我拍五,

宝宝天生就有福。

你拍六,

我拍六,

宝宝出去溜一溜。

你拍七,

我拍七,

宝宝天天要早起。

你拍八,

我拍八,

宝宝爸爸发发发。

你拍九,

我拍九,

宝宝会说小九九。

你拍十,

我拍十,

宝宝有块智慧石。

(34)虫虫飞

虫虫飞,

虫虫飞,

飞到屋上一大堆。

“嘘--”

虫虫走,

虫虫走,

虫虫不咬娃的手。

“嘘--”

(35)采荷花

采荷花,

摘牡丹,

越采越摘越好看。

(36)摇摆手

摇摆手,

家家(姥姥)的走,

搭轮船,

下汉口,

买个粑粑接朋友。

(37)萤火虫

萤火虫,

打灯笼。

夜夜来,

搭高台。

(38)马上干

铜匠打,

铁匠焊。

有了钱,

马上干。

(39)花生

麻壳子,

红帐子,

里面睡个白胖子。

(40)豆芽菜

金斧头,

镶银把,

猜出来是个大笑话。

(41)夜哭郎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的君子念一念,

一觉睡到大天光。

(42)猫子来了起瓦屋

猪来穷,

狗来富,

猫子来了起瓦屋。

(43)冬九腊月下大雪

高梁梗,十二节,

年年都有十二个月。

五黄六月下大雨,

冬九腊月下大雪。

(44)人有脸

人有脸,

树有皮,

狗子没脸舔簸箕。

(45)沙湖沔阳州

沙湖沔阳州,

十年九不收。

要是一年收,

狗子不吃糯米粥。

(46)南瓜花授粉歌

斗公花,

斗母花,

一斗斗出个大南瓜。

(1980-10-1;收集整理。)

(以上童谣已收入1989年印行的

《沔阳民间歌谣选》)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