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晨羽的回答(13票)】:
@HermiC 基本正确,不过维基页面的第3/4条reference更有价值,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的物理老师Tonya Shea Coffey领着班上的孩子们做了实验,结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上。http://ajp.aapt.org/resource/1/ajpias/v76/i6/p551_s1,全文有权限限制,想看的私信我。
实验采用相同保质期的各种可乐,奎宁水,碳酸水,以保证CO2含量一致。测试了水果味曼陀思,薄荷味曼陀思,薄荷圈(Wint-o-Green Lifesavers),沸石珠(Molecular sieve beads),食用盐,岩盐,沙,烘焙苏打溶液,阿拉伯胶溶液等等。2l的可乐中加入的固体试样质量相同(30g),液体。——这里有点不严格,不过也够好了。
他们还附了各种材料的扫描电镜或原子力显微镜照片以比较粗糙度。——这里也不精确,应该加上气体吸附得到的比表面积数据。
结果如下:最后一栏是喷出的质量。
Table I. Average mass lost during the reaction.
The uncertainty is approximately 10%.Soda Used (2 l bottles)
SampleMass lost (g)
Diet Coke Fruit Mentos 1440
Diet Coke Wint-o-Green Lifesavers 1430
Diet Coke Mint Mentos 1410
Caffeine free Diet Coke Mint Mentos 1400
Coke Classic Mint Mentos 1340
Caffeine free Coke Classic Mint Mentos 1320
Diet Coke Molecular sieve beads 1290
Diet Coke Baking soda-water mixture 1210
Diet Coke Rock salt 1170
Diet Coke Playground sand 1140
Diet Coke Cake Mates 1100
Diet Coke Dawn-water mixture 1020
Diet Coke Table salt 920
Diet Coke Crushed mint Mentos 780
Diet Coke Liquid gum arabic 100
反应前后的pH都在3左右(烘焙苏打那个除外),排除了酸碱反应。接触角测试估算了糖和阿拉伯胶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是 74% 和 67%。“谣言终结者“节目认为咖啡因,阿斯巴甜,苯甲酸钾是主要因素。由这篇文章的数据看,无咖啡因和含咖啡因的可乐喷出量的差别在10%误差范围内;可乐普遍喷得比碳酸水多,结合接触角测试,可能是阿斯巴甜起作用。这次试验中表面光滑的水果味曼妥思引发了最大量的喷射,实验者认为1)SEM下水果味曼妥思并不光滑 2)表面层很快会溶解,水果味和薄荷味其实并无差别。
不翻了,有兴趣的自己看原文,做实验最好,这篇文章还有很多不严格的地方,虽然的确是个不错的课堂探索实验。SEM,AFM测试都是找人帮忙的,没花什么钱,老师们可以考虑。
【董继虎的回答(0票)】:
往可乐里加一勺糖就可以了
【Jacob的回答(0票)】:
参见《流言终结者》《myth buster》 其中一期有详细介绍,如果加入盐反应会更剧烈,主要就是等量的盐末的表面积比曼妥斯更大
【mylittlerose的回答(0票)】:
大量可乐喷出瓶口的原因,是曼陀思内含阿拉伯胶,此物质会造成可乐中水的表面张力减小,并破坏二氧化碳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溶於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瞬间大量释出,造成可乐瓶内的气体压力骤然上升,而将可乐推排出瓶口,产生喷泉效应。
然而,此喷泉效应主要并非肇因於曼陀珠内阿拉伯胶的存在,致使可乐饮料的表面张力减小。可乐或汽水的制备与生产,乃是利用亨利定律的原理。制备时,将二氧化碳溶入饮用水后,再添加糖类物质及不同口味的调味料,混和而制得。根据亨利定律,在定温下,溶入水中之气体的量,与水面上之气体的分压大小成正比。故调制汽水时,常规以数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使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以溶入水。罐装完后的易拉罐汽水,其水面上约有 2~3 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可乐瓶打开后,可乐液面上的二氧化碳分压,会从约 2~3 大气压骤然降低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压值(0.00033 大气压)。依据亨利定律,在定温下,汽水饮料内可溶入之气体的量,与此气体的分压成正比,故开瓶后,二氧化碳在可乐溶液内的溶入量(渐隐度)将大为降低,亦即开瓶后的可乐溶液,将处於二氧化碳的过饱和状态,溶液本身将极其不稳定。罐装制备时原来已溶入可乐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在开瓶后,将逐渐溶出,从瓶口逸逝,以致可乐开瓶数小时之后,将完全失去其美味,变成一瓶平淡无奇的糖水。
曼陀思(Mentos)原是荷兰的一种糖果,在1950 年代开始销售,当前是由 Perfetti Van Melle公 司 所 生 产。曼 陀 珠 的 主 要 成 分 包 括 蔗 糖(sucrose)、葡萄糖、葡聚糖粒(dextrin)、凝胶、玉米粉、天然口味添加剂及阿拉伯胶。其中,阿拉伯胶是一种含有多醣类阿拉伯酸(arabic acid)及其钙、镁与钾盐之复杂的混合物。阿拉伯胶的存在,是造成曼陀珠具有柔软且黏著口感的主要成分,在类似的糖果产品中,阿拉伯胶的成分可能高达 45 %。阿拉伯胶主要取材於生长在南亚与北非之A.arabica类的植物,本身是一种介面活性剂。
这里有专门的磁条叫沸腾可乐
http://www.hudong.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10&hisiden=mY310agFZ,ZW,cEf1Nue3xtAA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7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