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农村生农村长,从小对民俗感兴趣,现在年过半百仍醉心农村事的阿兮,真没听说过立春后不能贴对联的说法。再者说了,立春属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公历计算的,春节才是按照农民历,是以阴历来计数,这挨得上?对这种谣言,别信更别传。我们农村人也不背这锅,因为我们真不知道有这讲究。
民谚有云:“冬至不离十一月(指阴历)”。在腊月立春的年头多了去了,就拿2014年来说吧,阴历十一月初一冬至,这是我能找到的近年来冬至最早的一年,在腊月十六日就立春。而2018年的冬至在阴历十一月十六日,加上三个节气共45天,今年的立春日刚好是年三十,这不是再正常不过?
我就想问问那些说立春后不能贴对联的人,你们2015年春节贴没贴春联?那些立春日在腊月的每一年,你们贴没贴春联?贴春联不在年根儿贴,你们腊月十几日,连小年都没过,灶也没辞,家家贴上对联?这种奇景阿兮是没见过。
胶东农村过年有个顺口溜,农村娃从小都唱过:“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儿贴门神儿。”很形象的把以前腊月底农家人要做的事情呈现在眼前。所谓“年三十贴门神”,指的就是在年三十这天上午贴对联和门神,贴过门钱儿,挂灯笼。
阿兮还记得,儿时年三十早晨,一定要捞很硬很硬的“圣饭”(以前是小米,后来与时俱进改成大米了),那小米干饭近似半生,说实话我都吃出心理阴影了。也曾质问母亲,为什么做这么难吃?父亲却哄我们多吃,还说这叫金刚钻,吃了长力气。长大后才明白,供鬼食的就要这样夹生饭才好,所以这顿主要为了那碗要摆放在宗谱前的“圣饭”,家里人吃不过是捎带景儿。
吃罢早饭,男主人挂上宗谱,请出财神、菩 萨、灶王爷,各就各位,女主人开始收拾摆供,男人带着孩子把家里家外再彻底清扫一次,门上旧的对联和门神用湿抹布擦掉,重新打了浆糊,贴上新门神和对联。
午饭一过,开始剁肉馅,准备包年三十夜里五更发纸要抛奠的元宝形状饺子,和大年初一要吃的包了钱币、枣、栗子、糖块的饺子(十里不同俗,阿兮老家这里北乡如此,南乡却是年三十傍晚吃韭菜素三鲜饺子,正月初一吃肉馅儿饺子),到下午三四点钟,家里男丁就要去上坟(有地方还要送“吊子”),请逝去的祖先们回家过年了。