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既是成语又是典故,意思是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在诗词中常会用鸿雁来借指游子,或抒发思乡之情。
作为典故的出处,来源于西汉名臣苏武的故事。相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被单于流放到北海去放羊。汉朝多次向匈奴索要苏武,但匈奴称苏武已死。在苏武被使匈奴扣留19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匈奴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匈奴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匈奴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苏武壮年出使,回归汉朝时须发尽白,在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辛,不畏强权,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苏武的爱国精神受到后人们的敬仰,他的故事和鸿雁传书这个典故渐渐传开,成为千古佳话。在2014年我国还发行了一枚《鸿雁传书》邮票,票面就是风雪中苏武牧羊的图案。
在古诗词中,与有很多引用此典故的名篇佳句,下面就举几个例子。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域,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想当年苏武被扣匈奴长达十九年之久,面对匈奴的软硬兼施决不屈服,彰显民族气节,最后终得归汉,不但受天子封赏也世代流芳。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秋风又起,天气渐凉,远游的你怎么样了啊?我的书信不知什么时候能到你的手里,那里可都是我对你满满的思念和问候啊。这里的鸿雁就是指的书信,表达着作者对李白的思念。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你可知道,我在远方对你的思念啊,心中酸苦,夜不能寐。北方的大雁不能帮我传书,这里湘竹上的斑斑点点,哪里是湘妃的眼泪啊,分明是我的眼泪。家乡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思念着彼此么。
万里茫茫,穹庐畔、风狂雪恶。叹当日、汉家苏武,功高卫霍。迢递南天鸿雁信,凄凉北海羝羊约。纵饥来、朔雪亦堪吞,无衣著。
传书犬,衔环雀。忠孝事,难忘却。看诗誇同泽,史讥尝药。梦到龙楼飘瑞雪,六宫夜宴黄金钥。正醒时、芦笛起边愁,风萧瑟。
一首《满江红》,再现苏武十九年风霜辛酸,威逼利诱不屈服,冰天雪要不改汉家气节,最终得以归汉。诗人作为一千多年后的人重读当年故事,敬佩苏武的民族气节,面对自己亲身经历由明到清的变迁,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