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笔字作品 | 连笔字知识 | 加入收藏 连笔字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连笔字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连笔字转换器

当前位置:连笔字网 > 知识库 >

木先生

时间:2024-01-27 12:19:48 编辑:连笔君 来源:连笔字网

宋代段子: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充满了质感与生命的神秘:四十多年前一个冬天的雨夜,一个只身赴官的年轻人,一间村中小旅店唯一的客房,一个神秘的陌生人,说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信息……

【原文】

汪致道(叔詹),徽州歙人,绍兴十八年,以司农少卿总领湖北财赋。尝赴大将田师中宴集,最后至。漕使鄂守先在,与田奕棋,道人木先生者亦坐于旁,见汪揖曰:“久别,健否?”汪愕曰:“相与昧平生,何言久别?”道人曰:“公已为贵人,忘之耶!独不记宣州道店谈牛奇章事乎?”汪矍然起谢。
道人去,汪谓诸客曰:“崇宁五年初登第,得宣州教授,以冬月单车之官,投宿小村邸。唯有一室,一秀才已先居之。日甚暮,大雨,不可前。不得已推户径入,曰:'值暮至此,与公同此室,可乎?’秀才方踞火坐,顾曰:'唯唯。’良久,忽言曰:'公曾读《唐书》否?’某愠曰:'某虽寡学,宁鄙陋至是!’又笑曰:'记得《牛僧孺传》否?’某不答。秀才曰:'吾言无他,公乃僧孺后身,前生为武昌节度使,缘未尽,今生当再往。异时官禄多在彼土矣。’某异其语,疑为相师,问其姓字。徐对曰:'公知有雍孝闻者乎?吾是也。自崇宁之初,殿廷駮放,浪迹山林,偶有所遇尔。’扣之,不肯言,终夕相对论文而已。至晓而去,不复再见。适睹道人之貌,盖雍君也。风采与四十年前不少异,真得道者也。”坐客莫不惊叹。
汪再漕湖北,又守鄂州,为总领累年,皆在武昌。木生名广莫,往来汉沔间,见人唯谈文墨,殊不及他事,无有知其为异人者。沈道原(濬)亦识之,云政和中以道士入说法,徽宗谓其得林灵素之半,故以木为姓。(汪说。)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姑苏二异人-上||齐先生||黄教授后身||诸暨山道人||王播之魁解||王省元||茅山道人

【白话语音文字版】

汪致道(名叔詹)是徽州歙县(今安徽同名县)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他以司农少卿的身份做湖北总领所主官。有一回,他参加大将田师中的宴会,他是最后到的。湖北(荆湖北路)转运使以及鄂州(今湖北武汉)太守都在现场,他们在跟田师中下棋,有一位道人木先生也坐在旁边,他看见汪致道就作揖见礼,说道:“我们是久别重逢,您身体还好吧?”汪致道很惊愕的说:“我跟您素昧平生,怎么会说久别再遇?”道人说:“您现在已是贵人了,看来是忘了!你不记得我们在宣州(今安徽宣城)道上一家小旅店谈论牛奇章的事情了吧?”汪致道猛然想起,不禁起身致谢。
那道人走后,汪致道跟在座诸位客人回忆道:“崇宁五年(徽宗年号,1106年),我刚登第,得到宣州教授的官职,我是在冬天乘车只身赴任,投宿在一家村中小店。那店只有一间房,有位秀才已经先住在那儿了。当时天色已晚,大雨不止,我没法再前行。不得已,我直接推门进去,跟他商量:'我是天晚刚到这儿,跟您合住这间房可以吗?’秀才正靠火坐着取暖,他看了我一眼,说道:'好吧。’过了很长时间,他忽然问:'您读过《唐书》吗?’我有点不高兴的说:'我虽然学问不深,也不至于这么浅陋吧!’那秀才笑道:'那你记得《唐书》里的《牛僧孺传》吗?’我听后就不愿意答理他了(以为他没事找事)。秀才继续道:'我没别的意思,您就是唐朝牛僧孺的后身,那时你做武昌节度使,在武昌那边的缘还没尽,这辈子还会到那里做官。以后你的官禄大多也是在那里得到。’我觉得他说的很令人惊异,怀疑这是位相师,就问他的姓名和字。他缓慢的跟我说:'你听说过雍孝闻这个人吗?我就是。自从崇宁初年(崇宁元年是1102年)殿试时,我被朝廷罢黜后就浪迹山林,后来有个偶然的机缘,碰到了异人。’我再细问,他就不肯多说了,随后我们整晚都只是谈论文章而已。天亮时,我告别离去,我们后来没再见过。我看刚才这位道人的相貌,就是那位雍孝闻。他的风采跟四十年前没什么差别,真是一位得道的人呢!”在坐的客人没有不惊叹此事的。
果然,汪致道两次做了湖北路转运使,又做过鄂州太守,还做了多年湖北总领所的主官,做官地点都在武昌(今湖北武汉一带)。这位木先生名叫“广莫”,他平时往来汉沔(主要指今湖北一带)之间,见到人只谈论文章字画等事,不谈他事,没人知道他是位异人。沈道原(名濬)也认识他,据说,木先生曾在政和(1111-1118)年间以道士的身份见过皇帝谈论道法,徽宗说他有林灵素一半的水平,所以他就以“木”为姓。这故事是汪致道说的。
【祥宏点评】:汪叔詹(1080-1160年),字致道,登第后初授会昌县尉,改宣州教授,除太常博士。历知永州、鄂州,任江西、湖南提刑,累擢司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路财赋,敢直言,有惠政;司农少卿,司农寺副长官,正六品;总领所,官署名。南宋初年始置,掌屯驻江淮诸军钱粮。曾在四川、湖北(荆湖北路)等处设立;田师中,南宋重要将领,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曾任鄂州都统制;牛僧孺(780-848年),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唐朝著名宰相,曾创作《玄怪录》;牛奇章,本指隋代牛弘著作的《牛奇章集》。牛弘(545-610年),他是唐代名相牛僧孺的八世祖,曾做礼部尚书、大将军、吏部尚书,为一代名臣,是隋朝礼乐、法令的初创者之一。故事提到了牛奇章,恐将牛弘和牛僧孺浑为了一个人。或者是木先生不想明说,但汪致道心知肚明;雍孝闻,阆州(四川)新井人,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当初省试奏名第一,但在殿策中指责时政,徽宗震怒,判免死流放海外;駮bó放,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试者,并贬黜之;沔miǎn,指汉水上游一带,汉沔之间指的是从今武汉到陕西汉中一线;林灵素,北宋著名道士,道教神霄派创始人之一,曾受徽宗宠信;这故事的信息量蛮大的,两个关键人物都牵扯到历史上的名人,一位是唐朝宰相牛僧孺,一位是宋朝的雍孝闻,据说这个雍孝闻后来默默无闻的死了,但按这故事的说法,他遇到异人,成为了“木先生”。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6-《夷坚志》里的异人事件)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Copyright:2022-2023 连笔字转换器 www.liulis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